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象 发表于 2007-6-21 23:19

我县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名录

我县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名录
——其中4项已申报国家级名录

在不久前,省文化厅公布的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我县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并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在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本网特予以介绍。

象山竹根雕

    象山盛产毛竹,郁郁葱葱的竹海绵延达十万余亩。千百年来,象山人栖居竹乡,食竹之笋,用竹之器,并发展成供赏玩的竹雕工艺。它与木雕、石雕一样,历史悠久。

  因竹根雕不易保存,古代的竹雕作品存世较少。上世纪七十年代,民间根雕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绘画、书法等姐妹艺术的养分,运用写意的创作理念,根据竹根形状、肌理,随形施雕,使作品达到“天人合一”、“返璞归真”之情趣,让竹根“变腐朽为神奇”,开创了竹根雕艺术的新高峰,创作了大量立意高古,造型奇妙,气韵生动的竹根雕艺术品,再经过防蛀、防霉、防裂的新技艺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完美的竹根雕艺术品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蜚声海内外。

  象山竹根雕作品在全国、省多项展览中累累获奖。先后获得刘开渠根艺金奖等国家级奖28项,其他各类奖项200多项。根艺大师和名家张德和、郑宝根、周秉益等还被文化部等单位派赴法国、希腊、以色列等国家表演、考察,进行文化交流。1996年象山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

  象山竹根雕引起了国内美学家、雕塑家、工艺美术家的关注,象山竹根雕被誉为:世界竹根雕在中国、中国竹根雕在浙江、浙江竹根雕在象山……2006年成为“浙江新一雕”。

  象山竹根雕的主要价值,体现历史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几个方面,它是一门技艺,又是艺术,在加工工艺要求上,看似简单却又体现人的智慧,特别是仿古工艺,更是竹根雕艺人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感觉,难以言表,属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福东渡传说

  徐福东渡日本,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更是象山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象山是徐福“入海求仙”的隐居地,也是东渡日本的启航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求长生不老,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但徐福先后在渤海、黄海一带寻觅“仙山”,耗巨资而未得,使秦始皇大怒。促使徐福萌发离秦的思想,于公元前112年乘机南航至象山东海岸,见岛礁星罗棋布,青翠万叠,千崖玉界,一面声称此处即蓬莱山,一面“憩兹筑庐,凿井炼丹”企图逃避秦朝苛政,隐迹于此。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南巡,徐福从象山蓬莱山下启航,东渡至日本。

  徐福游止象山蓬莱山的历史文献,最早为唐《蓬莱观碑》,入宋以后比比皆是,如刘攽《象山西谷记》,北宋象山县令林旦的《蓬莱泉》,吴越王钱鏐九世孙钱延庆《游蓬莱山》,宋《宝庆四明志》、元《延祐四明志》、明嘉清《宁波府志》、清《象山县志》、民国象山县志《史事考》《寓贤传》均有相关记载。千百年来,民间以古诗、传说、故事等文艺形式口耳相传,世代流播,影响深远,且象山半岛有许多遗迹、古址可以佐证。

  徐福东渡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航海活动,经过了十几年中、日、韩三国的共同关注和研讨,已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中、日、韩三国共同的文化遗产。

晒盐工艺

  晒盐工艺是手工技艺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它的存在形态与一般的非物质文化不同,其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关系密切。它以海水作为基本原料,并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自然结晶成原盐。整个工序有10余道,纯手工操作,却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象山是浙江省三大产盐县之一。而且象山晒盐历史悠久,千余年来,晒盐区分布在县境缘海地区,北自钱仓,由爵溪折而南至石浦、四都,迂回二百余里,“灶舍环列其中”。唐代已用土法煎盐,宋时已有刮泥淋卤和泼灰制卤法,并用煎熬结晶,元人称晒盐为“熬波”。清嘉庆开始,从舟山引进板晒法结晶,清末又引进缸坦晒法结晶,成为盐业生产工艺上的一大变革。上世纪60年代后试验成功平滩晒法,采用新技术,并用机器逐渐代替手工操作,传统晒盐技艺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晒盐技艺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几个方面,它是一门技艺,在加工工艺要求上,看似简单却又体现人的智慧。同时又与气候、季节等因素相关,自然天成。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又涉及人们就业、区域产业、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过去离不开它,现在离不开它,将来还是离不开它。

象山新闻

  《象山新闻》流传于我县内各镇乡、街道村落,解放前是一个群众喜闻乐见,也非常普及的民间曲艺。至于它产生的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南宋时,许多象山人逃荒或被掳在外,当时十三有志者,为召回游子,从京都临安(杭州)出发,沿途一面求乞,一面用象山乡音演唱,并吸收了临安、绍兴、宁波等地民间曲艺的养分,逐渐形成了《象山新闻》;二说,清末由外传入本县,为盲人求乞时念的顺口溜,民国初经东乡溪沿盲艺人“花眼定”等人试念加唱,形式遂趋定型。

  《象山新闻》常为一人说唱兼锣鼓伴奏,除用第三人称讲述新闻、故事外,还常常进入段子中的各个角色,用模拟角色的代言体说唱。新闻演唱人挎花鼓简,左手提小锣,右手小指与无名指夹鼓槌,拇指与食指拿鼓板,自敲自唱,有时也有二人分持锣鼓同唱。

  新闻来自民间,语言通俗易懂、生动诙谐,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感情色彩;演唱队伍少而精,行动轻捷灵活;内容丰富多彩,新闻、故事、传闻、曲艺皆可随编随唱;演出场地不受限制,可以唱门头,唱航船,唱场子,因此唱新闻活动范围广。

  新闻常用的曲调有大哼调、嗳嗳调、词调、赋调和地方小调,开头往往先唱一个“书帽子”。解放后,以唱新人新事为主,曾多次参加省、地区会演,并屡获大奖。

象山祭海

  “象山祭海”是我县渔区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和精神愉悦的祭祀活动,主要以祭神娱神、拜海为内容,以崇祀、演戏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内涵的传统民间祭祀文化活动。根据《象山东门岛志》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我县渔民十分重视有关海神的祭祀活动,并且形成了固定的祭祀仪式,希望神灵保佑出海能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它具有祭祀对象的多元性(天后娘娘、城隍老爷、王将军菩萨、鱼师大帝等);祭祀地点的广泛性(庙宇、海岸、码头、港口、渔场等);祭祀形式、内容的多样性(包含有拜船龙、开洋节、谢洋节、祭小海、太平节、祭鱼师等祭祀活动),祭祀目的的惟一性(出海平安、渔业丰收)等特点。

  2002年8月下旬以来,中日民俗专家13人组成的江南沿海渔村民俗研究考察团连续四次上东门岛考察民俗文化。中方民俗专家陈勤建教授认为:“东门渔村是一个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沿海渔村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东门岛在2003年农历6月23日举办的“谢洋赛会”和2007年农历23日举行的“妈祖诞辰开洋典礼”,得到多家新闻媒体的报导和专家学者肯定。

  “象山祭海”的挖掘与抢救,不仅对中国沿海地区祭祀历史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在民俗学、中日交流史等方面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组稿:王陈辉·

skyhood 发表于 2007-6-21 23:28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风水轮流转,都文化人了。

空子 发表于 2007-6-21 23:29

这些东西千万可别失传了!要好好保存啊!

成根 发表于 2007-6-22 07:59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象山文化版>将为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新贡献!:s2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7-6-22 08:01 编辑 ]

zjnbwlg 发表于 2007-6-22 14:07

:strong :strong 非常好:se :se

小黑 发表于 2007-6-22 15:29

晒盐工艺。: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县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