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XXX 在参观张大师的作品前,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资料,并让我来介绍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张德和先生出生在象山县西周镇的一个小山沟,自小家贫,为了能念书,11岁起,他就靠自己上山砍柴,然后担到10里外的镇上卖钱凑学费才勉强读完初中。又逢父亲病重,为了谋生,只好含泪离开校门,去学漆匠。(当时被视为搞资本主义,被人瞧不起) 。为了避嫌,1978年底,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试办竹根雕厂,曾五起五落,饱尝酸甜苦辣,然而矢志不逾,数十年如一日,在没有师承,全凭自己摸索的情况下,先后创造了竹根雕仿古雕法、局部巧雕法、乱刀雕法、连体雕法、组合雕法和大写意雕法。并有40余件作品获省级和国家级金奖。数百件作品被国内外行家、名人、博物馆和艺术馆收藏,不仅挽救了濒临失传的中国竹根雕艺术,而且将其推向世界,登上一个又一个的艺术高峰。从而带动了整个象山竹根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象山竹根雕艺术水平的提高,人才的造就,品牌的打响,地位的确立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赢得了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市优秀文化人才、市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等许多荣誉称号,曾两度被国家选为文化使者和改革开放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赴法国巴黎、蒙顿等城市做文化交流、作品展示和根雕创作表演,受到了法国国家电视台、西班牙电视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视台、欧洲时报、环球时报等多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当地观众与艺术家的高度赞赏,称他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人,还分别受到了法国总统府、高级外事顾问、巴黎和蒙顿市市长、中国驻法大使胡建民,法中文化协会主席高淳芳以及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的接见。回国后,得到了浙江省委外事办的通报表彰,赞扬他“既为了宏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也为祖国和家乡争得了荣誉”。许多参观过张德和作品的专家、学者、领导、群众都予以高度的评价。美国的著名收藏家郑慈中先生说:“您的竹根雕是世界第一……”,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杨成寅先生说:“张德和的竹根雕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最有利的制高点上,他把竹根潜在的审美可能性发挥到了极点。”
北京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丁宁说:“张德和对竹根这种材料的选择、驾驭和点化几乎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尤其是《不朽》、《刘海》这样的作品,纯属是绝路逢生的非凡气派,充分展示了张德和征服材料限制,而尽情施展创意的过人才华。”
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称赞张德和有国际大师的风范:“您的作品点化了自然的最初创造,并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灵魂……每个作品都是诗.眉眼、衣冠、飘带都充满诗意。你一定读过很多书……”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说:“看过许多根雕,您是最好的。您的作品摆脱匠气,而且很有文化内涵,你一定读过很多书……”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化和艺术博士生导师、《世界汉学杂志》主编刘梦溪先生说:“什么叫艺术?这才是艺术,而且是真正的艺术……张德和的竹根雕特色鲜明,已完全超出金奖的范畴。”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张德和的根雕作品不仅是象山的瑰宝,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全国美学会会长,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有感于张德和的艺术,曾在”德和堂”住了8天,还题了2幅字,肯定张德和的艺术成就。这是相关的部分图片资料(指些有代表性的)。除了创作,他还涉及根艺理论研究,已有1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相关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主张根艺创作应“心、手、眼并重,形、意、神兼顾,业艺敢于破法,师法必须贯道。”提出“雕而不雕,不雕而雕”说、“心雕”说和“绝处求生”说,多为专家学者和根艺同道所推重。(这里是他发表的论文及作品的刊物,下面我们去看作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国人爱竹,古来有之,赋竹、画竹、雕竹、种竹,不一而是,因为竹有正直、虚心的品格、平安、常青的吉兆,在参观作品之前,我先简要的介绍一下竹根雕的历史与现状。
竹根雕始于南齐,在《齐书》上曾有齐高祖制竹根“如意”赠隐士僧绍的记载,唐宋、诗词中也有涉及竹根雕的内容,但多是酒杯、酒壶之类的实用品,未见实物留存。竹根雕真正的兴盛期是在明末清初,当时有“金陵派”和“嘉定派”之分,代表人物是濮仲谦、朱松邻,以雕器物为主,而雕人物出名的要算封氏三兄弟,时称“三足鼎立”,任职于养心殿,专为皇宫制作竹根雕。当时的竹根雕多为文人所作,为士大夫所赏玩,“价以金计”,欲求而不得,由于竹根中空的弱点,可塑性小,局限性大,加上后来木雕工匠惟利是图、群起仿造、粗制滥造,晚清后逐渐衰落,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近绝迹。1978年开始在张德和先生的不断探索、创造和积极带动下,这多奇葩又奇迹般的在象山重放异彩,如今象山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象山的竹根雕也成为了“浙江名雕”,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明清竹根雕图片资料)
从这里开始是竹根雕制作的工艺流程:一、选材。要生长四年以上的竹根才可以用,土质越差,竹质越好。二、构思。根据根材的自然形状去想象它像什么,能表现什么含义,然后反复推敲,精心布局。三、取舍造型。把多余部分去掉,然后应势利导地雕出基本形状结构。四、修光定型。把结构、形象、神态修整标准,最后定格。五、打磨杀菌。把雕好的作品打磨光滑,然后进行沸煮,稍干后再浸防霉蛀药水。六、待药水干后再上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