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情思奇巧的“鱼谜”

[复制链接]
成根 发表于 2007-1-2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谜语,在我国古时候称为“廋辞”、“隐语”。作为民间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民间谜语是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和生产经验的产物。
     谜语的题材包罗万象,在我国,无论是否渔区,“鱼谜”生动形象、雅俗皆宜。有猜鱼类的“一把刀,水上飘;有眼睛,没眉毛。”猜虾的“小小一条龙,胡须硬似棕;活着没有血,死了满身红。”猜泥鳅的“全身滑不唧,爱在泥里转;专会吐气泡,还会测气候。”猜金鱼的“身披红鳞甲,难做羹和汤;江海它不住,光住清水缸。”
      正如民俗大师顾颉刚先生所言:“谜语是民众们最精练的写生手段,它能在三两句中把一件东西的特别性质指出。”
      民间谜语的表现的手法,有的通过比喻的手法,使无生命、无感情之物脱离原来的形态,变成各种不同的形象。作者犹如高明的魔术师,在一块黑布的掩盖下,竟使同一物体在人们的面前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象。
      如一只螃蟹,其蟹螯可变成剪刀、钳子,蟹爪可变成了针、尖刀或筷子:有“两把剪刀八根针,小小肚中藏黄金”;“尖刀四对,钳子两把,身披铠甲,横行天下”;“胖子大娘,背个大筐,剪刀两把,筷子四双”;“身披铠甲摆威风,横行霸道称英雄,遇到敌人决一战,紧紧钳住不放松”等等。作者还将蟹壳比作“筐”与“铠甲”、将蟹膏比作“黄金”,令人耳目一新。
      民间谜语常择取生活中反常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描写事物,而这些恰恰又最能揭示事物的特征。如猜鱼的“有头无头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反能行。”猜虾的“老汉曲背又弯腰、满面胡须长又尖;未死之前先戴孝、死去以后穿红衫。” 猜金鱼的“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猜铁锚的“用时就丢掉,不用反放好。” 猜墨鱼的“外面雪白里面黑,没偷东西也叫贼。”
      请看:无脚反能行、未死先戴孝、尾巴比体大、没偷也叫贼,真是不可思议!
      民间谜语使用拟人化手法,使描述的事物既不离开原来形态,又有活动、能思想,具有人的感情。如将黄鳝拟人化为姑娘:“一位姑娘本姓黄,弯弯绕绕想情郎,读书情郎想不到,只想一个种田郎。”将虾拟人化为老公公:“驼背老公公,头上一蓬葱;杀了不见血,见汤就变红。”将田螺拟人化为娘子:“小小房,小小楼,娘子出门扇遮头》” 精练、准确、生动、活泼的渔谜,具有锻炼人们的机智、测验人们的智慧之功能,因此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朱自清先生曾把民间谜语列入诗歌的范畴,称誉它“皆体物之微、情思奇巧”,“索隐推寻,足以开发其心思;且所述皆习见事物,象形疏状,深切著昞,在幼稚时代,不啻一部天物志疏。”\r
      猜谜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帮助人们加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种文学的欣赏。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如同喜爱其它形式的作品一样,喜爱民间谜语。(吴成根)
 楼主| 成根 发表于 2007-1-26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象山的“御膳白玉羹”

     在浙江省象山半岛的海滩上,生活着一种黑不溜秋的跳鱼,当地百姓叫作弹涂鱼。提起它,还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传南宋末年宋室兵败、皇帝赵昺被元兵追杀,逃到象山一个海岛上的小渔村。君臣来到一户渔民家,想讨口饭吃。由于连年战乱,主人实在拿不出粮食来招待客人。一时情急,渔民便将刚刚捕来的跳鱼、连同集市上买来的豆腐,一起放在冷水锅里烧煮。待烧熟后,主人掀开锅盖一看,清汤中间只有洁白的豆腐、却不见跳鱼的踪影,便以为鱼儿逃走了。
  直到进餐时,才发现鱼儿钻藏在豆腐块里。原来随着水温渐高,跳鱼便使劲往还冷着豆腐里钻。赵昺吃后觉得此菜鲜美异常,便问主人;渔民只好把实情说出。赵昺一时兴起,便赐名“御膳白玉羹”。[吴成根]                  
                 
白松 发表于 2007-1-2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御膳白玉羹”,好几年前在象山一家酒店吃时还不知这名称是啥玩艺,问了才明白是这玩艺,味道不错!
zhangying 发表于 2007-1-26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水。。。。。。。。。。。。
skyhood 发表于 2007-1-2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翠花上“御膳白玉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11-10 12: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