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0-11-23 20:44 编辑
等 你
等待是一种隐忍,一种迫不及待的心甘情愿。
最能联想到的自然就是恋爱。《诗经•王风•采葛》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可见等待是多么的难捱,望眼欲穿,时间停滞。“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少男少女即将见面又欲见不能时的那种兴奋不安的神情跃然纸上,甜蜜而焦渴。
看了两遍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被这份史上最纯洁的爱情打动。老谋子在骨子里对爱还是很崇敬、很唯美的。不能忘记老三对静秋说的那句肺腑之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等得人心酸。
曾经像等情郎一样等《读者》。二十多年前它还叫《读者文摘》,因与美国的《读者文摘》重名而另征集刊名。在鹤浦岛上,《读者》的到来就像节日般欢欣。欣赏它的封面,嗅闻它的清香,触摸它的美文,吟唱它的歌曲。却舍不得一下子看完,省省看、慢慢看,下一期要再等一个月呢。
2007年从西藏回来,经甘肃,遇“读者林”。在那瞬间,二十多年等候中的思念如亲切的潮水涌上心头。想起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仿佛它就是那棵为了让我遇见、而在它最美丽的时刻长在我必经的路上苦苦等了我五百年的树,赶紧下车深情留念,别让它的心因我的无视冷漠而枯萎凋零。
而今到了“空巢期”,又在等什么?孩子不在家的日子确是空落落的,没有人需要你等着,你也不必急急地回家等着,心里没着没落的。有天晚上,车子已开到家门口了,就是无意上楼,愣是坐在车内落寞地听了一个小时的老歌。想自己还算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甚至喜欢享受一份清静,竟也因“不必等待”而意兴阑珊。
尼采说:“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那么就“创造”一个等待的目标吧。比如投稿,或许能带来一份小小的期盼与欢喜?稿子传过去,心就开始悄悄地期待。当天的报纸是断不肯错过的,频频询问 “今天报纸来了没?”门卫陈师傅以为我对这份报纸情有独钟,索性每天送来一份。若有习作见报,必认真阅读对照,暗叹编辑修润的妙处,羞愧自己浅薄与不足。回家当在日记中写下:今天有我的一篇《XXX》稿子登出来了。喜悦之情不与外人道。
心,因期待而着陆。
2010年11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