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象山》情感驿站一周岁了
情感驿站一周岁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跟朋友相约在一家咖啡馆聊天。偶然间说起:在这个纷繁多变的时代,太多的人需要释放自己;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虚伪、太多的压抑,人们才如此渴望给自己找一个心灵休憩的港湾,在让情感尽情宣泄的同时,观照自身,释放心灵。忽然间,自己便有了策划“倾诉”栏目的想法。在得到领导的支持后,去年10月16日,《今日象山》“情感 一年来,“情感驿站”刊登的文章涉及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同乡情……针对不同人物讲述的真实情感,记录一段或美丽动人,或凄惨落泪的真实故事。很快,“情感驿站”专版获得许多读者的好评。越来越多的读者随着文字走进情感驿站这座心灵花园,品读那些隐藏在文字下面的喜怒哀乐,触摸那些或伤痛或快乐着的心灵,享受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欢愉。
透过“情感驿站”这扇门,我们遇到了经历痛苦磨砺或展现珍珠般夺目光彩的倾诉者。他们或忧伤,或消沉,或激昂,或幸福的影子全部生动起来,一幅幅人生喜怒哀乐的画卷徐徐展开,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感动、一起悲伤、一起开心。对他们而言,在“情感驿站”里倾诉是愉快、放松之旅;对我们而言,忧伤着他们的忧伤,爱着他们的爱,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同样是人生中难得的财富。
“倾诉”是一本源自生活的书,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校正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标靶”,做一个关注民生的人,让忧伤者解开心结,让烦躁者平衡心态,让幸福者学会感恩……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和谐!
其实,快乐很简单,说出你的爱与哀愁,然后,学会放下,舒展开紧锁的眉头,回报给世界一个幸福的微笑。这,就足够了! (编辑 周玮卓)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3-11-2 13:52 编辑
罗沧桑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新侨报副总编辑)
在这样一个希望和期待都变得零散化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过多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使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这个时候,一种温和外力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必要。《情感驿站》这一栏目恰恰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力量: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题,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妄加评论,而只是倾听。爱情之美、亲情之重、友情之珍,全部浸润于缓缓流淌的文字内,旁观者的注视则成为了温暖人心的最好黏合剂。
于蕾(宁波大学心理学讲师)
如果说人是散落的珍珠,那么情感就注定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告别孤独,而倾诉则提供了恰如其分的土壤,成为尊重自己的一种神圣仪式。《今日象山》“情感驿站”这一栏目展示的是老百姓自己丰富的内心,他们留下情绪,带走愉快,充分享受倾诉带给心灵宁静的力量。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秘密花园。
魏行进(象山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
一个报纸的版面,能够反映当下社会百态,人心滋味,你们做到了。“情感驿站”每一期的文章都是某种社会心态的缩影,看似是在叙述人生百味,但是这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传递的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看一个城市的文明尺度,是看一个城市人群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表现和挖掘的重要手段就是媒体,希望你们的报纸多一些这样反映老百姓内心世界的文章,关注小人物,关注真生活。
王卫国(象山县大型活动办公室)
我曾在报社工作过十几年,对《今日象山》有特殊的感情,去年开设的“情感驿站”让我感受深刻。自从高塘岛乡的失独者“老泮”的倾诉见报后,从此,我一拿到报纸就寻找“情感驿站”。“情感驿站”可读性很强,触角伸到了各类人物的内心深处,就是半月一期太少了,希望能增加版面。
吴诚根(象山籍人士)
作为一名旅居外地的象山人,我每天早上都要看《今日象山》电子报。去年10月中旬,我欣喜地看到《今日象山》“情感驿站”开栏。该栏目为读者营造了倾诉心声的家园,提供了一个心灵休憩的港湾。一年来,“情感驿站”讲述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婆媳关系、感恩师长等真情故事,我逐期阅读。祝愿“情感驿站”栏目越办越精彩,为各类人群“加油”!
张双飞(墙头镇墙头村)
看“情感驿站”,就像是看小说,心情会随着故事情节起起伏伏,看到动情处,忍不住还要洒上几滴泪水。人生百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唯有内心深处的情感是最真实的。有几期是写离婚的,给人的印象特别深,看了以后,颇受启发,让我们懂得知足常乐。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3-11-2 13:55 编辑
与读者共情
动笔写这篇文字的时候,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前不久电视里一个关于俄罗斯马戏团的纪录片,一个小丑,在梯子上攀高,他看上去好像没有任何技巧,摇摇晃晃狼狈不堪,险象环生将他的窘态暴露无遗,看得下面观众哈哈大笑。这个小丑突然停下来,死死地搂住梯子,一脸“哀怨”地看着观众说,我都已经这样了,你们还笑?没想到,底下的人笑得更厉害。
片子的结尾,是这个小丑卸掉装扮,捧着一袋子啤酒,忘情地和朋友唱歌、跳舞。上面的字幕是这样写的:当你们依靠他们的表演倾倒情绪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同样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
这让我不由地想到,“情感驿站”就像是一个舞台下的“马戏团”,走进来的可以是任何人,他们在这里,孕育情绪、倾倒、分享。那一刻,他们就是主角,卸掉所有覆盖在身份之上的任何“标签”,通过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来获得理解的力量、生活的尊重,做他们真实的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概念: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内心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强调的是人与人交往,能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地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交流一方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促进了自我表达和自我探索。
还记得去年10月30日发出的那篇《躲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思念》,我的倾诉对象是高塘岛乡的一位65岁的失独老人,我们聊了三个半小时,整个过程,他都在急切地表达着,连杯水都不喝,恐怕一分心,我就会结束这次谈话。
最初,他有些防备心理,表情警惕,慢慢地,逐渐放松,说到最后,他开始放声大哭。那次倾诉之后,他打过几个电话给我,用浓重的象山方言很郑重地表示感谢,第一次有人倾听他的心声,让他觉得自己有了存在感。这篇倾诉刊出后还收获了惊喜,几个爱心人士找到了他,为他送去了很多温暖。
这就是情感驿站的初衷:与读者共情。我们争做最真诚的聆听者,真实地记录每一个走进来的读者最淳朴的内心,不矫揉、不造作,还原生活之酸甜苦辣辛。每个人,内心里都潜伏着一个深渊,扔下巨石也发不出声音,但是他们却都能在别人身上寻找自己模糊的影子,在阅读体验中找寻自己的生活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填充,渐渐感悟自己的人生,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倾诉。(记者 罗旋)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3-11-2 13:57 编辑
我与“情感驿站”共成长
还清晰地记得一年前,当我们第一期“情感驿站”出来后,有一个陌生号码连续发来5条短信。对方急切地表达了他想倾诉的愿望,看着这些短信,我的心一下子与这个陌生号码贴近了。
在手机短信中,我们开始交流,并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他拿着一份《今日象山》站在路边,从过往人群中搜索到同样捏着一份《今日象山》的我。在接下来几个小时的谈话中,他一直在不停地诉说,说到动情处,泪水涟涟。我倾听他的故事,感同身受。他的初恋,让我想起了《山楂树之恋》,当时,我很有创作的冲动,希望能把他的故事写成一本长篇小说。等到他说完这个长达10年的爱情故事,一看时间,已经是深夜了。他连忙向我道歉,说耽误了我太多时间。我说:“应该感谢你,让我有机会听到这么曲折动人、纯洁热烈的故事。”分别时,他说,倾倒了郁积在心头的故事,他现在感觉浑身轻松了,并衷心感谢《今日象山》开设了这么一个可以诉说心灵的版面。
随着一期期“情感驿站”的推出,加我QQ、微信聊天的读者多了起来。一位读者在微信中诉说了他的家庭危机,说因为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老婆不能原谅,正在闹离婚,希望我能帮他想想办法,挽救他的家庭。这是读者对我们“情感驿站”的信任,是读者基于信任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尽管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很有限,但仍然愿意和他一起做着努力。我们共同寻找对策,想方设法让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度过危机。
有一位女性读者向我诉说自己结婚和离婚的过程,故事见报后,引起一位男性读者的共鸣,他也向我倾诉了自己的故事。他的故事见报后,又引起另一位读者的共鸣。还有一位已经离异独身多年的读者,看了我们“情感驿站”的文章后,重新燃起对婚姻的希望,请我们帮忙留意合适的对象。
在接待一位位来访者,倾听他们故事的过程中,我的心弦一次次被拨动,并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当我翻开这百态人生,用心去品味,我感慨、唏嘘、震撼!继而让我学会更好地珍惜生活。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更不能去伤害别人或撕裂自己,我们所渴望的幸福,就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记者 郑丽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