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社团招新时,大一新生总是对参加社团普遍呈现很大的热情,有人甚至一下子报名参加好几个社团。可过了一年后,大部分人都退出社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对社团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收获颇多,有的人却一肚子怨气。为何会出现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我们不妨从加入社团的动机来看一看。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潜藏着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有调查表明,59.7%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报名动机也很多:为了培养与发展兴趣、锻炼能力、扩大交际圈、心理寄托、打发日子等等,并美其名曰“大学入社团,天天有事干”。
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大致可以归为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觉得参加社团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而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觉得加入社团没有收获,只是白白浪费时间而已。
怎样才能让大学生在社团里实现他们的动机、满足他们内心的需要呢?这需要社团与成员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个好的社团、一个优秀的社团领导者应该了解社团成员的需要层次,并按照层次逐步满足成员的需要。成员的归属感是决定他是否继续参加社团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一个社团应该首先满足成员的安全需要与社交需要,为成员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让独在异乡的成员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朋友的关爱,以“情”感动与吸引新成员。成员之间的平等、友爱与互相关照能够让成员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社团满足了成员以上的三种需要后,就可以考虑如何满足成员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有调查表明,学生加入社团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和发展兴趣、锻炼能力,这些都应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社团就是要为成员提供发挥其特长、发展其能力的平台。觉得在社团中获益的大学生多数就是在某方面获得了成长,得到了提高。
一般来说,一个社团很难满足成员的所有心理需求,一个好的社团也很难满足所有成员的所有需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社团的时候,可以针对自己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社团,不要将所有需要的满足寄托于一个社团。
当然,人们都希望能够事半功倍,能够在一个社团里满足尽可能多的需要。当一个社团做不到这一点时,除了从其他社团找到互补之外,你还可以主动地去改变环境。比如,主动去结识社团内部人员,满足社交的需要;认真学习,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有些中途退出的大学生总是说,社团没意思,不能对我予以重任,没有发展前途。可是从社团的角度来说,一个社团只能有一个会长,只可能将重要的任务交给那些已经成长起来、已经比较成熟的成员来做。
有些新生一入社团就想被器重、能够脱颖而出,单独策划和组织大型的活动,这种愿望多半难以实现。大部分的新生在社团工作方面是新手,缺乏经验,需要与部门的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有些大学生将其理解为“打杂”,认为学不到东西。事实上,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没有对各项事务的熟悉,如何能够独力承担一项大型的活动呢?
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懂得从小事中学习怎样为人处世,怎样综合考虑,怎样组织协调,能力也就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了自我的发展,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因此,我们不仅要找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要有从点滴做起的准备,有时候还要学会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