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一份让人清醒的“土气”

[复制链接]
烦人 发表于 2010-6-25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烦人 于 2010-6-25 18:15 编辑

知道沈从文的名字,是比较晚的时候了,第一次大约是在2003年,还是在爱人读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里,看到《边城》这篇节选的小说,才知道沈从文的,后来又知道,他几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于是,也就对沈从文和他的作品多些关注。也算有缘,新近厂里搞读书活动,于是就选了《沈从文小说》这本书,读了几篇,让自己感受一下沈从文笔下的的“乡土气息”。

先前,对沈从文的“乡土气息”了解都是来自别的文人介绍和评价,因自己没有读过他的作品,所以就没有自身的感受。此次真正读过先生的作品后,确实有被他那“土气”侵染,感觉似乎自己身上的污气就很多,被他这一浸,仿佛早晨在大山里做了几口深呼吸,顿觉心旷神怡,肺里也清新了许多。读先生的小说,又有如徜徉在某个没有现代文明的小古镇上,一边欣赏着小镇的自然风景,如入诗画,一边又感染着小镇人恬静的生活。没有纷扰,没有心计,有的只是淳朴和忠厚,一时间可以让我们忘记现实的生活,忘记我们自己生活中的繁杂和诸多的烦劳,让人读之如痴如醉。

先生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无论少女、寡妇、妓女还是农民,抑或土匪,读来都让人感觉是那么的真实,而所有的故事,又常常带点伤感。我觉得,《沈从文小说》这本集子中,读来最动人的,确是那篇经典的《边城》,那个让多少人牵挂的少女“翠翠”。

《边城》的故事情节,有一些哀婉而凄美。在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湘西,有一座叫茶峒的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一个是年逾七十,但身体仍很健壮的外公,一个是年芳十五,情窦初开的孙女翠翠。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在一次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孰不知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美丽清纯的翠翠,还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却遭到翠翠的推辞。而小城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碾坊不要,却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后,有意成全弟弟,就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而傩送又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远走他乡。外公又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一个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然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
  沈从文以一支生花妙笔,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醉人的湘西世界。 那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善良、真挚自然的人性和品格。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他们生活的世界,俨然是一个桃源仙境。每一个读过沈从文作品的读者,都仿佛经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边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具有经典的东方式的恬静的美,是中国传统艺术写意传神笔法的体现。如翠翠的天真无邪、纯洁可爱,细腻的情感,似水的柔情,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边城》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赞颂了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优美的人生方式和生命形态,表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价值取向。《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边城》留给读者一份淡淡的哀怨,一份对人生理想悠长的思索。

   沈从文小说,篇篇如珠玉,
这些作品大多蕴涵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读这些作品,可以更多地了解乡村,特别是湘西地区的人情风貌。作品中细腻的心理刻画,朴素的文字叙述,浸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氛,深深地清醒着我的心灵。

伊人 发表于 2010-6-2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沙发,发一个鼓励奖~~
tange 发表于 2010-6-2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仿佛回到了《边城》。
老丹 发表于 2010-6-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烦人一手好笔!晚上回家一定有小酒喝了,老婆奖励。
伊人 发表于 2010-6-25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一起来吗?
雨点 发表于 2010-6-2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板凳
江海 发表于 2010-6-2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边城》,有一本,喜欢。
多芝多彩 发表于 2010-6-2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5 13: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