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7月8日讯 被誉为“天下第一商帮”的浙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究竟有着怎样的投资取向?
今天,在约2000名浙商赴会的“2010民企投融资大会暨浙商500强论坛”上,我们从众多浙商交汇激荡的庞大信息流中,触摸到一股投资新脉动:追着“国家战略”去投资。
从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到西部大开发的提速,再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浙商敏锐地捕捉这些重大国家战略中蕴含的商机,试图占领民间投资的新高地。
投资中西部加速
向西,向西,再向西。
“7月6日,国家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刚闭幕,我去重庆办厂的冲动就又上来了。”会场上,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遇到我们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想法。
早在5年前,“丝绸之路”就在广西等地投资3000万元建设数码织造基地。今后,更多的生产环节将会搬到中西部地区,而在浙江的总部则专注于附加值更高的研发和销售网络的建设。
论坛内外,我们了解到,许多浙商不仅看好中西部,而且已经出手投资。
与浙商的热情相呼应,中西部来浙招商的热情格外高涨。本次论坛上,重庆、新疆等地均设有投资专场说明会,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浙商。据重庆市永川区有关人士介绍,该区的300亿元外来资本中,浙商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刚刚从内蒙考察回杭的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史晋川,现在有了一个新头衔——“呼包银”重点经济区规划调研组前期研究课题组组长。他告诉我们,许多浙江资本已经大举进入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等地,投资这里的新能源、新材料及相关的装备制造业。
“西部大开发正迎来新一轮热潮,但我要给大家提个醒。”他说,浙商投资必须改变此前低小散的模式,要集聚力量做大事,并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如此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拥抱新兴产业
现在该投哪一行?
论坛上,无论是台上嘉宾研讨,还是台下浙商热议,几乎都离不开“新兴产业”这个关键词,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备受关注。
“转型升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西子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说,拥抱新兴产业的冲动来源于一次出国访问。那时他看到,日本、韩国的重工企业,无一不做航空产业。“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进军这个新兴产业。”
近期,他正在与波音、空中客车等国际知名飞机制造商商讨合作事宜。在成功地取得大飞机机体零部件唯一民企供应商的身份后,该企业已手握100多架运动型小飞机的零部件订单。
“新兴产业,意味着海阔天空,路会越走越宽。”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仙寿说,当年投身太阳能发电这个新产业时,企业年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而去年已经突破50亿元,4年增长100倍。今年已手握70亿元订单,预计净利将达10亿元。
不过,投资新产业并不能头脑发热。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提醒,风能、太阳能等一些新兴产业,已初现低端重复、产能过剩的现象。“要进入新产业,就要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随大流跟进投资新兴产业,风险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