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象山县石浦镇渔山渔村、台湾省台东县富岗新村共同信奉着鲜为人知的海上平安孝神——如意娘娘。民间信奉如意娘娘据传在浙东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是由于发生地浙江宁波、台州、温州沿海一带的典型近海渔民劳作状况及祈求平安精神寄托所致,与妈祖信仰同工异曲。又由于中国上世纪的内战所产生的内地与台湾的特殊民生状态,催生出踏破万里海峡,象山石浦——台东富岗(小石浦)两岸妈祖信仰如意娘娘往来省亲迎亲习俗。
两岸如意娘娘系同宗
何谓如意娘娘信仰?据82岁的渔山岛原住居民徐七寿讲述,他听爷爷辈讲(三代以上):渔山岛几百年前常有福建兴化人来岛捕鱼,也常有台州、黄岩人来岛铲淡菜(一种岩生海产贝壳类)。一日,有采贝人落崖身亡。后其女从家乡赶到,问旁人其爹在何处身亡?当得知确切地点之后,二话不说,纵身跃入海中殉葬。众人大惊,但见从该女投身处浮上一块木板。人们为该女的强烈孝道所感动,也为该神奇木板所震惊,遂以木板与少女塑像建庙于该岛,后被称之为如意娘娘庙。
1955年,浙东大陈岛、渔山岛一带仍为国民党军队最后防守。撤退时,将大陈岛居民14000余人、渔山岛居民487人,带至台湾。渔山渔民们将如意娘娘塑身带到了台湾,并建“海神庙”安置。因念故土,去台渔山岛居民生活的富岗新村逐渐被众人称之为台湾“小石浦”。
两岸如意娘娘省亲 迎亲习俗的基本内容
2007年7月,台东富岗村村民柯位林(亚洲飞人柯受良之父)率渔山岛的原住居民与后代组团54人,首次奉台湾如意娘娘赴故土渔山岛祈福祭祖,开创了两岸娘娘神明省亲迎亲习俗。祭祖团敬奉从台湾随请来的如意娘娘小塑身(原塑身无法空运)及池府王爷、广泽尊王,与海神庙会的阵头八将、令旗队、锣鼓队、七星阵、八卦阵等,在家乡娘娘庙省亲。活动为期三天,这是台湾如意娘娘首次回到故里。
2007年9月14日,正值象山举办第十届中国开渔节,富岗新村海神庙如意娘娘再次应邀前来参加中国开渔节的石浦渔港“妈祖祈福巡游”活动。渔家认为:如意娘娘、妈祖娘娘同为海神,也是姐妹一家。于是,如意娘娘以妹妹的身份,此番就进住东门岛妈祖庙作客、省亲,并参加开渔节渔港巡游,历时3天。
迎亲的基本习俗是从老仪式中延伸发展而成,又有所创新。起身祭:如意娘娘在富岗海神庙动身前一天,庙里要为她诵经祭拜。落地祭:当如意娘娘队伍到达家乡目的地的村口,必定有落地祭形式,有如现代社会欢迎仪式,请吹打乐队迎候,石浦东门村组织村中信徒几百人每人持香接驾。守夜:如意娘娘省亲来访,一般均要在客庙住上几天,夜间香火与陪客是不能断的。赠礼:也似人间主、客往来,神明往来赠礼也不可缺或,礼品重轻不计。客祭:对于远道而来的客神如意娘娘,当地信徒更是虔诚有加,不断有人前来上香祭拜。送别祭:如意娘娘要回程了,启身之日,同样要在村口祭拜欢送,众信徒要护送她一程。回庙祭:如意娘娘返回台湾本庙后,同样要以香火祭拜仪式,告慰娘娘,一路辛苦,平安到家。
两岸如意娘娘省亲 迎亲习俗的主要特征
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是在独特的海洋生存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其主要特征具有民间传说性:如意娘娘的界定完全是由当地民众在传说中形成的,包括所谓与妈祖的姐妹关系。那位渔家如意少女投海殉父的动人传说,也是似是而非,在浙东沿海象山一带却根深蒂固,人们宁信其有,传承了数百年,各地立庙祭祀,乃至近代还有强盛的拓展扩张之势。历史政治性:社会学认为,意识形态均为生产关系之反映。如意娘娘祭祀仪式能传承到台湾,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两岸民间省亲迎亲习俗,完全是中国特定的历史政治背景所致。内容唯一性:尽管两岸娘娘天各一方,但对于以妈祖、如意娘娘信仰为红线,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孝道理念、故里祭祖、祈福消灾、天下太平等愿景都是唯一的。
2008年6月25日,“石浦——富岗如意信俗”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本次2008年第11届中国开渔节上,象山·台东妈祖如意迎亲省亲仪式是节庆的亮点之一。台东富岗新村(小石浦)的民众第三次组团,奉如意真身(前两次是重塑的小菩萨,这次是从渔山带过去的原真菩萨返回故里),从金门小三通经福州造访石浦故里,于9月14日下午在石浦东门天后宫举行隆重的正式省亲迎亲仪式。台东小石浦方面有上百位信众特地前来参祭,象山石浦方面也有渔村代表、信众代表、民间乐队、渔民仪仗等队伍参加,本着“民间、传统、和谐、吉祥”的主旨,活动又为本信俗添加了一份可贵的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