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发表于 2011-1-16 20:17

《圣哲老子》

胡适曾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鲁迅的评价更高:“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但老子的生平作为人们知道的却很有限。对这本书的阅读期望和审美憧憬,就是要打开被历史尘埃遮蔽的认知盲区,去结识一个活生生的老子,去认识一个纷争不休却圣贤辈出的奇异时代,去发现这中间的奥秘,去领略我们所景仰的先贤哲人流光溢彩的思想脉络,从而对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这又是一部书写难度很大的小说。难度大,在于它叙写的人物和时代距离今天太遥远,两千五百多年;在于史典上上记载太少,有限的记载也很不确定,比如关于老子的出生,老子的姓名,老子文的产生,不多的记载却多有出入。难度大,还在于对作家的学养素质、知识储备要求极高,修炼不到一定程度,是不敢动这个题材的。比如两千五百年前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礼乐等级、名物制度、揖让周旋、人际仪规等,作家都要有充足的了解,作为非常感性的小说,这些在叙写过程中是无法回避的。当今有几个作家达到了这样的知识储备?


老子是作者满怀敬意倾力塑造的一位圣哲形象。塑造这个形象,成功之处在于把世俗化的写形写像与玄妙化的写神写思结合得非常好。书里认识的老子,过着很世俗的生活,却又神于天,圣于地,其神思玄之又玄,诚为众妙之门。但比老子更为生动、血肉更为饱满的是崔旦,是徐甲,是孙武。特别是崔旦,这是一个很难简单评判的女子,在男女关系上朝三暮四,却皆为真情流露;在处世态度上既相信宿命,又奋勇作为;在价值取向上,既实用功利,又目标远大;在行为举动上,既率情率性,又隐藏心机。这是一个极有色彩的艺术形象。徐甲胸中的大爱大恨,性格中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都充满张力。

其次,对诗歌和方言俚语的妙用,为这部小说增色不少。作品里通过人物之口,咏唱了不少《国风》里的诗歌,既符合人物所处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状态,也烘托了气氛,塑造了性格,还好在诗歌选用得非常恰当,显示了作者坚实的国学根底和文思的睿智。有些俚语,如“遇合”、“叠合”,作者不光恰当地应用于行文之中,而且着力开发了它们丰富的意蕴,使之成为“戏眼”。“叠合”在陕西人觉来,是一个土得不能再土的俚语方言,但作者以阴阳、乾坤、牡牝、坎离来透析其奥义,遂成为轰轰烈烈生命活剧的演出和玄妙思想诞生的引火。

小说语言的严谨和个性化特色,是这部作品的又一个成功之处。作者遣词造句,非常讲究,文与白,俗与雅,古与今,书面与口语,相互映衬,有机结合,足见作者对于语言锤炼的功力和在文本上的匠心独运。

通观全篇,当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老子身处于一个群雄并起、乱世纷争的时代,老子的命运遭际如何与这个时代的大波大澜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这大概是需要作者认真思量的。事实上发生在春秋末期的一些重大事件,为作者朝这个方向努力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发生在周景王时期的“无射钟”斗争,不少典籍记载老子是被卷了进去的,老子文作为无射钟的律文,就被铸在钟上。这是当时周王室一场非常血腥的斗争,老子出世思想的最终形成,与他在这场斗争中遭受牵连从而彻底退出官场归隐民间有着很大关系。但是在《圣哲老子》里,这场斗争被淡化了。老子思想的“涅槃”,作者将王子朝劫掠周王室典籍作为转化的原因和契机,这就减弱了老子思想“质变”的说服力和矛盾冲突的震撼力。老子是一个曾经在入世很深的人,这从他告诫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曾求教于老子,老子赠言: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如果老子没有在政治斗争的深水里扑通过,是断断不会有此和感悟的。本来一个能作大文章的契机,作者轻滑了过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小拉 发表于 2011-1-16 20:28

感谢分享~

tange 发表于 2011-1-17 08:59

如果老子没有在政治斗争的深水里扑通过,是断断不会有此感悟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圣哲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