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中华古代名钓录

[复制链接]
成根 发表于 2007-4-13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吴成根]

                                                                                   第一名钓乃舜帝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古帝舜不仅是“三皇五帝”中的一位明君、我国伦理道德文化的创始人,还是我国首个有名气的钓鱼人。舜号有虞氏,《孟子》曰:“舜生于诸溤(今山东诸城),卒于鸣条(河南开封附近),东夷人也。”
    舜很有才干,被推为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即我国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一次,雷泽(今山东东阿、荷泽、梁山、寿张一带)一带的渔民争着开垦泽边土地,酿成氏族间的大械斗。舜知道了,就亲自前去排解。他沿着雷泽一路巡视,饿了就钓鱼充饥,很快平息争地械斗。舜出巡时钓鱼与后世的娱乐性垂钓是不同的,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因为那时的生产还很落后,人们以狩猎、捕鱼作为主要谋生手段。
    舜帝后裔衍生为60多个姓氏,其中舜帝直系后裔陈、王、胡、孙、姚、虞、田、袁、车、陆十姓人口已达2.5亿,遍布世界各地。舜帝“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奉献精神,举贤任能、惩恶扬善的齐政之道,仁孝礼让、宽容慈爱的高尚品德,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民族精神。
   
                                                                                  姬满垂钓黄河边
 
     周穆王姬满不仅是一位大游历家,而且是继舜之后第二个有名的钓鱼人。
战国墓中发现的竹书《穆天子传》是我国最早的游记,记载了周穆王西征的情况。据《穆天子传》载:在东征途中,周穆王常在水边垂钓。西征时,一次出巡到因氏国,在黄河边上一边钓鱼、一边观看河边参天的古木。周穆王时期(公元前976年~924年),周天子是天下宗王,诸侯朝贡的玉帛、兽皮、珍玩和地方特产很多;富甲天下的周穆王在黄河之畔垂钓,则不是为了获得食物,而是消遗娱乐了。
       据学者考证,周穆王西征的路线是:从洛阳出发,北过漳河、漳沱河,出雁门关,往西转西南到今青海的积石山;再往西沿昆仑山北麓过帕米尔,到赤乌(今兴都库什山西部)和西王母之邦(今伊朗的德黑兰附近);北越今高加索,进入旷原(东欧大平原),到羽陵(即华沙);然后回头,经今芬兰附近的拉多加湖、伏尔加河、威海、伊塞克湖、哈密、蒙古沙漠、太行山回到洛阳。

                                                                                   投竿东海任公子

       我国战国中期的庄子在《外物篇》中写道:任公子用五十头牛作诱饵,蹲在会稽,将长长的钓竿投向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而后,他以超常的耐心和自信,整整等了三百六十五天,终于把鱼等来了。大鱼来吞饵物,牵动大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可谓是惊心动魄,蔚为壮观。他钓到鳌鱼后,把它剖开腊干,让浙江以南、广西苍梧以北的百姓饱饱地吃了几顿。
       浙江省新昌县县城西郊的南岩,山岩陡险、状如筑墙,世传大禹治水东注积沙成岩,是为海门;任公子的钓鱼台就在这里。唐诗曰:“南岩寺,本沧海,任公钓台今尚在。” 明万历《新昌县志》载:“半壁有钓矶……,后山之巅有古钓车,云是任公子钓时所作。”章充国的《钓台诗》云:“那知任公车,近藏北海坳。万载配不尽,轮辐馀周遭。想当垂纶时,意气嵩岱高。得鱼厌楚越,壮志绝烦。”

                                                                                    濮水之畔庄子钓
   
       庄子(公元前约369年~286年)名周,我国战国时期蒙人(河南商丘县,一说安徽蒙城县),是我国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亦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庄子》(又称《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一次,庄子在河南濮水悠闲地垂钓。楚威王闻讯后,速派两位官员去邀其进宫,愿将楚国的治理大业拜托给庄子。庄子手持钓竿,听毕楚王的意图后头也不回;眼望着水面沉思片刻道:“楚国有神龟,死去已有三千年。楚王将它的骨甲装在竹箱里,珍藏在太庙的明堂之上供奉。请问:对这只神龟来讲,它是愿意死去遗下骨甲以显示珍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哪怕是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来使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选择活着。”庄子便回过头悠然地告诉他们:“有劳两位大夫回禀楚王,我选择活着!”
                                                                                    吕尚钓鱼亦钓人
      
        吕尚出生在我国商朝末年,东海海滨(今山东省日照市)人;其本姓是姜,因祖先辅佐禹治理水土有功封于吕,故以吕为氏。虽然他足智多谋,但机遇不佳,生活贫困:曾在朝歌屠牛、孟津卖饮,前往西周无由自达,七十岁了还在渭滨垂钓。据《说苑》载:他三天三夜不见鱼来咬钩,气得浑身直冒火,把衣服、帽子全脱了。后来得到一位异人的指点,学得一些钓鱼技术,才钓到鲫鱼和鲤鱼。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道:“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一次,周文王打猎来到渭河边。出猎前卜卦,卦辞“今天出猎有大收获,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不是罴,而是要遇到帮你成就霸业的辅佐奇才”。他与吕尚交谈之后大喜:“祖父太公早有预言,将有圣人帮周族振兴,今天果然遇到。您是我们太公盼望的圣人。”便尊称吕尚为“太公望”,接回以师礼奉之。在吕尚的帮助下,疆域逐步扩大;文王死后,吕尚又帮武王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

                                                                                   詹何独丝为钓纶

       《列子•汤问篇》载:楚国有名的善钓者詹何,其钓鱼与众不同:“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筱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汨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詹何凭着一根单股的钓鱼线、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钓鱼钩、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为钓鱼竿,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便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装满一车的鱼;回头再看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说:“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钩饵,犹沉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弱制强、以轻致重。”
       此段话用白话文来说,就是“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詹何的《钓鱼经》值得后人借鉴。 [本文刊于2007年第1期《渔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23 19: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