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兴:象山古代聚落史提要
文:钱永兴,来源《今日象山》2014年12月23/30日(一)
迄今所知,象山最早的聚落依山面海。据《象山县塔山遗址第一、二期发掘》报告,塔山遗址位于丹城东郊塔山南麓海拔5-12米的缓坡地带,东距大海6公里。塔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下层文化遗存中的柱洞遗迹,分布未见规律。单个柱洞有两种形式,一种柱坑与柱洞套合,一种单为柱洞,反映为坑埋式、栽桩式两种立柱方式,前者底部偶见块石基础。塔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中层文化遗存中有房址,朝南建筑,东墙长8米,宽约0.5米,北墙残长7.5米,宽0.5米,为主体墙。墙体由红烧土块砌成,十分硬实。南部护坡,于倾斜的地面上堆砌块石,或有保护屋基的作用。室内地面多为红烧土粒的硬结面,亦有碎陶片铺成。塔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上层文化遗址中的2条灰沟,其中一条,东西向,长3.6米,宽0.54-0.68米,深0.5-0.6米。沟底南侧贴壁为一排块石,沟内黄泥填充,当为某种建筑基槽。
副研究馆员夏乃平为象山二轮修志承担《居住》课题,根据塔山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对塔山遗址聚落与建筑作出推测:皆为茅舍;下层中的柱洞遗迹,为在河姆渡早期干栏式基础上经过1000年发育有了较大程度提高的新一代干栏式或不架空直接在平地上立柱的茅舍遗迹;中层中的房址,为红烧墙两坡顶、单坡顶的茅舍遗迹;上层中的灰沟遗迹,为石墙茅舍遗迹。
据《浙江古代城镇史》第一章介绍,河姆渡遗址建筑遗迹表明,当时的人民已过上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村落。而稍晚于河姆渡文化且前后相承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诸多遗址中,可以看到定居生活不断发展,村落的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社会结构日趋完整,包括公共议事场所、生活居住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地在内的村落空间布局形成。象山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发展和聚落空间布局情况应该大致相似。
据《蓬岛遗珍——象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选编》载,与塔山遗址文化内涵相似的还有:距塔山遗址一公里的姚家山遗址,位于今茅洋乡溪口村东北一公里的庙山头遗址等。原象山政协文史委主任何元均《象山古代史事管窥·新石器时代的塔山遗址和庙山头遗址》根据考古资料分析当时象山的聚落、居住情况说:一是背山面海,依坡而居,兼农耕、渔盐、狩猎之利,且可借以躲避特大风雨。因象山海岸线曲折而特长,故宜居点就多;二是缘海而居,相对集中。古大目湾沿岸是聚落的重要分布带,东起赵岙,沿古海岸向西北至姚家山、塔山、红庙山,再沿岸折向西南至九顷、茅洋。面积1.5万以上的塔山遗址和庙山头遗址是两个相对集中的大聚落。庙山头与九顷近在咫尺,塔山与大双岙也相去不远。至于南部,珠门大沙湾与满山岛也相近。这种相对集中的现象,与当时人们抗拒灾害能力相对低下有关。
据嘉定《赤城志》、宝庆《四明志》、《宁海风土志》等载: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析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安化乡置宁海县。所谓“鄞地八百户安化乡”,其聚落散布在今县城向西延伸至宁海接壤的广大区域。据民国《象山县志·氏族表》、《象山地名志·政区地名·泗洲头镇·横埕村》,西三乡柳岙(今泗洲头镇横埕村)柳氏,南北朝是从河东永济(今山西省内)迁入,在天龙山西麓卜居筑室。
从考古发现来说,1988年版《象山县志》第四十三章第一节《文物》载,1986年清理丹城外东塘山山麓战国墓葬,出土大小不同的陶埕、罐及纺轮15件。此处附近当有聚落分布。《浙江通史·秦汉六朝卷》第三章中介绍“聚落发展”,载1986年清理象山丹城西路西侧山麓东汉墓葬,出土有钱币7.5公斤,另有双耳罐、神兽铜镜、环形铁刀等,并作出判断说:“可见,这一带是当时象山港南侧的一个重要聚落。”
据象山文管会馆藏文物资料,西沪港出土战国青铜剑等;丹城珠水溪出土西汉陶瓿,东晋越窑点彩蛙形渣斗等;丹城红庙出土东汉越窑双系盘口壶、青铜神兽镜等。出土唐代文物,则有南田高坎头、南田大百丈、墙头盛王张、儒雅洋花山岗等地。唐初的陈岙青瓷窑址,在今黄避岙乡大斜桥村东塔自然村陈岙黄大山北麓。这些地方可以想见战国到唐代象山聚落的大致分布情况。
夏商周时代,浙江地区原始性城堡或城邑出现,大概如《史记》所说的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情况差不多。春秋后期,越国的辖域已从今浙江绍兴一带扩展至浙北和浙东南地区,大批城堡和都邑修筑。据徐季子等《宁波史话》考证,句章系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为庆贺自己正式受封为伯爵,沿依余山构建而成。是坐落在今宁波市境内的第一座城池。
公元前222年,会稽郡在宁波境内设句章、鄮、鄞、余姚四县。鄞治白杜(今奉化市白杜乡)。象山时为鄞地。秦象山属东瓯地、鄞地。东瓯王国都城在今瓯江北岸,楠溪江下游一带(今永嘉县境内)。汉昭帝始元二年,象山时为回浦地、鄞地。回浦治章安(今台州椒江区章安街道)晋太康元年,象山为宁海地。宁海治白峤。象山立县前为宁海、鄮县地。鄮县治它山之左(今鄞州区鄞江镇悬慈村)。白杜、东瓯王国都城、章安、白峤、它山之左鄮县城等皆先后为“象山”的城邑。
象山立县之前,已有道观、寺院兴建。唐有《蓬莱观碑》,原政协主席王庆祥著有《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有助于了解碑文。《蓬莱观碑》载,相语秦时徐福曾访蓬莱山,游止之,并名蓬莱观。宝庆《四明志》承袭了这一说法,并增“陶弘景”,其《象山县志·叙祠·宫观》载“栖霞观”,曰:“在县西南二百五十步蓬莱山下。旧名蓬莱观。秦徐福、陶弘景皆隐迹于此。”因是地方志的一家之说,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已很难考订。《浙江通史·秦汉六朝卷》第十二章叙述道教的传播,说东汉末年至孙吴,太平道、五斗米道先后传入浙江。道教场所,从六朝史籍记载看,东晋以前,道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是静室,又称静庐,大多设立于信奉者家中。东晋,道士开始离家居住,已有修道之所。南朝宋时,普遍建立道观,作为出家道士生活和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据《南史》卷七载,南朝梁,海上浮鹄山,去余姚岸可千余里,有女官道士四五百人,在山学道。这一记载,反映了道教在会稽东部海上的传播。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唐《蓬莱观碑》中说蓬莱观“至隋君统宇之二年废去之”的史实,蓬莱观建于隋以前是肯定的,但是否确如《蓬莱观碑》所说秦代即建,因跟道教发展史与道教在浙江的传播有抵牾之处,有待于专题探讨、考证。寺院,据嘉靖《象山县志》卷之十二《寺观、庵院》载,南朝宋元嘉初年建等慈禅寺(旧名凤跃院),南朝梁天监初年建普明讲寺(旧名涌泉院)。乾隆《象山县志》卷十二《寺观》载:等慈禅寺在县西北一里,与宋代建隆初所建的宝梵讲寺为“象目”。普明讲寺院在县南十五里,据盛繁国编著的《象山县宗教志》“古刹钩沉”中介绍,在丹城黄土岭东田横山南麓。
(二)
象山立县,在彭姥村置县。彭姥村虽以“村”名,却经历了乡村聚落到城镇聚落的发展,是象山境内的首个城邑。彭姥村城址,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在象山东麓,出自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六(2014年11月11日《今日象山·塔山》刊发拙文《象山地理空间观念史提要》中引这段文字作“卷二十七”,误。应为“卷第二十六”):“神龙元年,监察御史崔皎奏于宁海县东界海曲中象山东麓彭姥村置县。”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县·沿革论》、嘉靖《象山县志·建置纪·沿革》皆承袭这一说法。乾隆《象山县志·地里志一·沿革》,说至唐神龙间分宁海地设象山县,于彭姥村立县,但未具体说明其空间位置。第二种,在彭姥岭下。这一说法,据徐时栋《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卷二校勘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山·彭姥岭》所载,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山》中,有“彭姥岭,县西一里,其下为唐彭姥村”之语,其下有按语说:“今本但于《沿革论》中有彭姥村三字,余并无。”民国《象山县志·古迹考·彭姥村 彭姥岭》中亦引:“宝庆《四明志》:彭姥岭,县西一里,其下为唐彭姥村”,但于此前,先引:“元和《郡县志》:象山东麓彭姥村置县。”至于修志者倾向何种意见,整篇考证并无表达,只能说是二说并存。
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县·城隍》载,城隍,“庙在县西南二百四十步。唐神龙二年(706)建。”民国《象山县志·县城分图图说》否定象山建县时无城的成说:城隍庙神龙二年建,可见嘉靖《宁波府志》说象山建县以来没有城是不对的。并推测说,当时不过是土城而已。
民国《象山县志·古迹考》叙军事聚落“象山镇”,引嘉靖《象山县志》说,象山镇,县西一里南桥外(今见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赋》中说“旧在县西南一里”,并无“县西一里南桥外”之语);又引乾隆《象山县志》说,象山镇有楼阁,表一邑之胜;又引道光《象山县志》说,象山置县即设象山镇,旧址在今迎恩门外。民国《象山县志·地治考·历代武治考》考证象山镇与县同时置,官兵不下500人。
民国《象山县志·古迹考》叙“草市”弦歌市,引道光《象山县志》说,象山置县即设象山镇,故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与弦歌市并叙。弦歌市在县南七十步市心。弦歌市,嘉靖《象山县志·区域志·市巷》认为,此以弦歌得名,非指贸易。但民国《象山县志·实业考·商业》中列有贸易集市即所谓“草市”的《市表》,弦歌市是在内的。
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县·学校》载:唐会昌六年(846),至圣文宣王庙与县儒学同建,在县治东南一百步。此时的象山县治,或如嘉靖《象山县志·建置纪·诸署·县署》所说,县署在象山南麓。据此推测,象山立县以来的140年间,象山县治从象山东麓或彭姥岭下的彭姥村迁至象山南麓。
民国《象山县志·名宦传上·唐》传杨弘正,其按语曰,唐令杨公创建蓬莱书院于栖霞馆右,见乾隆十八年知县尤公《缨水书院记》。
根据以上资料,唐代会昌年间,象山县城及其附郭,有土城、草市、民居及行政聚落县署,军事聚落象山镇,文化聚落城隍庙、圣文宣王庙、县儒学、蓬莱书院,及蓬莱观、等慈禅寺等布局。唐代双步为长度单位“步”,一步为现在的1.5米左右,并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一里为现在的454米左右。以此计算,县署南到市中心弦歌市105米,西到象山镇454米,西北到等慈禅寺454米,西南到城隍庙360米,西南到蓬莱观375米,东南到圣文宣王庙、县儒学150米。可以估摸当时象山县城及其附郭的面积,至少差不多有一平方公里。
据民国《象山县志·氏族表》,唐代城区有姜姓、刘姓、倪姓;西三乡住后(今属泗洲头)袁姓;怀珠乡下俞岙(今属大徐镇)俞姓、大徐徐姓;昌石浦镇第二区崛坡(今属晓塘乡)黄姓。据《象山地名志》家谱、碑铭等资料记载,唐武后时刘姓已居柴溪(今属西周镇),唐乾符间章姓迁章家墩(今属贤庠镇)建村,唐昭宗时倪姓定居梅溪、后山(今属丹东街道),唐末倪姓居钱仓(今属涂茨镇),唐末(或五代)倪姓从县城迁倪家(今属西周镇)建村。这些家族的卜居筑室,可勾勒出当年象山城乡聚落的大致分布空间,皆在今晓塘乡以北地区。
今晓塘乡以南地区的聚落,乾道《四明图经·象山县·祠庙》载东门至迟在唐贞观中即有“祚圣庙”。1988年版《象山县志·文物·墓葬》载,1986年10月樊岙乡出土砖制墓志,志文为唐元和十二年(817)十二月所撰。据《象山馆藏文物精品图录·墓志砖》载,其文字为:“维大唐元和十二岁次丁酉十二月辰朔廿七日壬午台州宁海县依仁□万岁里邳下郡沈氏二□女墓南田山景向坟记。”为唐代象山立县后南田樊岙附近有聚落的可靠旁证。
(三)
唐乾宁三年(896),钱镠被任命为镇海、威胜(后改镇东)两军节度使,开始兼领两浙。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进封为吴越王。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吴越国正式建立。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纳土归宋而亡。钱氏治下的80多年间,两浙佛教在唐朝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浙江通史·隋唐五代史·导论》说,吴越国崇尚道教,笃信佛教。有“东南佛国”之称。吴越国佛教以寺多塔多著称,另外还建有许多经幢、石窟造像,并搜集、雕印了大量佛经。象山在此时期,佛教大兴。据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祠·寺院》载,建有瑞云峰延寿院、智门院、常乐院、太平广福寺、蓬莱山广福院、护境广福院、灵岩广福院、宝梵院、保宁广福院、玉泉广福院、瑞龙广福院、新安县、伍师院等。嘉靖《象山县志·杂志纪上·寺观庵院》载吴越国时期建有仙岩禅寺,并载这些寺院分布全县各地:县北七里一座,县东北一百三十步、二十里各一座,三十里三座,县东南十五里一座,县南二十五里、五十里各一座,县西南四十里、四十五里、六十里各一座,县西二十五里、三十五里各一座。
五代其间迁入象山的氏族,据据民国《象山县志·氏族表》统计仅有:县城黄姓,磐安乡龙屿张姓、珠溪黄姓等。
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叙赋·乡村》载,时县有三乡三里三十二保。城乡聚落蓬勃发展。据民国《象山县志·氏族表》统计,宋代(包括个别宋元间)迁入象山的氏族有:城区钱、史、周、蒋、袁、韩、杨、梁、顾、王;西一乡塔岭潘、大溪蒋蒋、黄蜡店郑、洋北俞、墙头陈、方前王、中沙盛、外仓岙张;西二乡楼下陈陈、山下叶叶;西三乡肖壶、东岙王、张岙张、塘翰朱;西五乡静嘉山赖、杰岙赖、西周周、下沈孙、车岭张;怀珠乡考坑沈、前山姚姚、涂茨袁;磐安乡西山下王、木瓜王、黄避岙郑、大林宋、青莱谢;靖南乡南堡黄、岳头吴、马冈蒋、樟岙鲍、东陈陈;奠南乡东溪励;昌石镇三区鸡鸣林;昌石镇四区番头宋。
以上乡村聚落多为农业聚落,与此同时,渔业聚落、盐业聚落亦兴。渔业聚落,据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赋·商税》载,庆元二年,设渔业税收税机构的地方有爵溪、赤坎、后陈、东门等处。盐业聚落,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县·仓库务场等》载,绍兴初年,在县东北三十里置玉泉盐场,又有子场瑞龙、东村。嘉定四年立县南九十里的玉女(汝)盐场为正场。
治平中县令林旦版筑县城,据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县·城郭》载,县城周回一百五丈,河水环之,东门曰登瀛,西门曰登台。但嘉靖《象山县志·建置纪·城池》却说林旦版筑县城开四门,东登瀛、西登台,北登明,南登云。2004年版《象山建筑志·古代建筑·城垒·县城》中对“县城周回一百五丈”提出疑问:“县城周围仅一百五丈,合今300余米,以正方形或黄金切割矩形计算面积,不逾10亩,作署廨已感逼仄,难容居民,焉为‘县城’?”怀疑宝庆《四明志》所载尺寸有误,提出:如在“一百五丈”前加“千”字,则其数合今3400米左右,与明县城长度几乎相符。明县城依宋城故址重新砌筑,颇有可能。
宝庆年间,县城内有十九坊。县署之外,县西有社稷坛、仓、颁春亭等,县西北有凤跃山等慈院、主山昭应庙等,县西南有蓬莱观、蓬莱(缨溪)书院、东岳行宫、冲应真人祠、城隍庙,酒务等,县南有弦歌市、放生池、绿野馆等,县东北有宝梵院等,县东南有至圣文宣王庙、县学等,县东有宣诏亭、蓬莱驿旧址、居养院、安济坊等。县城内还有白鹤庙、顾长官祠、射圃等。
宋代象城游憩聚落大兴,乾道《四明图经·律诗》载林旦《西谷十咏》,盛赞邑西山谷佳处。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县·公宇》则载林旦修治西谷,筑观澜亭、应真亭、濯缨亭、灌木亭等。又载庆元初县令赵善与在县治西圃建香风亭、三友堂、更好亭、芥庵、竹篱茅舍、月台、桃岭、望稔楼等,嘉定年间县令赵善晋在县南重修绿野亭、建无量寿亭,在县东、东北建圆峤亭、涤尘亭等。
(四)
“草市”,多为中心聚落。象山草市记载,最早见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叙赋》所载弦歌市及五大酒访:东溪坊、西溪坊、西砂坊、东村坊、青部坊。据《浙江古代城镇史》第二编第七章“市镇的兴起”研究,认定此六处为“草市(含村坊)”。由此可见南宋时期象山全县中心聚落的分布情况。
明代,草市有白石、墙头、南堡、泗洲头、儒雅洋、三角地、弦歌市,见嘉靖《象山县志·区域纪·市巷》。据《象山地名志》,白石华姓,墙头陈姓、欧姓,南堡黄姓,泗洲头李姓、兆姓,皆宋代迁入,三角地俞姓元代迁入。儒雅洋何氏,据民国《象山县志·氏族表》校注②,与西一乡何氏同宗,在元末明初迁入。嘉靖《象山县志·区域纪·村岙》载当年象山全县村岙共218个,可见全县乡村聚落的发展和分布情况。在白石、墙头、南堡、泗洲头、儒雅洋、三角地等6草市周边的一些村落姓氏,迁入时间大多比草市姓氏要迟。据《象山地名志》,白石周边的村落,潘家桥潘姓明初迁此建村,路下林何姓明末已定居,竺家坎沈姓明嘉靖间居此;墙头周边的村落,溪里方氏明永乐年间迁此建村,郑家郑姓明初迁此建村,方家岙方姓明洪武初迁此建村,屠家屠姓明初迁此,岭下陈姓元至正间迁此,唐家岭唐姓明末迁此建村,丁家丁姓明嘉靖间迁此,励家洋励姓明嘉靖间迁此;南堡周边的村落,大金山郑姓居多,明时建村,普陀何何姓明末迁此,沙岗贝姓元末明初建村;泗洲头周边的村落,路西跳黄姓明正德间迁入,南岙蒋姓明万历间迁入,上峙后陈姓元末迁此建村,下峙后明初析迁此建村;儒雅洋周边村落,隔溪张张姓明洪武间由车岭析此建村,西岙郑郑姓明万历年间由西周迁此建村,山顶岭林姓明正德间由昌国迁此建村,赖家赖姓明嘉靖间由上芭蕉析此;三角地周边村落,范家山范姓明天启建迁此建村,大磊头陈姓明时迁此,岙里周姓明崇祯迁此,沈家洋沈姓明嘉靖间迁此。草市周边村落大多比草市建村迟的情况,或可说明象山乡村聚落以草市村落为中心的一种集聚方式,同时,草市村落自身亦可能逐渐扩大,成为市镇,如墙头、泗洲头等。另外,象山草市村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成为军事聚落,如南堡,据《象山地名志》转载《崛坡黄氏宗谱》,宋仁宗间已有村落,又据嘉靖《象山县志·艺文纪》中周希程的《象城记》,明永乐年间立南堡寨军事据点。
明代象山聚落发展的另一特征就是军事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据《浙江通史·明代卷》第十一章记述“倭患与抗倭活动”,从元代起,倭寇常对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骚扰和掠夺,明朝初年,日本倭寇更与流窜到海岛上的张士诚、方国珍余部勾结在一起,在东南沿海焚民居、掠财货,无恶不作。为消除倭患,洪武年间建立卫所体制。象山的卫所体制,据嘉靖《象山县志·建置纪·城池》:明兴,信国公汤和巡视东浙,在象山沿海置卫所及一二巡司,其后又增爵溪所及陈山赵岙二司。具体来说,昌国卫,洪武二十年,从今舟山地迁至象山东门(今石浦东门),洪武二十七年徙后门(今石浦昌国),筑城凿池,城周七里一十步,高二丈三尺,广一丈。石浦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因昌国卫迁东门,遂调前后二所于石浦,筑城凿池,城周六百七丈,广六尺。钱仓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立,城周三里三十步,高二丈六尺,广一丈三尺。爵溪守御千户所,大明洪武三十一年筑城,城周三里一十八步,高二丈八尺,广三丈。陈山巡检司,明正统八年置今处,城周五十五丈,高一尺,阔八尺。赵岙巡检司,正统八年置今处,城周六十八丈,高一丈,阔八尺。石浦巡检司,洪武二十年迁于今地,城周四十八丈,高九尺、阔八尺。爵溪巡检司,洪武三十一年迁司与今地,城周九十二丈,高一丈五尺。据嘉靖《象山县志·艺文纪》中周希程的《象城记》载:“永乐间,复被倭患,又于东南要害处,立南堡、游仙二寨,以相应援,俱未及城也。”《象山建筑志》第五章“古代建筑”述“南堡寨城”,引《大明统一志》:“南堡寨有城,周不及半里。”并说今西城残迹尚存,寨址遗址呈正方形,边长60米,西南面开门。又述“游仙寨城”,引《大明一统志》,为明正统八年筑,有城,周不及一里。嘉靖《象山县志·建置纪·城池》述游仙寨,明正统八年筑,城高一丈八尺。又述南堡寨,嘉靖年间,官军不常至,止存空城而已。南堡寨的筑城时间,《象山地名志》卷二“政区地名·东陈乡·南堡”,推论为明正统建南堡寨,可信。
明代象山县城,据嘉靖《象山县志·建置纪·城池》、周希程《象城记》,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登劫游仙、赤坎等处,官兵拒敌被伤,几及县城。迨贼稍退,知县毛德京乃从民情,开始主持筑城。所筑石城,城长一千八十九丈有奇,西北高一丈六尺,东南高一丈四尺。
(五)
清代,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新建聚落不断增加。《象山地名志》主编叶忠正在《象山方言与地名》一书“聚落演变”一文中作出判断说:清朝迁入象山的居民形成高潮,多达572姓,大体从康熙年间复展后开始,乾隆、嘉庆年间出现高峰,南田诸岛则在光绪元年开禁后大量涌入。
据民国《象山县志·氏族考》统计,有确切朝代记录的460多个迁入氏族,清代有260多个,占56%多。据1995年版的《象山地名志·政区地名》统计,明确写明清代迁入新建的村落,丹城镇不少于9个,黄避岙乡不少于7个:贤庠镇不少于1个;涂茨镇不少于13个,大徐镇不少6个;下沈乡不少于3个,西周镇不少于11个,,墙头镇不少于7个,爵溪镇不少于4个,泗洲头镇不少于8个,茅洋乡不少于14个,东陈乡不少于11个,新桥镇不少于28个,定塘镇不少于54个,晓塘乡不少于22个,昌国、石浦二镇不少于77个,鹤浦、高塘二镇乡不少于104个。民国《象山县志·地治考》根据乾隆《象山县志》列出乾隆年间全县(南田除外)村落共322个,根据民国《象山县志·图说上》,清末、民国初年全县(南田除外)村落664个,可见象山村落从明嘉靖年间的218个到乾隆年间增加了104个,从乾隆年间到清末、民国初年则增加了342个。而南田的100多个村落,则几乎都是在晚清建村。
新桥、定塘、晓塘清代新建的村落,其形成不少与近海的作业如捕捞、晒盐、围垦、管理碶门等有关。据《象山地名志·政区地名》载:新桥镇:里江东、外江东在蟹钳港东岸,龙洞村、王岙村、乌江村、小岭下村农渔兼营,海山村励姓祖来此管理碶门成村,蛤沙、松树山村前即是海涂,中央塘处崇搀 三塘中央,花前村地处海湾;定塘镇:竿头地处塘里,与外塘隔一河,中泥街(村)原以晒盐为业,外塘地处海塘外首,高渡原系海涂高滩围塘而成,四眼碶地处四眼碶旁,下山村原海滩晒盐为业,碶门头西临岳井洋,金牛港村农渔兼营,上英山在山下围塘30亩建村,漕后村围大泥塘定居建村,漕前地处漕港前,钟家地近漕前,塘角头、朱家、中站村、大花港村、宁波站村、叶口山村围塘建村,坦港地处碶门头港西岸,三礁塘原海涂围塘。
石浦地区清代新建的聚落,其形成与康熙二十二年的“展界”及翌年的“开海”有关,自此以后迁入石浦的居民,大部分因捕捞、经商或其他海上谋生方式通过海道进入,多来自台州、温州、福建等地。据叶忠正“聚落演变”一文调查考证,石浦镇84个建村姓氏中,来自台州、温州各县的有47姓,来自福建的22姓。
南田地区清代新建的聚落,其形成则与光绪元年朝廷批准杨昌濬等人的报告同意南田开禁有关。自此迁入南田的居民,多因围垦、垦荒、捕捞或其他谋生方式通过海道进入。据叶忠正“聚落演变”一文调查统计,鹤浦镇、高塘乡除了个别姓氏外,都来自温州、台州各县。
象山二轮修志,邀请原文联主席史奇山承担《乡村聚落》课题,入编《象山县志(2008)》地理部类。现将其《乡村聚落》中村落分布、村落形态的有关内容(不局限于古代聚落)介绍如下:
象山村落分布的总体态势:一是倚山临海型,即村落依顺原生态的曲折山体、海岸展开建设,二是山里村落,大多处在平缓山坡、谷地、小盆地、,且近山溪,三是近河人家,多在平原地区沿河而建,有些则是随着海塘围垦的推进从而从“塘里”到“塘外”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类型。1.倚山临海型。多为早期入住的村落,多数在倚山近溪的入海口。2.踞山傍溪型。直接建在山麓、山岙、山顶及不近海的山坡上。一类在建村初期即处山区,另一类则由于围垦的原因从近海村落演变成山村。3.平原近河型。主要分布在南庄、定山、贤庠、鹤浦、高塘等平原上,以傍河而建、面河而建为主。4.沿街夹道型。分二类,一类为沿街型,多数历史上有“集市”,另一类为夹道型,旧时主要是在村庄扩容时产生,解放后,则由于公路的兴起而产生。
村落形态,有集聚型、分散型、规整型、错落型。1.集聚型村落:共同特点是建村年代较早,村落规模相对较大,人口相对较多。主要分布在:山区平坦谷地、坡地、小盆地;半岛岸线的平地(含冲积平地)、坡地,沙洲;围垦历史相对久远的村落;设有集市的村落。2.分散型村落,主要分布在围垦历史较短的海塘地区以及山区。3.错落型(阶梯型)村落,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如石浦、西周山顶岭、泗洲头井坑村、黄避岙大林、珠溪下院、中楼小太平村、花岙岛上的里花岙村,等等。4.规整型村落,主要是进入21世纪后旧村改造或新村建设中形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