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连同《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审议,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县人民政府在中共象山县委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象山精神,推进法治象山建设,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16.8%。
一、经济建设取得新成绩
———农业经济稳中有升。实现增加值27亿元,增长6.2%。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七大“龙型”产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发挥。种子种苗工程有效实施,引进培育新品种65个。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值34.8亿元,专业合作社销售1.6亿元。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新增无公害基地11个,创建市级以上名牌4个。海洋渔业稳步发展,水产品总量55.2万吨。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完成土地整理2.3万亩。兴修水利扎实开展,完成清水河道建设38公里。新式农机广泛应用,气象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切实加强禽流感、稻飞虱等动植物疫病防治,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增强。面对“麦莎”、“卡努”等强台风袭击,按照“不死人、少伤人”的要求,靠前指挥,连续作战,努力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60.7亿元,增长14.7%。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54亿元,增长23%。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超亿元企业达到28家,产值76亿元。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加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产业层次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6亿元,增长35%。临港工业起步良好,船舶制造业蓬勃发展。技改投入加大,质量明显提高,财务支出22亿元,增长10%。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全面启动,产业区完成基础配套1平方公里。企业上市又有新突破,华翔电子股份成功发行。建筑经济稳健发展,总产值255亿元,增长15.9%,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对县域经济贡献明显。
———服务业发展加快。实现增加值49.3亿元,增长13.4%。滨海旅游业方兴未艾,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增长20%;旅游经济总收入10亿元,增长25%。旅游设施日趋完善,渔港古城、影视城等项目相继开业,国际大酒店投入运行,中国渔村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验收。海鲜餐饮业持续红火,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海洋运输业发展迅速,总运力33万吨,增长一倍。消费需求加快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亿元,增长1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6%。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建材装潢市场建成开业。金融存贷两旺,年末存款余额86.4亿元,贷款余额81.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4.5%和19%。
———对外开放深入推进。自营出口6.35亿美元,增长17.6%,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251家。加工贸易出口3500万美元,增长45.8%。机电、成套设备等出口继续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服务力度加大,海关、检验检疫机构作用有效发挥。招商引资逆势而上,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6家;协议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00万美元,分别增长22.5%和46.5%;实际利用内资6.1亿元,增长26%。外经工作保持全省领先,对外承包和劳务营业额2亿美元,增长20%。
二、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重视规划龙头作用,编制完成县域总体规划,城市控规覆盖率达到80%,完成190个村庄规划修编。按照建设法治象山部署,大力开展建设环境整治,注重社会舆论导向,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凝心聚力攻坚破难,一批停工半停工项目恢复正常施工。投资力度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30%,其中重点工程完成48.6亿元。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列入省交通规划,预可报告通过交通部审查,项目建议书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乌沙山电厂一期即将投产,上张水库大坝基础完工,白溪引水工程全线建设,大目涂围垦二期、军民塘取水工程进展顺利,110KV爵溪输变电工程建成使用。交通面貌明显改善,三门口大桥完成工程量67%,改建省县道50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00公里。市政路网日趋完善,环城西路进展加快,天安路延伸工程恢复施工,完成丹阳路等道路延伸7.3公里。城市功能配套继续完善,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完成管网铺设49公里,滨海水厂开工建设,城区燃气一期工程点火运营。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建成石浦防洪工程,拓展西周镇区道路5公里。生态县创建扎实开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12个村通过省、市级示范村验收。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环卫保洁质量逐步提高,市容市貌明显好转,丹东、丹西通过市级卫生街道评审。“畅通工程”深入实施,交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城区违法占地建房整治取得实效,拆除违章建筑1.1万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得到新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15项,实施高新技术转化项目14项,申菱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健全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创业园启动建设,爵溪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投入应用。高质量通过省教育强县验收,教育布局更趋优化,撤并中小学校11所,每个镇乡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新改建校舍7.8万平方米,丹城二小、石浦新港幼儿园完成迁建,滨海幼儿园投入使用,县职高和技校实习实训楼主体工程建成。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120急救系统启动运行,乡镇卫生监督分所划片设立,规范化建设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100家。县一院、中医院和台胞医院升级达标。顺利通过省级文化先进县验收,石浦荣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开渔节,创办首届中国海洋论坛。“群众文化年”活动富有成效,农民文化节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文化、“千场电影百场戏”深受群众欢迎。全民健身工程深入实施,安装路径器材75处,县第七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广电事业加快发展,有线电视信号传输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顺利实施。《象山县志》续修工作启动。经济普查全面完成。档案服务和管理继续加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增长9.8%;农渔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增长6.4%。十方面实事工程完成较好,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有效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新增就业岗位9500个,实现再就业5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培训农民3万余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8000余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生育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逐步推开。成功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人员38.6万人。渔业保险覆盖面97%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6%,慈善救助、爱心帮扶和助残扶残活动扎实开展。邮政、电信事业快速发展,移动电话普及率82%。改水力度加大,受益人口6.2万人。食品“放心工程”扎实推进,开办镇乡连锁超市7家,创建农村放心店301家。
四、政府自身建设又有新进步
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加强。各级政府机关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继续深化,象山港政府网站组建运行。廉政责任制有效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得到加强。健全重点工程保廉体系,招投标服务平台不断完善。行风建设取得实效,经济软环境评议活动扎实开展。行政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项目中心制有效实施。完成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许可(审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减幅均达20%以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一审一核、联审联办制出台实施。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行政水平逐步提高。政府法制工作得到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落实。
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支持县政协参政议政,办复代表议案154件、意见和建议52件,委员提案172件。“平安象山”建设继续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事故次数等三项指标均有下降。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依法处理信访水平有所提高。普法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公众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继续加强工商联、台湾事务、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完成盐务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做好“双拥”、征兵和优抚安置工作。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基本结束。
2005年,也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全县上下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积极适应“入世”后的宏观环境变化,成功战胜非典疫情,有效防御干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认真克服要素制约,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65位,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针织名城等称号,进入省文明县城、教育强县和文化先进县、卫生县城行列,蝉联双拥模范县。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实现生产总值541.4亿元,比“九五”期间净增226.4亿元,年均递增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8.9%。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25:50:25调整为19.7:44.3:36。重大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达到46%,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6平方公里。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科技、教育、文体、卫生、广电、通讯等事业蓬勃发展。生态建设迈出较大步伐,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0.7%,农渔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6%。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协调。
各位代表,2005年和“十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作出无私奉献、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积极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象部队、武警官兵以及一切关心象山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仍有许多不足,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等要素制约还比较明显;工业结构不尽合理,规模总量偏小;农业抗灾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仍然较弱,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建设环境尚待进一步改善,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会治安不容乐观;基层群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和效率反映还较多。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