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遗址、花岙兵营遗址、渔山灯塔等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讯 近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我市共新增9处国保单位,另有2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公布了六批,第七批国保单位评选于2009年5月启动,共收到各地推荐申报项目5573处。经国务院核定,最终有1943处文物点入选第七批国保单位,另有47处文物点与前六批国保单位相应项目合并,并部分更改名称。
据记者了解,此次新增的这9处国保单位分别是:塔山遗址、花岙兵营遗址、田螺山遗址、鲻山遗址、锦堂师范旧址、二灵塔、林宅、大运河(浙东运河宁波段)、浙东沿海灯塔(本次申报的10个灯塔与原“花鸟山灯塔”合并,改称为现名)。其中,白洋湖、里杜湖归入上林湖越窑遗址,燕子窝墓道石刻、余天任墓道石刻、金忠家族墓葬群、金字山石牌坊群归入东钱湖石刻,并改称为“东钱湖墓葬群”。
新增的这9处国保单位,加上我市已有的22处国保单位,目前我市共有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国务院公布的我市国保单位,主要体现了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也是对宁波区域特色的一个真实反映,例如体现海洋文化、蓝色文明的“浙东沿海灯塔”,体现东南佛国佛教文化的“二灵塔”,体现陶瓷文化的“上林湖越窑遗址”,以及体现宁波帮爱国爱乡造福桑梓教育的“锦堂师范旧址”等。
相关链接
认识一下新增的9处国保单位
■塔山遗址 位于象山县丹城塔山东南麓,依坡濒海,面积约3万平方米。该遗址的发现,使象山地域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花岙兵营遗址 张苍水兵营在花岙岛上分布甚多,以雉鸡山西南山腰与西北麓之雉鸡山兵营、高涂岙兵营规模最大,具有代表性。兵营至迟始营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续营并沿用至康熙三年(1664)张苍水被捕。
■田螺山遗址 为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共出土各类文物760多件。它的发现与发掘,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在河姆渡文化考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鲻山遗址 位于汇头乡西岙村鲻山(现属丈亭镇西岙村),从已发现的实物及遗迹来看,该遗址年代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的第二、三文化层,即距今约5500年至6400年之间。分布面积约有数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为60公分。
■锦堂师范旧址 位于观海卫镇、吴锦堂故居旁边,为爱国华侨吴锦堂为振兴中华、启迪民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家乡独资创建。学校整体工程规模宏大,建口字形教学楼一幢,共计104间及杂平房19间,还辟有操场、花园、蓄水池、学堂河,历时3年,耗资23万余银元。浙江巡抚呈光绪皇帝的请赏奏折中称其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
■二灵塔 位于东钱湖东南二灵山上。1111年至1115年(北宋政和间)建,民国《鄞县通志》载:“宋初韶国师建塔山上”,“宋文介公(指陈禾)读书于此,后建二灵寺及塔”。二灵塔为一座正方形石塔,塔身高9米,7层,塔心中空,底座为石砌台基,高1米,北面有长方形小门。
■林宅 位于海曙区镇明路紫金街30号,清代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举人林钟嵩、林钟华兄弟住宅。整个建筑规模较大,结构宏伟,现尚存砖雕170余幅,另有石雕、木雕50余幅。2008年,林宅主体建筑部分重修。
■大运河(浙东运河宁波段) 浙东运河由萧山段、绍兴段和宁波段组成。其中,宁波段由虞甬运河(马渚段)、四十里河、十八里河、姚江和甬江组成。四十里河始创于西晋时,古称运河;十八里河始创于明永乐九年(1411)。
■浙东沿海灯塔 在宁波市镇海区、大榭开发区、象山县等地。其中,镇海口的七里峙(屿)灯塔是最年长的,已经146岁了。它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英国人主持的浙海关税务司与宁绍台道协同建立,是我国最早的两座灯塔之一。
浙东沿海灯塔包括渔山灯塔等。 新增九处,象山有三:塔山遗址、花岙兵营遗址、浙东沿海灯塔。 塔山遗址、花岙兵营遗址、渔山灯塔等列入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是我县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弥补了我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白。
塔山遗址是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对研究江南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多次提出要保护塔山遗址,未引起县里领导重视,还在塔山遗址上违法建造客运车站。为有效保护塔山遗址,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岙张苍水兵营遗址在花岙岛上分布甚多,规模甚大,是国内罕见的海岛兵营遗址。
渔山灯塔建于1895年,是一百多年来至今还在使用的国际航标灯塔,称为远东第一灯塔。
渔山灯塔:远东明珠,渔家摇篮。 其实花岙岛还存在着好多自然遗迹,最具代表:亿年石林,千年古樟。是研究东南沿海地理环境变迁难得的珍贵资料,可惜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应该是利好。有了钱把塔山后面整理一下,搞一个自然一些的公园。 河姆渡文化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以7000—6500年前为主。嘉兴马家浜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以5000—4000年前为主。
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以6000—5000年为主,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对中国考古最大的贡献,就是填补了中国考古史上的空白时期,也就是专家所说:填补文化断层。
专家们认为,史前文化从河姆渡文化到塔山文化,再发展到马家浜文化。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完善了中国史前文化。因此,国家文物局高度评价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认为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不仅对研究江南地区史前文化,乃至对研究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县政府某些人,不学无术,又不懂中国法律,屡次破坏塔山遗址。在建造临时客运东站时,挖墙基、挖下水道,已破坏地层文物。我为之已递交多次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现在,在广大文物专家的呼吁下,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重视和国务院的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乘之机会,要保护好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老丹 发表于 2013-5-4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是利好。有了钱把塔山后面整理一下,搞一个自然一些的公园。
象山的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石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文物局在批文中指出,建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在技术上给予帮助。
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还只发掘了约十分之一,由于目前我国保存出土文物的技术还不过关,国家不提倡大面积发掘,而以保护为主,大量的研究发掘留给后人。为此,已呼吁多年,建塔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公园! 本帖最后由 明山飞鹰 于 2013-5-6 16:09 编辑
新石器晚期的塔山文化的发现,说明史前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照耀到象山半岛这片神奇的土地,其重要意义,应该不言而喻。史前人类文明不仅是国保级别的,而且应该是世界性保护的文化遗迹。 本帖最后由 明山飞鹰 于 2013-5-6 16:10 编辑
这是英文版的历史地图,这些地图已经将象山半岛囊括在远古的史前人类活动范围以及上古时期的夏商周、战国与西汉文明疆域的范围内。战国时期象山属于於越王国地域内,也属于於越文化同东越文化的交界地带,於越文化是广大的越文化(东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与百越诸越文化)中最先进最发达的,在楚灭於越、秦吞六国并击百越后、汉武帝伐灭闽越、南越,於越文化最先开始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一般认为到唐朝神龙年主流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进程已经基本完成,具备设立正规行政管辖的条件。这就是为什么在唐朝神龙年开始,唐帝国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纷纷开始立县的一种学术解释。
而处于刀耕火种中百越文化到隋代才开始与中原文化出现实质性融合进程(见“谯国夫人或者洗夫人传”)。
此外,越文化各部领地在不断遭受来自中原王朝的侵入的同时,部分越族人群不断南迁与东移扩散到北至日本列岛南部,东南到太平洋夏威夷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群岛,南至中南半岛的柬老缅泰越各国的广袤区域范围。这就是说,越文化对整个东亚、东南亚早期文化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顺便介绍下,冼夫人,原名冼英(公元512年—公元590年),广东电白县电城镇山兜丁村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逝后仍然受册封 官民奉祭逾千年。被周恩来总理盛赞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其功绩也受到就江泽民的大加赞扬。
本帖最后由 明山飞鹰 于 2013-5-6 16:08 编辑
以前一直纳闷象山的某些庙宇里面怎么供奉反映商周时期的『封神榜』(即『封神演义』)里面的某些神灵,象岳头岭的东城隍庙里供奉的神灵,大明山东麓半山腰的土地庙里的则是女娲、伏羲、神农、鱼师这些远古传说中的诸神灵。
现在明白象山半岛地域上确实存在夏商周上古文明活动的印记。
象山终于也有全国文保单位了。
希望政府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一开始是不重视,现在就怕过度重视与过度开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