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李仁主 实习记者闫岩、徐灿、公敏):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五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据教育部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的情况: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4年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 实施三大工程: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央财政投入60亿元继续实施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100亿,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决定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并要求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的问题。
2006年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6年在西部地区实施,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此,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652亿元。
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2007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
2006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2177.28亿元,为2002年的1.73倍;其中,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拨款为1880.5亿元,为2002年的1.9倍。
五年来,我国政府紧紧围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大投入,精心设计,步步深入,环环相扣,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坚决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直接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由农民为主向政府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缩小西部地区与全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差距。批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为全国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使全国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使全国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组织实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危改工程。实行“一费制”,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农村学生的教育负担。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并逐步发展到全部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杂费和全部提供免费教科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试点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农村中小学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国家安排资金100亿元,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外的53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县和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县,以及西部地区部分省级贫困县、边境县。启动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主要通过建设沼气系统、污水净化工程、改造现有厕所等一揽子措施,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厕所卫生、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广大师生饮水难、做饭难等问题。提出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要求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国务院召开直达每个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电视电话会议,开展中小学安全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加强安全预警和教育,防患于未然。着手制定《教育督导条例》,加强新形势下教育督导工作,强化对政府履行义务教育职责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