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胜迹引才来
——姜毛二公隐象记(三则)
唐代姜姓、毛姓二位进士,弃官不仕,隐居象山,施药济人,传为佳话,被百姓尊称为姜毛二公。
蓬 莱 说 胜
姜生、毛生从江都经杭州,辗转来到了浙东余姚江与奉化江汇合的三江口平原。这里,汉时曾建鄮县,唐初置为明州。二生闻得昔日徐福炼丹之所的蓬莱山,便在其属地彭姥村附近,就不在明州流连驻足,翻山涉水南渡海港寻访。当他们从黄溪古渡登上这三面环海的半岛之乡时,即被钟灵奇秀的山水景色所醉迷。
二生从黄溪古渡步行到彭姥岭下,已近中午。见有一位老翁担着鱼虾向岭头迈步,头上冒着热汗。姜生见状,上前向老翁作揖道:“老伯仙健,这鱼担让我代你挑一程。”说罢就把鱼担子挑了过来。老翁释了重负,舒了一口气,见这二位书生,不似本地人士,就询问道:“二位客官,不知仙乡何处?”毛生见老翁是当地百姓,也不加相瞒答道:“我俩祖居闽南。”老翁又问道“不知来此何干?”毛生道:“只为寻访蓬莱山而来,请老伯为我指点。”老翁道:“老朽每天要经过这座蓬莱山,休提指点二字。但不知寻访此山有何贵事?”姜生回转头来答道:“我俩羡慕古人徐福在蓬莱山修性养身,故而寻访。”老翁笑道:“难得你们有心远道而来。这蓬莱山不在别处,便在你我之足下呢。”姜生、毛生闻得向往已久的蓬莱山即在此地,好不欣喜。二生轮换挑了一肩,便翻上了彭姥岭头,眼前顿觉开阔,但见东方山下便是浩瀚无边的海湾,村落散布在彭姥岭下的四周。岭头有一过路凉亭,老翁请二生在亭内石凳上坐下,又到亭边水潭盛来一勺清泉水。姜生、毛生正口渴,见有凉水,便各饮了几口,觉得水味甘凉清芳,精神为之一振,齐问此泉来历。老翁指着西南山坳道:“那面便是白娘岙,这水唤作白水泉。”姜生拍手赞道:“好个‘白水’组成之‘泉’!”老翁道:“这白水泉是好,可还好不过蓬莱山的二个仙泉呢。”姜生道:“请道其详。”老翁道:“蓬莱乃东海三仙山之一,当有奇景名泉。那半山腰中的天然石屋洞,就是个好去处。石洞里栖息一群如薄扇之大的黑蝙蝠,常要集队翩舞,岩缝里流出一泓清泉,冬暖夏凉,却似甘露,名叫‘透碧泉’。这透碧泉渗入岩层中,注溜到山下,在彭姥村北廓又涌出一泉。此泉便是‘透瓶泉’,真比琼浆玉液还珍贵呢。”姜生、毛生经这一介绍,更是入胜三分,齐声又问:“老伯,请问此泉因何名之为‘透瓶泉’呢?”老翁道:“客官可知,此泉不但清甘,且最细软。用缶瓶盛泉密封之,待翌日,能透过瓶壁渗出而干!故称‘透瓶泉’。相传,秦时徐福方士曾在此泉之阳筑蓬莱观炼丹,即为此泉精灵之缘故。”说后,老翁向下指点着蓬莱观的方位。姜生、毛生相视会意点头。姜生又问道:“老伯,徐福来此已有千年,不知有何遗物留今?”老翁道:“留物不多。那透瓶泉旁还有几株徐福手植的秦柏,葱郁可爱。这蓬莱山西麓蓑衣岩上刻着的一行行形如蝌蚪游动的文字,却是看不懂而无人问津。”姜生、毛生听得蓬莱山上留有蝌蚪篆文的摩崖石刻,知是徐福一行确实到过之佐证,这正是他们要考察的宝地,于是就定在蓬莱山为隐居落脚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