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怀旧篇:不乏中外名篇,八一八我所读过的小学课本

[复制链接]
xuqingsong 发表于 2007-12-2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t 我是77年上小学一年级的,一晃都30年了。近来无事,加上怀旧之风盛行,遂有了将自己念过的课本再找出来看看得想法。网上搜来搜去,只找到了5-10册的完整目录和部分内容,而1-4册竟不可得。为了纪念老去的岁月,先将找到的课文记下来,聊以回味。
  
  平心而论,那时的小学课本,尽管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人性的东西很少,假大空的东西很多,但其中不乏中外名篇,美文,就是现在来读,也会让人感觉是一种享受。
  
  好,先从三年级开始。
  
  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册
  
  1 八角楼上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2 邓妈妈补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3 三味书屋
  
  没找到文章
  
  4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我们的学校在小山脚下,
  四周的树苗茁壮挺拔;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窗外盛开着朵朵鲜花。
  
  多少次解题运算,观察思考,
  多少回课后复习,课堂问答;
  为了我们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老师啊,您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党中央的号召,
  在这里有响亮的回答:
  “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我们要飞向蓝天,让卫星
  对祖国的地下资源细细考察;
  我们要奔向海湾,让钻井
  把祖国的海底宝藏一一开发。
  
  我们要驾驶高速舰艇,在万里海疆
  掀起滚滚的浪花;
  我们要操纵电子播种机,在千里平原
  描绘丰收的图画。
  
  啊,我们的学校,
  正培育着建设祖国的千军万马;
  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 这首诗歌,当时背得滚瓜乱熟,现在还记忆深刻。前几天,经过自己读过书的小学时,不由得停留了片刻。那里,时间似乎是停滞的,红色的砖墙依旧,高而狭窄的窗子依旧。只是,当年栽下的小树苗,已经长城参天大树。里面静悄悄的,整个校园仿佛在初冬的阳光里沉睡。可是,当微风拂过时,我似乎又听到了教室里传来的琅琅的读书声。那充满稚气的声音,正是当年的你我,朗诵的,正是这首诗歌。
  
  5 寓言二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6 群鸟学艺
  
  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
  
  凤凰说:“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有什么好学的!”猫头鹰飞走了。
  
  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老鹰拍拍翅膀,也飞走了。
  
  凤凰接下去说:“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刚说到这里,乌鸦想:“原来就是垒树枝啊,我也学会了。”乌鸦得意地飞走了。
  
  凤凰又往下说:“这种窝不算好。要想住得安稳一些,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高兴地想:“和我想的一个样!”麻雀转身飞走了。
  
  只有小燕子还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听。凤凰对小燕子说:“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拦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呢。”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歌,向凤凰表示感谢。
  
  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
  
  7 列宁怎样作文
  
  列宁在中学里学习,功课很好,各科成绩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奖。他十七岁中学毕业的时候,还得了金质奖章。
  
  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根据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写在另外的纸上。最后,他把修改好的稿子清清楚楚地誊在作文本上。
  
  列宁打草稿用铅笔。他把铅笔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笔划很细,又清楚又整齐。
  
  那个中学的校长就是列宁的语文老师。他常常称赞列宁的作文成绩好。他对列宁的母亲说,列宁作文肯用心思,考虑得很周密;写的文章内容丰富,很明确,很简洁。
  
  * 对于这篇文章,印象很淡,似乎没有学过似的。可能我对列宁没有什么兴趣吧。

8 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推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也围着一些同学。他们在爬竿。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 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玩的多带劲儿!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 沙包飞来,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她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皮筋儿,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最有趣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
  
  * 这篇课文,简直就是当时我上学时,课间的写照。那时,下课铃一响,整个校园立马就沸腾起来,打球,踢毽,丢沙包,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小游戏,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也不管是男生女生,每个人总能找到他喜欢做的事情。相比之下,现在的校园里就冷清多了。据有个朋友说,他的女儿所在的小学,老师居然要求学生们课间尽量不要出来,说是为了安全。可怜的孩子,我不能想象没有阳关,没有新鲜空气,没有绿树小草鲜花,没有陀螺毽子的童年。
  
  9 一个粗瓷大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10 想起你
  
  想起你,就想起巍巍井冈山,
  就想起山上小路,崎岖蜿蜒,
  就想起小路上飞动的扁担。
  
  当年,你和红军战士一起,
  挑南瓜,挑柴草,挑米,挑盐,
  直到把革命挑到天安门前。
  
  总司令啊,我想说,今天,
  我们生命中的一切,
  都来自你的双脚和双肩。
  
  交给我们吧,你磨光的扁担,
  哪怕山再高,路再险,
  我们也会把整个地球挑进明天!
  
  * 从内容来看,这片应该是歌颂朱德的。
  
  11 父亲小时候的故事
  
  没能找得到课文。但印象中这片也是关于朱德的。
  
  12 新农场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
  我就寂寞地躺在这里;
  从没见过人是什么样子,
  陪伴我的是野兔和狐狸。
  
  我没有欢笑,也没有幻想,
  总是埋怨自己没有出息;
  野草和泥沼将我掩盖,
  春姑娘对我理都不理。
  
  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事情会发生得这样神奇:
  不知从哪儿开来这么多机器,
  隆隆声打破了几千年的沉寂。
  
  肥沃的黑土见到了阳光,
  阵阵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从此我变成祖国的农场,
  人们把无数珍宝撒在我怀里。
  
  *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从内容来看,应该是关于北大荒开发的。可惜,多少人把青春的血汗乃至生命留在了那片黑土地上,换来的却是水土的流失,土地的沙化,和环境的恶化。不过,就是本身来说,我还是很喜欢的,很阳光,让人感到很向上。由此而想,那个年代,可能并非人人都迷失了方向,只是,狂热的宣传,疯一样的鼓动,才让人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13 会飞的水
  
  不久前,我访问了山里的喷灌区。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在长势正旺的玉米上,挂在就要吐穗的稻棵尖上,滴到含苞欲放的棉桃上。啊,真没想到,水长了翅膀,飞起来了。
  
  自古以来,鸟往高处飞,水往低处流。今天,水竟学会了鸟的本领。水究竟是怎么飞起来的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看了几个喷灌区,才知道要让水飞起来,有好几种办法。
  
  在山下的小河里,喷灌船像一条龙游着,吼着。船尾喷着一股白烟,击打着水面。龙头高昂着,喷出来的水,撒得像扇面,给两岸山坡上的果园、茶林洗澡。我走上前去,看清了船上装着的机器。船上的姑娘告诉我,这小河里的水,是通过机器的压力,飞上高高的山坡的。
  
  跳跃在峡谷里的小溪,,一路喧嚷而来。溪水推动者水轮机的轮叶,一圈又一圈,飞快地转着。这是山村的一座小水电站。我走上前去,碰到一个小伙子。他告诉我,用水发出电,再用电去推动水泵,水就飞起来了。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峡谷里的溪水,真像长出了翅膀,飞上山头,变成千万个大喷壶,浇灌着一片片庄稼。
  
  我走了一处又一处,看到满山遍野,到处都是会飞的水,滋润着祖国的土地。长了翅膀的水啊,飞吧,飞吧!
  
  14 给自己写信的人
  
  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 有!这个就是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
  
  1907年,欧立希就给自己写过好几封信。其中有一封信是这样写的:“亲爱的欧立希,7月8日是你父亲的生日,请你一定要记住给他送去一个大蛋糕,庆祝他的寿辰.祝你工作愉快!欧立希 7月4日”。
  
  当时,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夜以继日的进行实验。他们要制造一种新药,用来治疗下在非洲流行的疾病。
  
  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呢?重视生日是德国人的风俗。谁过生日,亲友如果不去庆祝,是很不礼貌的。欧立希和助手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工作,倦了用厚厚的书本当枕头,在长椅上躺一会儿就算休息。正因为这样,他常常把亲人的生日都忘了。他给自己写这封信,为的是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中,不至于忘了给父亲庆贺生日。
  
  那时候,邮电事业还不够发达,即使是本城的信,也要好几天才能收到.那一次,欧立希把信投入了邮筒第三天才收到。这一回,他没有忘记父亲的生日,赶紧买好一个大蛋糕,送到父亲那里去,然后就心急火燎地赶回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经过六百多次实验,亲药终于试制成功了。
  
  * 打小就对德国人有好感,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对任何事情的严谨态度吧。总在想,要是13亿中国人都像德国人那样,认真,守信,严谨,中国将多么美好呀。By the way, 只是个人看法,若有对此观念不赞同者,请包涵。
  
  15 三只蝈蝈
  
  早晨,小东和小牛背着书包上学去。他们一边走一边愉快地哼着歌。走到一片向日葵地边,他们停住了。这些向日葵种在路旁的斜坡上。他们每天路过这里,总要耽搁一会儿,比一比秆子长高了多少,看一看花盘长大了多少,有时还打去几片多余的叶子。
      
  这一回,他们俩同时发现了一棵折了的向日葵。这是一棵刚刚长出花盘的向日葵。小小的金色花盘,垂下来,搭在旁边的一棵向日葵上。
      
  小牛托起花盘,惋惜地说:“这棵向日葵活不成了。”小东看了看叶子,看了看折的地方,满有信心地说:“叶子没有蔫,伤不算重,一定救得活。”小牛摇了摇头说:“活不了啦!”小东说:“你不信?不信就打赌。”“打赌就打赌。”小牛也不示弱,接着问:“什么条件?”小东说:“赌蝈蝈,三只蝈蝈,大个儿的,会叫的。”小牛说:“三只就三只。”
      
  中午放学以后,小东赶回家里,找了两根小木棍和一些绳子,朝那片向日葵走去。快到地边的时候,他愣住了。只见小牛站在那棵折了的向日葵旁边。小东想,小牛想干什么呢?难道为了赢三只蝈蝈,让向日葵早点死吗?他赶紧加快了脚步,上去看个究竟。
      
  原来他的好朋友小牛,正用两根小木棍夹住葵秆折了的地方,拿绳子一圈一圈地缠着,缠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在他脚边的地上,有一个高粱秸做的小笼子。笼子里装着三只绿得像玉一样的蝈蝈。

16 大海的歌
  
  早晨,我们一起床就得到通知,今天有船出海。我们马上向码头走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大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我们登上一只浅蓝色的海轮。马达发动了,海轮随着海波荡漾。船长邀我们到驾驶室了望。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地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我们的海轮驶出了海港,驶进大海。
  
  太阳升高了,阳光在海波上闪烁着点点金光。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快乐的歌。
  
  船在大海中航行。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成墨蓝。这时候,有人走近我身边,指着前方叫我看。我极目了望:在海平线上,一层浅褐色的雾气,朦朦胧胧,像是有一座城堡耸立在海天之间。他告诉我,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 从小到大,对海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小时候,经常坐在海边,看海水变换着色彩,看海鸥在海面轻盈地飞舞。现在,偶尔也会独自一人,去海边坐一会。还是童年时的那片海,只是,海不再是纯净的蓝色,远出,来来往往的巨轮,已经代替了海鸟,成了海面上最活跃的东西了。记忆里的那片海,正在慢慢的退色,变淡,总有一天,会从记忆里彻底消失。
  
  17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清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
  
  *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很狂热得想去西沙看看 - 当然,只是做梦而已。那时竟不知道,西沙的一些岛屿,并非全在中国的管辖之内。等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热带的海,看看传说中那些五光十色的珊瑚和热带鱼。
  
  18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9 雨
  
  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屋里显得特别闷热。忽然,天色暗了下来,刮起一阵狂风,要下雨了。我赶快关紧窗户。
  
  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咯咕咚喝个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 这篇应该是某个学生写的作文了。现在不知道在那里,雨后推开窗户,会有一股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反正我住的这个城市里没有。啊,泥土的清香,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呢?

20 黄继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五九七.九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五九七.九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五九七.九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五九七.九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21 保卫黄河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 当时学这篇课文时,特地请音乐老师教我们唱这支歌。只是,小小的年纪,终难唱出其中的气势来。后来,听到了合唱版本,方觉其力量之盛。
  
  22 为人民歌唱
  
  没有任何印象,好像这篇课文,被从记忆里彻底的删除了。
   
  23 瑞雪
  
  刚过立冬,就纷纷扬扬地飘起雪来。
  
  昨天中午,凛冽的北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撒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歌声传遍了山村。
  
  * 喜欢雪,也喜欢有雪的日子。小时候,冬天似乎很漫长,下雪的日子也很多。我曾经很多次,踏着没过脚踝的积雪去上学。踩在雪上,脚下会发出沙沙的或者咯吱咯吱的响声来。一般来说,雪后的天是碧蓝碧蓝的,太阳红红的,挂在蓝天上,把雪衬托得愈加的白。奇怪的是,现在的冬天很少下雪,不知是因为气候变暖,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怀念有雪的日子。
  
  24 桥
  
  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浪滚滚的江水中,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人行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我沿着人行道,走近正桥。两座雄伟的工农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后面,耸立着两个高大的桥头堡,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十分艳丽。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我手扶着桥栏杆,站在大桥上,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侧耳倾听,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滔滔的江水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自古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那时候,每个人都知道南京长江大桥。年画上,书的封面上,甚至包装纸上,都有它的影子。小朋友都为南京长江大桥骄傲。记得数学课本上,有一道题,说是南京长江大桥长多少米,纽约的大桥长多少米,问南京大桥比纽约大桥长多少米。做完题,同学们都很高兴,不是因为题做对了,而是因为我们的桥更长。现在的长江上,不知有多少座大桥了。前几日,去江苏海门时,得知苏通大桥即将开通,崇海大桥已经列入规划。在轮渡上,看到远处影影绰绰的苏通大桥时,不由得感慨,一下子想起了这篇课文。

25 你们想错了
  
  一九三五年一月,方志敏同志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西东北部的山区,被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经过七天七夜的激烈战斗,一批又一批的战士突围出来,方志敏和几个战士跟部队失去了联系,分散隐蔽在山上密密的树林里。
  
  敌人搜山了。两个反动派的士兵发现了方志敏,而且知道他是红军部队的领导人。他们满心希望能从方志敏身上搜出大洋来。他们从方志敏的上身搜到下身,衣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之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
  
  方志敏从容地站起来,他昂然挺立,神色自若。当这两个匪兵猜测到这个身材魁梧的红军是谁的时候,不禁狞笑起来,认为这下一定发财了。他们将方志敏从头到脚,从衣领到袜底仔细搜查了一遍,但除了一块怀表、一支水笔、一颗私章之外,连一枚铜板也没有得到。
  
  一个士兵右手捏着手榴弹,左手拉着引线,后退一步,做出要投掷的姿势,威吓地吼道:“赶快把银元拿出来,不然就炸死你!”
  
  “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拿手榴弹的士兵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什么地方了。”另一个士匪兵弓着背,又一次捏遍了方志敏的衣角和裤腰。
  
  “不要瞎忙吧!”方志敏说,“我们不比你们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们革命可不是为了发财。”
  
  26 踢“鬼”的故事
  
  鲁迅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有一段时间在故乡绍兴教书。平时住在学校,星期六晚上才回家。
  
  有一天下午,因为在学校自理一些事情,鲁迅回家时已经天黑了。为了赶时间,他就抄小路走,这条小路比走大路近得多。但是,走小路要经过一片坟地,那里灌木、杂草丛生,还有稀稀落落的几棵大树,树上栖息着几窝乌鸦,显得阴森森的。平时很少有人走,晚上就更没有人了。
  
  天不算太黑,月光透过云层照着远近的荒草乱石。地上的野猫,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一两声难听的叫声。鲁迅急急地走着,快到那一片坟地了。突然,他发现不远处一座坟前立起一个白影,而且慢慢地高起来。鲁迅以为看花了眼,又仔细地朝那里看去,白影忽然又缩下去了,而且时而大,时而小。鲁迅是学医的,不相信有什么鬼魂,但眼前的怪影也不免使他有些紧张,心里扑扑地跳。他壮大胆子,继续朝前走。
  
  离那个影子已经很近。再走几步就可以从旁边过去了。忽然白影移动起来,转来一座坟后缩了下去。鲁迅越发生疑了:看来这个“鬼”怕我,躲起来了。你越躲,我偏要看看。于是他大步赶过去。
  
  “什么人!你在干什么!”说着,鲁迅飞起一脚,朝那个缩作一团的东西踢过去,只听“哎哟”一声,白影叫了起来,站起来逃走了,身上掉下来一块白布。原来这是个盗墓的。

 27 古诗二首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我读的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古时。尽管当时不懂其中的好,我还是很快就把二首都背过了,回家背给家人听,让父亲当时很感慨了一番。
  
  幸好古人发明了纸和笔,才让这么美的诗流传至今。盛唐的传说,到今天已经很模糊了;惟有唐诗,在我的心里,才是永恒的。

28 寒号鸟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鸟。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 记得学了这课,心里那个痛呀。我非但原谅了寒号鸟的懒惰,并且为它的死深感惋惜。一直好几天,心情还没有转好。但是当时并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怕别人笑话。因为老师说过,这篇课文,就是批评那些好吃懒做的人的。恐怕我也是的懒惰的人,才会与寒号鸟同病相怜吧。
  
  29 爬山虎的脚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 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见到爬山虎,只好发挥自己的想像,想象爬山虎是什么样子。后来,住进了一间爬满爬山虎的房子里,才知道它的长相。那间房子,现在还有印象,正面墙都是爬山虎,只留下窗户。从外面看去,显得有些深不可测。夏日的晚上,我不大敢开窗,因为拍有什么东西藏在爬山虎里面,趁夜色爬进我的屋子来。
  
  30 壁虎
  
  夏天的晚上,我在院子里乘凉。墙上的灯亮了,招来了很多小飞虫,也招来了几只壁虎。我就仰着头,看壁虎捉虫。
  
  壁虎把腹部紧贴在墙壁上,慢慢地移动着四肢朝上爬。它的每只脚有五个脚趾,脚趾叉开,紧紧地扣住墙壁,看上去像爬山虎的脚。壁虎的头尖尖的,有点像三角形。我不知道壁虎的嘴是什么样的,因为它们的嘴总是贴着墙壁,看不清楚。壁虎有一对很小的眼睛,我想那一定是非常机灵的,不然它会饿死。它还有一条又长又细的尾巴,爬行的时候尾巴左右摆动。壁虎身子披着一层细小的鳞片,颜色有深有浅,形成天然的花纹。
  
  壁虎趴在墙壁上,静静地一动不也不动,像贴着的一块水泥。落在墙上的飞虫在它身边来回爬着,它却装着没看见似的。等聚集在身边的飞虫多起来,有的竟自己送到它的嘴边,它才用极快的动作把脖子一伸,然后又极快地缩回去。如果这时候你眨一下上,会觉得壁虎根本没动,可是它嘴边的那只飞虫却没有了。
  
  有时候壁虎的头灵活地转动着,朝四下看。它看见大一些飞虫落在墙上,就用最快的速度爬过去。在距离尺把远的地方,壁虎忽然停下来,然后极慢极慢地向前爬到飞虫跟前,猛地一蹿,把飞虫吞吃掉,接着又朝另一个飞虫爬去。
  
  * 小时候,在自己家里的墙壁上见过壁虎。对这种长相奇特的小东西,我并不怎样害怕。加上大人告诉我,它们以蚊虫为生,所以我极少伤害它们。壁虎的尾巴极容易脱落,这是它们转移敌害注意力的拿手好戏。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只壁虎,尾巴被钉在厨后的墙上,10多年靠同伴喂食为生。这应该是不真实的。且不说壁虎有那么大的寿命,若真是钉子钉在它的尾巴上,它早就舍弃尾巴,逃之夭夭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不知它们在那些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可好?

31 李时珍
  
  明朝出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叫李时珍,湖北蕲春人。
  
  李时珍家世代行医。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因为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李时珍可不这样想。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有一回,父亲遇到了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凑到父亲耳边,轻轻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他说的药方正对症,才同意他学医。
  
  李时珍22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几年以后,他回到蕲春老家,开始写书。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有图,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几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32 试航
  
  从前的船,都是靠人力或风力航行的。蒸汽机发明以后,很多人想用蒸汽做动力,制造一种新船。富尔顿也在反复试验。
  
  富尔顿是美国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他从小喜欢绘画和工艺。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设计制造轮船。他想,有了轮船,可以高速度航行,把大洋变为海峡,使美国和欧洲成为近邻。
  
  经过九年的试验,他和工人们终于造出了第一艘轮船——“克莱蒙特号”,准备下水试航。由于过去试验屡遭失败,人们不相信这次试航会成功,还把这艘船叫做“富尔顿的蠢物”。
  
  1807年8月17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克莱蒙特号”要在纽约市的哈得孙河上试航。岸上站了许多好奇的观众。有些人说,“富尔顿的蠢物”要出丑了。这艘奇怪的船,中间是机器房,安放着一个大蒸汽锅炉。大烟囱正冒着黑烟。船的两头是客舱,坐了些客人。富尔顿亲自操纵机器。机器响了,声音震耳欲聋。机器带动了许多船桨,划着水,轮船前进了。
  
  刚开出去不久,“克莱蒙特号”不动了。人们骚动起来,有人嚷着:“富尔顿,你那个蠢物真蠢啊!”富尔顿不理睬这种嘲笑。他和工人们立即检查机器,排除了故障。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克莱蒙特号”的机器又响了。岸上的观众说:“天哪,那玩意儿又开动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只见桨轮在转动,桨片出入水间,浪花阵阵翻滚。“克莱蒙特号”以每小时四英里的航速,圆满地结束了这次试航。
  
  以后,哈得孙河上就有了这么一个水上怪物。它白天冒烟,晚上喷火,发出巨大的响声,在河上飞驶,把一艘艘帆船远远地抛在后面。“富尔顿的蠢物”变成了“富尔顿的胜利”,人们都争着去坐一坐用蒸汽当动力的新船。
  
  33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34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
  
  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了小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正手球,发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小球迷,加油啊!”
  
  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 小时候,校园里随便搭一个台子,就可以打乒乓球,全然没有场地的限制,无怪乎乒乓球在中国如此流行,中国的乒乓球水平如此之高。不过,我对这个小东西却有偏见,从来没打过,也不会打。
  
  35 小交通员
  
  我们在汉阳的龟山脚下安了家。地下党的县委机关就设在我们家里。孩子们都没有上学。立安在家里,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我。他老是委屈地说:“妈妈,爸爸怎么不给我任务呢?”
  
  交通员老赵被敌人抓走以后,孩子的爸爸派立安把两封要紧的信送到指定的地点去。他机警地完成了任务。以后,立安就成了我们的交通员。
  
  腊月里,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立安冒着风雪,把报纸和文件送到工人住宅区,一天得跑十几里路。孩子对那一带非常熟悉,每所房子都进去过,跟每个工人都打过交道,成了那里最受欢迎的客人。每次回来,立安总要带回一点好吃的东西:糖果啦,麻花啦……都是工人们送他的。他舍不得吃,带回来分给弟弟妹妹。只有一件礼物,他自己留下了,那是王叔叔送的一对褐色嘴巴、黄色眼睛的斑鸠。他把斑鸠装进竹笼里,挂在屋檐下。
  
  可是,下次再去,王叔叔已经不在了。推开虚掩的房门,就听见有人吆喝:“站住,干什么的?”
  
  墙角里冲出一个人,用枪逼着他。孩子一下愣住了。不过他马上镇静下来。
  
  “把豆腐钱给我吧!”
  
  “混蛋!”特务打了他一个嘴巴,“谁欠你豆腐钱!”
  
  孩子哭着嚷开了:“你不讲理!我爹病了,叫我来收18号的豆腐钱,你不给,还打人……”“你瞎眼了,这是17号!再不滚,崩了你!”
  
  孩子趁势退了出来。
  
  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僻静的地方,把文件烧了。随后,悄悄回到17号门前,在墙壁上画了个记号。
  
  立安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称赞道:“做得好!遇见敌人就得随机应变。万一落在敌人手里,就是死也不能说出实话!交通员就应该这样!”
  
  孩子全神贯注地听着父亲的教导,一字一句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 当时很羡慕小交通员的工作,很佩服他的机智勇敢。自己时不时幻想一下,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小英雄。但现在我要说,我痛恨战争,我更诅咒任何把孩子拖入战争,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的人或者团体。让小兵张嘎之流的英雄远离我们的孩子吧,在我看来,他们跟今年非洲的那些童子兵并无不同。
  
  36 我的弟弟
  
  1941年,我的爸爸妈妈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弟弟才八个月,也被带了进去,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
  
  牢房一年到头不见阳光,阴暗潮湿。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个样,也是发霉发臭的牢饭。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
  
  弟弟六岁了,爸爸向特务提出,应当让弟弟上学。特务怕弟弟把监狱的内幕泄露出去,硬是不让。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才勉强同意让“政治犯”黄伯伯当弟弟的老师。每天,弟弟由特务押着去上课,学习完了,再由特务押回女牢房。
  
  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他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得到了黄伯伯的许可才走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算术,下午教他俄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特务在旁边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不懂俄语,只好干着急。
  
  在牢房里,要得到一张纸一支笔是很不容易的。妈妈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弟弟。弟弟九岁生日那天,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这可太珍贵了,弟弟在上课的时候才用,平时就用小石头在地上练习。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
  
  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他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 可怜的孩子!可叹的父母!可恨的时代!
  
  37 亮亮
  
  找不到文章。

38 蝙蝠和雷达
  
  课文找不到。
  
  39 新星
  
  月亮出来了。小白兔从月亮里往外看,只见许多陌生的星星,跟月亮一道绕着地球转。小白兔觉得很奇怪,就问嫦娥。嫦娥说:“那是地球上的人们发射的星星,叫人造卫星。”
  
  小白兔请嫦娥说说人造卫星有什么用处。嫦娥挥动她那宽大的袖子,指着一颗颗卫星说:“那是测地卫星。它只要拍五百张照片,就可以拼成一张中国地图,又快又准确。那是资源卫星,它能找到地球里面的矿藏。那一颗叫通讯卫星,能传送电话、电报,还能把地球上某一个地方发生的事,让整个地球上的人都看到。”
  
  这时候,天空中又飞来一颗新星。小白兔忙问:“那是什么卫星?”嫦娥仔细一看,说:“啊,那是气象卫星,是预报天气用的。看,那边还有两颗科研卫星,上面有望远镜,能够看到别的星星,还能探测地球上的变化。”
  
  小白兔睁大眼睛说:“地球上的人们可真有办法。”
  
  嫦娥微笑着说:“以后人造卫星会越来越多。你看,那是导航卫星,给飞机、轮船指航向用的;那是军用卫星,能够侦察到军队的调动情况,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小白兔越听越有趣。只听见嫦娥在轻轻地说:“我盼望老家中国的信息,已经盼了几千年了。现在有了我们中国的卫星,我住在月亮里也就不寂寞了。”
  
  * 嫦娥呀,你要是寂寞的话,就顺便帮我们找找嫦娥一号吧。
  
  40 会摇尾巴的狼
  
  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打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忙吧!”
  
  老山羊问:“你是谁?为什么跑到陷阱里去了?”
  
  狼装出一副又老实又可怜的模样,说:“我,你不认识了吗?我是又忠诚又驯良的狗啊!为了救一只掉进陷阱的小鸡,我毫不犹豫地跳了下来,没想到再也爬不上去了。唉!可怜可怜我这善良的狗吧!”
  
  老山羊看了狼几眼,说:“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我的性情很温和,跟羊特别亲。你只要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我一定好好答谢你,给你舔毛,帮你咬虱子……”
  
  “别再花言巧语了。”老山羊说,“你骗不了我,狗都是老老实实的,不像你这样狡猾。”
  
  狼着急了,赶忙说:“请您相信,我的的确确是狗。不信,你看我还会摇尾巴。”
  
  狼把尾巴使劲摇了几下,扑扑扑,把陷阱里的尘土都扫了起来。
  老山羊看到了这条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就说:“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你干尽了坏事,谁也不会来救你的。”
   
  狼终于露出了凶相,咧开嘴,龇着牙,对老山羊恶狠狠地叫嚷:“你这该死的老东西!不快点过来,我就吃掉你!”
  
  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开了。
  
  * 课本里或者其他书里的狼的形象,基本上都是贪婪,凶狠,狡诈的代名次,中外都是这样。可见古时候狼的数目之众多,和对人类生活危害之严重。
  
 41 打猎
  
  叔叔是个好猎手。寒假第一天,我就冒著大雪来到叔叔家,缠著他带我去打猎。叔叔同意了。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叔叔背著枪,我提著弓箭,带了一只猎狗出发了。我们走进森林,松鼠在树上蹦跳,山雀在枝头歌唱,雪地上还留著野兽的足迹。叔叔真是一个好猎手,半天工夫,就打了两只野兔,三只野鸡。
  
  我们背著猎物往回走。没走几步,猎狗忽然「汪汪」直叫,只听见树丛后面传来“沙沙”的响声。
  
  “野猪!”叔叔一边说,一边立即把子弹推上膛,而我也握紧了弓箭。
  
  一头野猪从树背后蹿出来,黑乎乎的脑袋,嘴角上露出尖尖的牙齿,样子很吓人。我的心跳得很厉害,叔叔赶紧拉著我闪到树后。他端起枪,瞄准野猪。“乒”,枪响了。野猪中了弹,受伤的野猪张开大嘴猛扑过来。叔叔叫我藏在树背后,然后飞快向左边跑去,爬上一棵大树。野猪紧追过去,向大树猛撞。
  
  猎狗盯住野猪又咬又叫。叔叔蹲在树上,用上衣包起一只死兔,扔出几公尺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野猪以为是人跳下来了,就朝那边扑了过去。叔叔乘野猪转头时又开一枪。野猪中枪后翻了一个筋斗,倒在地上不动了。
  
  叔叔从树上跳下来,拍拍我的肩膀说:“一个好猎手,不但要有好枪法,还需要勇敢与机智。”
  
  42 大雪山
  
  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小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上还是白雪纷飞,寒风刺骨。
  
  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他们衣服穿破了,草鞋穿烂了,这样冷的雪山,怎么过得去呢?但是,任何困难也挡不住英雄的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为了打倒反对派,红军要跟凶恶的敌人作战,也要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红军要征服大雪山,越过大雪山。
  
  大队人马来到大雪山脚下,战士们把能穿的全都穿上了。有毯子的就把毯子裹在身上,有油布的就把油布披在头上。有的战士找到些布片和枯草,绑在脚上,当作棉鞋;有的战士找到一张羊皮,披在身上,当作大衣。
  
  上山以前,每个战士都喝一碗辣椒汤。辣椒汤能刺激血液循环,使身体发热,可以抵御山上的寒风。
  
  红军开始翻越大雪山了,一个接一个,一队接一队,出现在白茫茫的大雪山上。
  
  风卷着雪花,万马奔腾似的,从山顶上呼啸而来,把战士们吹得摇摇摆摆,站不住脚。乌云带来了冰雹,打在炊事员挑的洋铁桶上,丁丁当当地响。冰雹刚过去,大雨又来了,冰凉的雨水淋湿了衣裳,还直往领子里灌,弄得战士们浑身是水。英雄的红军踏着没膝的积雪,一步一步向山顶前进。
  
  越近山顶,气候越冷,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许多战士冻得嘴唇发白,牙齿格格地响。他们年轻的扶着年老的,身强的扶着体弱的,男的拉着女的,小鬼们拉着马尾巴。走啊!走啊!越过大雪山,就是胜利!
  
  红军的宣传队大部分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站在半山腰,敲着锣,打着鼓,挥着红旗,鼓励大家前进。
  
  几万红军跟着红军,跟着毛主席,在白茫茫的大雪山上前进。他们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黄昏,前进,前进,终于翻过了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夹金山下有个市镇,叫做大维。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正在那里等候这支从江西来的中央红军。两支红军在大雪山下会师了。大家跳啊,唱啊,拥抱啊,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3 惊弓之鸟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44 神笔马良
  
  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枝笔也没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
     
  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他对大官和画师说:“请给我一枝笔,可以吗?我想学画画。”   
  
  大官和画师听了哈哈大笑,说:“穷娃子也想学画画?”他们把马良赶了出来。   
  
  马良气呼呼地说:“我偏不信,穷娃子就不能学画画!”
     
  从此,马良用心学画画。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有人问他说:“马良,你学会了画画,也去给那些大官们画吗?”
  
  马良摇摇头说:“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马良画画进步很快。可是他依然没有笔。他多么盼望能有一枝笔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忽然屋里闪起一道金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在他面前。老头儿给他一支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枝笔了,记住你自己的话,去给穷人画画!”   
    
  马良真高兴啊!他立刻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奇怪,公鸡活了!它从墙上飞下来,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来。原来白胡子老头儿给他的是一枝神笔。   
    
  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一天,他走过一块地边,看见一个老农和一个小孩儿拉着犁耕地。泥土那么硬,拉不动。马良拿出神笔,给他们画了一头大耕牛。“哞——”耕牛下地拉犁了。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兵来捉他,把他带到衙门里,要他画金元宝。马良恨透了大官,站着一动不动,大声说:“我不会画!”大官气极了,就把他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监牢的兵睡熟了,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一推,门开了。马良说:“乡亲们,咱们出去吧!”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他逃出去了。   
    
  大官听说马良逃了,就派兵去追。可是马良早已画了一匹快马,骑上马跑远了,哪里还追得着!
    
  一天,他走到一个地方,那儿天气干旱,庄稼都快枯死了。农民们没有水车,用木桶背水,吭唷!吭唷!真够吃力的。马良说:“我来给你们画几架水车吧!”农民们有了水车,都很高兴。这时候,人堆里忽然钻出来几个官兵,拿铁链往马良颈上一套,又把他抓去了。   
    
  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地吆喝着,“把马良绑起来!”“把他的神笔夺下来!”“快去叫画师来!”   
    
  画师来了。大官叫他画一棵摇钱树。画师拿起马良的神笔,就画一棵摇钱树。   
    
  大官欢喜得很,急忙跑过去摇,不料头撞在墙上,额角上起了个大疙瘩。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   
    
  大官走过来,给马良松了绑,假装好声好气地说:“马良,好马良,你给我画一张画吧!”   
    
  马良想夺回神笔,就一口答应说:“好,就给你画一回吧!”
    
  大官见马良答应了,非常高兴,把神笔还给他,叫他画一座金山。   
    
  马良不说什么话,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个无边无际的大海。   
    
  大官恼怒了,说:“谁叫你画海?快画金山!”   
    
  马良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满山是金子。   
    
  大官高兴得直跳,连声说:“快画一只大船,快画一只大船,我要上金山运金子去!”   
    
  马良就画了一只大船。大官带了许多兵,跳上船就说:“快开船!快开船!”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大官嫌船慢,在船头上大声说:“风大些!风大些!”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大船有点儿倾斜了。大官心里害怕,着急地说:“风够了!风够了!”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   
    
  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   
    
  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
小帅 发表于 2007-12-2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不及看完``先顶下````
山鹰猎狐 发表于 2007-12-28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小学课文,回忆小学点点滴滴
不倒翁 发表于 2007-12-2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都学过!

我是78年上一年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9-21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by 54xsr.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