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根雕艺术的历史变革
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和生活中,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象征,其不畏逆境、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使历代文人雅士把它作为颂咏的对象,以至把竹作为高洁、坚贞和谦虚的象征。魏晋有“竹林七贤”,唐时“竹溪六逸”,清有郑板桥的画竹。正如宋代名家苏东坡所述“食着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衣者竹皮,书者竹纸,覆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中国人对竹的特有情感。
竹雕刻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万类中,虽不是一个大项,但颇具人文思想和书画意境,她熔书法、绘画、雕刻艺术一炉,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向为文人雅士的书房赏玩,令人爱不释手。竹雕刻艺术的形成可追溯到人类文明初始,那时,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原始的工具在竹子上刻划符号用来记事,而至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竹刻艺术品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西夏墓葬中也有竹雕残片的发现。虽然宋代以前所参存的竹刻并不多,但竹简、竹笏做为当时的一种载体工具,也称得上是早期的竹刻艺术品。
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时期,势必会形成流派。自唐宋竹制工艺的制作技艺逐渐成熟,手工艺人已基本掌握了竹雕刻工艺中的圆雕、线雕、毛雕、留青等技术,作品中表现出沉雄,豪放古拙的盛唐气韵。
宋代文学和艺术的嬗变,对艺术创造更多地寄托对高尚人格品德的追求和向往,大批有文化素养的文人雅士的介入,他们的艺术审美思想和要求带动了整个领域的发展,如绘画表现范围的扩大,题材分工的细致,深入,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竹雕艺人得到长足的进步,无论刀法深浅,物体的大小,越加注重神情,造型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幽雅秀逸,达到了“工而不板,活而不佻,奇而不野,蕴而不弱”的精妙境界。
从某种程度来言,竹雕刻发展到明清时期,到了无比兴盛的程度,竹刻艺术流派也逐渐清晰,明清竹雕刻艺术也从简单、粗制上升到清新朴茂、精妍俊逸,成为欣赏为主的作品,工艺愈加成熟;并且在江南一带蓬勃兴起,此时竹雕刻以其淳朴、高古的艺术魅力,真正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当时有朱松伶为代表的嘉定派和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之分。
嘉定竹雕刻流派的形成,开创了崭新的竹雕刻技法,成为中国竹雕刻的代表,从朱氏三代为代表,使得竹雕刻日臻完美。开创了浮雕和透雕等丰富的工艺技法,作品多议入画理、讲意境、求情趣,散发出独有的艺术魅力,并有不少佳作流传下来,作品多藏于各博物馆之中。
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消沉,使得竹雕刻艺术清后逐渐哀落,民国后几近流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以张德和大师为代表的象山民间艺人,经过不懈努力,使中国传统的竹根雕艺术再次升华。
象山竹根雕艺人在继承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打破固有的通体施雕模式,将农家视作废弃之物的竹根,通过象形立意略加雕琢,美化成一件件精美的竹根雕艺术品。达到“人天同构”的审美效果和鲜明的艺术分格,这多得益于竹根雕先行者张德和大师的引领,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局部巧雕法、乱刀法、连体雕法、组合雕法和大写意雕法,开拓了竹根雕艺术的广阔创作天地和崭新艺术风貌;并且推向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从而带动了整个象山竹根雕艺术和产业的发展,真正确立了象山竹根雕在艺术界的地位。
在张德和大师的作品中,更多地表现出天趣和人意的有机结合、理念和技巧的高度统一。天然竹根未必是完美无缺的,而恰恰是那些先天不足的竹根在张德和大师的手下能变不利为有利,变废物为瑰宝。
竹根雕作为一门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它带给人们独特的艺术享受。如今象山的竹根雕艺术欣欣向荣、新秀辈出,大有异军突起了之势,且形成了构结合理有梯队群体;作为新一代竹根雕艺人,他们更多注重天趣和人艺的结合,顾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也更注重文化修养的提高和素质品生的修炼。大家你追我赶,劲头十足,相信象山竹根雕的明天会更加辉煌,这朵艺苑奇葩一定会吐出更加浓郁的芬芳。
(此篇曾获宁波市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论文二等奖)
( 知秋原稿)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9-6-18 22: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