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反复的问自己,替别人做事尽心竭力了吗?与朋友交往是诚心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道温习了吗?”
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著有《大学》。在这里曾先生认为:人活着,要活的问心无愧。并且呢还提出了一个如何问心无愧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为人谋而不忠乎?曾先生认为,替别人做事,必须尽心竭力,有始有终,即使没做好,那也没关系。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要知道,不管在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替自己身份相当的人做事,自己尽力了但是没做好,那还说的过去,但是如果替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做事没做好,那就麻烦大了,尤其是替君王做事的时候,要是没做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哪怕是你已经尽力了。
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所谓人无信不立,不管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之上的,要是离开了“信”谈人与人的关系,那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是肤浅的。 在2500年前的曾先生就提出,人与人的交往要以“信”字当头,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的聪明睿智和远大目光。
第三,传不习乎?在这里,本人认为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两种意思,其一,把“传”理解为经书,其二就是相译文里把“传”理解为老师传授的知识,当然这是训诂学的事情,但是不管是经书也好,老师传授的知识也罢,经书是要经常看的,老师传授的知识也是要经常温习的,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忠和信在个人学业上无愧于己的实践。
总而言之,曾老先生告戒我们,做人必须问心无愧,仅仅无愧于人是不够的,还要无愧于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