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张为礼 发表于 2012-6-26 16:33

《无可奈何花落去》连载之四十二

本帖最后由 象山张为礼 于 2012-6-26 16:34 编辑



靖海村被征用的第一批十多条渔船和相应的十余名老大就要往“基地”去集中了。此前,“基地”的部队派来的一个连的解放军战士到靖海乡来参加船上的学习操作技术,经过半个多月的手带手的学习,在以周风华为首等老大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很快地学会了船上的诸如拔蓬(帆)、落蓬、起锚、抛锚、靠岸时的撑杆用法及带缆绳等一系列船上的基本操作技术。这样,船上只有一名老大掌舵,加上三五个解放军战士共同协作就可以顺利地驾驶船只了。学习和掌握船上的这些基本的操作不像到海洋上去捕鱼,捕鱼时如不会熟练地抛(出)网、收网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是绝对不行的,而想要学会捕鱼这一套技术没有经过几年磨练是不能驾轻就熟的。如果没有这些解放军来学习船上操作技术的话,要把这些被征用的渔船开出去,只少每条船上还要配备三个渔民,这样一来,被征用人员数目就要大地增加了,乡政府的压力自然就会更大。被征用的五六十条船就得要配上近二百来个人,靖海乡哪里去动员这么多的渔民去应召啊。后来幸亏周风华向吕云光提出了这个建议。吕云光听到这个建议后,很快就把这个意见反映上去,并很快地得到“基地”部队的赞许,并很快地派出一个连的部队驻进到靖海乡来,派这些解放军战士到船上来学习并掌握船上的操作技术。其实,部队的领导早就已有打算,准备叫战士们不但要学会船上的一般性技术,而且最后还要学会老大那样的驾驶船只的技术,这样,他们在渡海作战时,就可以完全由解放军战士自己驾驶船只,尽量减少老大们出海去作战,以最大的限度减少老百姓的牺牲。这次把这些船驶到“基地”去集中,也不是马上就准备去渡海作战,而是到适当的地方去“集训”,要让更多的部队参加练习海上作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一些战士逐步学会老大的驾船技术。沿海岛屿离海岸线很近,岛影的形状连目眼都看得很清楚,驾船去渡这么短的距离,难度并不很大。
今天,这十多条被征用的渔船及相应的十多个老大就要出发了,沙滩上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其中有被应召老大的亲属以及他们的左亲右邻和乡友们,还有被征用渔船的“船长年”,他们自然都要亲自到沙滩上来为自己的亲人和自家的渔船来送行,其中有不少老大的亲属们的眼里还含着泪花……
一阵腰鼓声从远而近,人们看到一支由年轻姑娘们组成的腰鼓队正朝着沙滩慢慢地敲来,她们一面扭动着细腰、一面用双手有节奏地在敲打着系在腰间的腰鼓,咚、咚、咚的声音在沙滩的上空里迷漫开来。领头的是王兰香,她是名正言顺的腰鼓队的队长,她双手握着两只铜质圆形中心部位凸出的、俗名叫做“钦镲”的古乐响器,合击时发出清脆的“嚓、嚓、嚓”响声指挥着腰鼓队员们的击鼓动作,“嚓、嚓”声与“咚、咚”声互相交响辉映,煞是好听,响亮地在沙滩上空飘荡,把原来显得有点悲壮的气氛增添了不小的欢乐及欣喜的氛围。沙滩上的人们的目光就很快被吸引到这支腰鼓队的身上。人们看到,在腰鼓队的后面,跟着吕云光、叶刚强等乡政府的干部,显然,他们都是为出征的船队来送行的。
此时,整装待发的被征渔船在沙滩边整齐地排列着,每条船上都站着五六个解放军战士,他们都在等待着各自的老大上船,只要老大们一上船,他们即可拔蓬、起锚了。各船的老大们都在沙滩上与亲属和亲朋好友话别,彼此之间都有依依不舍的情感。吕云光走到周风华跟前,极其热情地紧握着他的手,说一些祝福之类的话,叶刚强和其他的乡政府干部们也都走到他们自己所熟悉的老大们跟前,与他们话别……
这天,林平安也到沙滩上来,不过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走到沙滩下沿靠近渔船的地方,而是站在沙滩的沙垅上方,在一家鲞厂的墙脚下站着,观看着这些排列得十分整齐的即将出征的渔船,在这队渔船里面,也有他自家的两条船,他想来看看多年来与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捞船,这次出征不知道何时才能归来,甚至也有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他能不来看看吗?其实他心中清楚,这两条船即使回来,也再属于他家了,不管如何,他对自家的这两条船是有深厚感情的,他能不来看看它吗?不过,他知趣地没有走到沙滩上所聚集的人群里面,因为这里大多数是属于贫下中农,他不想被人嫌疑为他是企图“混入”劳动人民的队伍。他本来也是想与周风华话别的,但出于地主的身分考虑,他不得不忍痛割爱,他只得与几个成分不好的、也有自己的船被征用的“船长年”们站在沙滩的沙垅上,望着自家心爱的渔船出征。
老大们登上船以后,船上的解放军战士就立刻起锚、拔蓬,十多条帆影在海面上闪动,勇往直前地朝着“基地”方向驶去,站在沙滩上的人群,一直用目光注视着他们渐渐远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可奈何花落去》连载之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