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 发表于 2011-5-5 16:16

又见马克思

本帖最后由 江海 于 2011-5-9 22:31 编辑

历代政治人物在社会的快速变革中,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只有一些作品还传颂和记录着往事,所以写到马克思确实离当前的生活太远了!重提的理由有三:一是5月5日他诞生日,二是一直珍藏着一幅他的肖像画,再是最近另一个画家关于国际共产主义题材的油画作品《红色寓言》系列的问世,使有关马克思的话题更加丰富起来,就象前些年发生了金融危机,困惑的人们就又想到了淡去的马克思,重拾《资本论》里的预言与精髓。


   

江海 发表于 2011-5-5 16:18

本帖最后由 江海 于 2011-5-6 21:33 编辑

记得七十年代家家都贴有领袖头像,儿时家里墙上挂着的依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最后是敬爱的毛主席,感觉马克思同志在当时是多么的崇高与伟大!马克思浓密的胡须、列宁的额头眼神、斯大林浓厚的八字胡,这可能也是一个小孩最初的西方人的印像特征。




江海 发表于 2011-5-5 16:24

他是冠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这在崇尚英雄主义的年代是至高无上的。 这幅马克思挑灯伏案的素描是学生时代的作品,虽是临摹,但当时尝试用碳笔画素描为数不多、整体效果不错的一幅,所以一直未丢弃。因为早前没有正规合适的画框与装裱,留下几经随意缩折后的痕迹,到后来才用卡纸托裱。趁机晒一晒。



江海 发表于 2011-5-5 16:30

三幅语录碳素画


成根 发表于 2011-5-5 16:54

见证历史!

蓬莱飛雲 发表于 2011-5-5 17:00

程映虹:马克思的私生子

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马克思一辈子痛恨剥削和雇佣劳动,但他还没有发现一个连起码的报酬都没有的劳动者。而事实上,这样的劳动者倒是有的,不过既不在大英博物馆的档案里,也不在西里西亚的矿井和英格兰的纺织厂内,更不在他的《资本论》中,而就在他的家里。每当马克思一家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和朋友们去伦敦郊区散步或郊游的时候,他们的身后都跟著一个身材壮实的女仆。她挎著沉颠颠的装满食品的篮子,背著塞满杯盘碗盏的包裹,到了目的地还要张罗吃喝,收拾残汤剩羹。

  她叫海伦德穆特,马克思一家叫她琳衡。她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就到马克思的丈人威斯特华伦家做佣人。到了燕妮出嫁的时候,她被当作陪嫁。对人的异化深恶痛绝的马克思并没有拒绝这份活礼,而是照单全收。或许他认为雇佣劳动是万恶的,而无偿奉献则可以受之无愧。

  马克思一家对这个女仆倒是十分信任,除了让她包下一日三餐和家常杂务,还把紧巴巴的财务交给她。于是琳蘅白天要操持一家数口的衣食,晚上还要在灯下把一个铜板掰作两半。对主人的几个女儿她更是视同己出。

  但是琳衡对马克思的奉献还超出了家务和财务。1850年,琳蘅怀孕了。马克思和燕妮之间于是爆发了可怕的争吵。当孩子出生时,马克思说服了他的忠诚战友恩格斯去承担这个责任。他需要为这个孩子说清来龙去脉,不能让人以为琳衡怀的是外面的野种,那样他倒是没了干系,但却有辱工人阶级导师的家风。因此频繁地出入他家门而又是单身汉的恩格斯成了理想的入选。这个婴儿取名为亨利弗里德里希德穆特。"弗里德利希"就是恩格斯的名字。

  马克思当然不让这个私生子留在自己的家里,于是这个叫亨利的婴儿被送到一个工人家里寄养。后来小亨利倒是可以去探望自己的娘,只是不能走正门,而必须从厨房的边门进去。

  恩格斯死在马克思之后。虽然在马克思的葬礼上,他把这个半辈子靠他的钱生活的思想家赞美成了完人,但对一件事始终耿耿于怀。他患喉癌而死,临死前不能说话,在一个纸盘上写下了:“弗来迪是马克思的儿子,图西把她的父亲理想化了。”弗来迪就是那个男孩,而图西是马克思的女儿,当时在恩格斯身边,她一直以为自己的父亲洁白无瑕,亨利真的是恩格斯的儿子。

  琳蘅死于1890年。她在马克思家里干了一辈子,到头来两手空空,什么都不是,连"雇佣劳动者"都不是。她的儿子后来倒是当了机修工,成了名副其实的雇佣劳动者。但他没有象他父亲严密推理的那样对革命有兴趣,而是改良主义工会的成员。

  说实话,一个欧美大学者和思想家有个把情人和私生子算不得丢脸的事,只要他不把自己当作完人,他的崇拜者也不把他当作圣人。一旦把自己看作象普罗米修斯那样给人间播火的圣徒,而崇拜者们更把他当作上帝一样顶礼膜拜,连他的婚姻都神圣化,那么任何品德上的瑕纰,或者任何一个家庭中都可能有的隐私都会变成摧毁信仰的重磅炸弹,无数只手就会严严实实地把它们遮盖起来。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故事今天在所有仍然把这个大胡子犹太人的画像挂得高高的地方知者寥寥的原因。

江海 发表于 2011-5-5 17:07

本帖最后由 江海 于 2011-5-6 21:40 编辑

刘长春的《红色寓言》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影响和塑造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者用绘画的形式对国际共产主义题材进行了表现,作品体现出深刻的反思精神。尽管刘长春的作品在形式上也具有漫画性质的“戏说”,但是从内在的精神方面,其作品表现主题及其表现方法从本质说是严肃的。
    作品对国际共产主义题材的艺术表现超越了社会实践层面,带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书卷气。他的作品似乎让我们越过那些腥风血雨,去体会具有凭吊意味的历史感伤。毕竟,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几代人成长起来。有着红色家庭背景的刘长春对国际共产主义的理解完全不同于那些出身于被“无产阶级专政”的家庭的艺术家。他的出身和成长经历有别于后者,因而他对国际共产主义的理解是复杂的。



《团结起来到明天》






       作者对国际共产主义大师们表示了足够的敬意。从社会道义的角度,刘长春秉持公平、正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在艺术家身上体现着一种“侠义”古风。侠义在于除暴安良和扶弱济贫。借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而创作的《团结起来到明天》的巨幅作品。对应犹大的位置是戈尔巴乔夫,反映出刘长春对国际共产主义发展史的情感取向。
   马克思位于耶稣的位置上,背后是象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取得胜利的图像:1917年十月革命前夜,奉命开炮发出向冬宫进攻信号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也是十月革命的象征物。十月革命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的胜利。这里描绘了一幅被称作“社会主义大家庭”阵营的画面,这也可以被视为国际共产主义的“英雄谱”。在这个阵营中,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是三位博学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不是坐在书斋里钻研学问的知识分子,而是充当社会实践中披荆斩棘的政治冒险家的知识分子。与西方社会的民主政治体制不同,这三位政治家符合东方社会所易于接受的精英政治的体制要求。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被当作偶像而受到崇拜。这幅“大家庭”或“英雄谱”也基本反映了这样一种人们心目中的精神架构。不过,刘长春把其中的个人崇拜成分进行了亦庄亦谐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作者的批判精神。  
       刘长春在这幅作品中没有沿用达•芬奇的文学叙事性,因而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因此,该画具有形式构成因素,这使得作品更富有历史感。

浪潮 发表于 2011-5-5 17:53

楼主不错,还记得5月5日马克思的诞生日!:s5

江海 发表于 2011-5-5 18:24

回复 5# 成根


    小时常见的就是这幅,印象深刻。


江海 发表于 2011-5-5 18:29

楼主不错,还记得5月5日马克思的诞生日!
浪潮 发表于 2011-5-5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每个月都有伟人的纪念日,只是日常不大关注了,偶尔触动。:s2

烦人 发表于 2011-5-5 18:40

:victory:

江海 发表于 2011-5-5 18:54

回复 6# 蓬莱飛雲


         飛雲兄总有出人意外的观点,也挖掘得很深、很细、很刁:lol 当然,对于历史,很复杂,我们有很多误读,也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但主要只能提取或高举大方向的一面......你是这方面专业,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认为!:s2



《解剖课》






      刘长春创作作品体现出深刻的反思精神,这完全不同于当代艺术中那些为了取悦西方意识形态而对国际共产主义进行肆意和肤浅的谩骂的艺术家。浅薄的谩骂掩盖不了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和意识形态在中国发生过的重大影响。

   《解剖课》源自于伦勃朗的成名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一如对《最后的晚餐》的挪用,刘长春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人物又围拢在马克思博士的周围,有的聚精会神,有的谈笑风生,有的甚至露出略嫌轻浮的嘻笑。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成了被解剖的对象。这幅画寓意颇为深刻。尽管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以及由此而孕育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归于终结。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完美。所以,对“自由女神像”的“解剖”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刘长春就对立的两种意识形态进行了双向的嘲讽。这里延续了《团结起来到明天》的亦庄亦谐风格,这种风格由刘长春的侠义精神与幽默感混合而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蓬莱飛雲 发表于 2011-5-5 20:11

这是历史学家程映虹写的,以前恰巧读过这篇文章,马克思私生子的故事还不是来自市民的口头文学,而是公开在东德的纪念馆里。东德共产党至少还把他当成有七情六欲的大活人,而我们则是把马克思看作是整天坐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埋头写作、脚底把地板磨出凹槽、沿着陡峭的科学大道攀登的圣人,程映虹在伦敦的时候特意去找过,发现这其实是个八卦!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出人意外的观点,只是根据需要被遮盖和再包装。

附上程映虹资料:
苏州人,是一名历史学家。1959年生,2003年起任美国德拉华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2001年获美国东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苏州大学。曾于2006年,2007年,201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任访问学者。研究兴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国际影响。曾在《读书》、《二十一世纪》、《世界历史》、《当代中国研究》等中文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有《二十世纪最后的革命家—菲德尔•卡斯特罗传》和《西窗东眺》出版,也在《中国季刊》、《冷战研究》、《现代亚洲研究》、《世界历史杂志》、《历史罗盘》和《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等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博士论文《塑造新人--从启蒙运动观念到社会主义现实》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十世纪最后的革命家—菲德尔•卡斯特罗传》曾引起古巴外交部强烈抗议,此书后被中宣部查禁。

观行即 发表于 2011-5-5 20:46

楼主的发型原来就是马克思款

这个冬天很冷 发表于 2011-5-5 21:35

回复 14# 观行即


    天啊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又见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