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抗癌康复协会,在短短的数年时间,一跃成为全国最先进的县级癌症康复组织之一。去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癌组织纷纷来象学习取经,康复协会6位义工的故事,就此流传开来——
2003年,有23年“癌龄”的农林局退休干部邓绪田,在报上看到我省部分地区建立为癌症患者服务的民间组织的消息,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要是在象山,也建立一个专门为癌症患者提供服务的组织,那该多好啊!
作为一个癌症病人,邓绪田深知患者的痛苦。患上癌症后,巨额的医疗费用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会像两座大山压得许多患者喘不过气了。邓绪田率先行动起来,他奔走各地上门看望素不相识的癌症病人,把自己的抗癌经验传授给病友,鼓励他们要好好活下去,有时还把病友接到自己家中,自掏腰包救助病友。邓绪田的义举感动了大家,同样患癌症的周玉梅、张永远、吴嫒幸、范华玮、赵云龙等5位病友相继被吸引过来,满腔热情加入到了为患者做“义工”的行列中。2005年,象山癌症康复协会(现改名为象山抗癌康复协会)成立,正式举起了“服务癌症患者”的大旗。
对于广大癌症患者而言,6位义工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要亲。他们除定期探望病友外,还为病友建立健康档案,多方学习抗癌知识,与病友一起构筑抵抗癌魔的坚固城墙。每天早晨,他们和病友一起练习疗病气功,晚上,他们聚集在一起,自己组织文艺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义工的带领下,一些原本愁眉苦脸的癌症患者像健康人一样,过着快乐的日子。
对于大多数患者头脑中存在的“患了癌症等于判了死刑”这一悲观想法,义工们每见到一位病友,就进行开导,并以自己顽强抗癌的经历来激励病友。义工们说:“凡是来到县抗癌康复协会来寻找我们的,都是哭着进来,笑着出去,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利于康复。”
患直肠癌23年的张昌满,2006年下半年癌细胞转移,口吐鲜血3000CC。义工们及时赶到医院,劝说万念俱灰的张昌满要调整好心态,自强不息。在义工的关爱下,张昌满现在恢复较好,还经常和义工们一起去帮助其他病友。几年来,像张昌满这样被义工们“救”过来的患者有400余人,“重生”的他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已经把县抗癌康复协会当成自己的家,把6位义工当成自己最亲密的伙伴。(记者 郑丽敏)
[ 本帖最后由 skyhood 于 2009-2-12 18:2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