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象山如果到过“德和根艺美术馆”那就不枉此行了。11月8日在暖冬的季节里,承蒙悦野老师的小儿子张帆先生的陪同,我们参观了“德和根艺美术馆”。根艺馆建在县城东谷湖畔,占地五亩一分,采用江南四合院结构,据说投资有一千多万。
原来,这个根艺馆就是张德和大师的家,真是不容易啊,他们夫妇齐心恊力,同创共苦,以致“容颜敷赭,須发染霜”,后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心“五易寒暑,终告落成。”观瞻、欣赏着精湛的根雕技艺,我惊异、折服,感叹、激动!这里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象山县文化旅游的优秀景点。
生长在象山的张德和先生从小家贫志不贫,曾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艰辛,现终斫辉煌的根雕艺术成就。在根艺作品展区,集中展示张先生三十年来所创作的根艺精品。看似粗糙、单调的树根、竹根却被发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想象空间,每一件不但“精”,而且“活”,包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呼唤起人们心灵的交流与之产生共鸣,有许多作品都曾获得优秀创作设计奖、开拓大奖、省级精品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及国家级金奖等等,张德和先生不愧被誉为“国际级大师”的美称,这些满载着殊荣的作品让我们饱尝了眼福。
你看那《玉女》,是香柏树根雕的,“绮面有质,丰色而有骨”,体现了古典的女性美,曾获国际性展览金奖。
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眼相观》,表现面对世态炎凉常抱不平的济公的处世哲学。还有那“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醉》。表现昭君出塞的风貌的《眷恋》。《渔港秋趣》当然就是指象山港美味的螃蟹。《风姿绰约》更是体现美女的婀娜多姿。
《有容乃大》就是笑口常开的弥陀佛。
而《楚魂》就知道这是屈原了,据说去年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来观赏时曾经看中这件,欲重金购买,但作品只有一件,也只能让她“望雕兴叹”了。然而,我特别看好的是《浣纱》,看到艺名大家一定猜得到这就是西施。
是的,你看!美丽的西施坐在清澈的小溪边,悠闲地浣着纱,那柔体和软纱揉成一团,花容与碧波融为一潭,难分难解,此时在我眼中荡漾着的岂只是软纱,分明还有那动听优美的韵律,好一个活灵活现的根雕艺术,引人无限遐想,意象万千……
一件件让我看得流连忘返,总是在同伴的提醒中依依不舍地离去,因为时间关系有的作品也只能行“走马观花”,我相信现在只要我说出根雕的艺名来,你也一定能体验其中,比如《钟馗》、《原始部落》、《茅屋·秋风》、《我欲乘风归去》、《出没风涛》、《不朽》、《人之初》等等,也许你看了还不过瘾?那就亲自去象山一游吧!
在“根艺美术馆”里我切切实实地领略到了根的生命和生命的根。我们相聚在最后一室的“奇根叙”面前,被那美妙动人的语言深深感染,大家竟然不约而同的用普通话齐声朗诵起来:“我是天地的儿子,贫瘠造就我本质,苦难磨砺我意志,风雨锤炼我的性格,岁月雕琢我模样。我粗拙,但懂得自尊自爱;我平庸,却从不自暴自弃。我的形象在雾中,靠灵魂的眼睛去发现,我的语言在梦里,由思想的耳朵去倾听,我的生命在腕底,用情感的雕刀去创造,我的理想在天际,凭智慧的翅膀去追逐。与您相遇、相识是我的荣幸,与您相知、相爱是我的福气,得您点化、斧斫更是我的希望和期待。”
我们不觉浸醉其中,一遍遍的朗诵、还录音,张老师在百忙之中“闻声而来”,他陪同着我们满怀深情的娓娓道来,指点释解着“奇根叙”那拟人化的语言里所深藏的含义。啊!我敬佩的艺术大师是那么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临别前张德和先生和我们一起在艺术馆门口合影留念,我可算是真正领略了根雕艺术大师的风范啊!
http://www.81890.gov.cn:88/LaoNi ... asp?ArticleID=10730
[ 本帖最后由 看牛人 于 2009-11-13 22:0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