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泠然的骚动
王泠然的骚动据五代王宋保《唐摭言。卷三。恚恨》记载,唐朝时期,有个穷书生王泠然,虽已考上进士科,但因无官职,收入没有来源。而他上有父母,下有兄弟姐妹,所以,一家人的生活非常贫困,只有靠上街卖水维持生计。
一天,王泠然又想起了出身低微的当朝御史大夫高昌宇。高昌宇以前与王泠然交情很不错,而且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如今,高昌宇做官后,就把他淡忘了。有一次,高昌宇路过他的住地,也未与他见面。还有一年,王泠然参加科举考试,主考人就是高昌宇,但高昌宇没有录取他。王泠然想到此,不禁气愤难平,提起笔就给高昌宇写了一封信。
他信中写到“你官大了,固然脸眼向上,不愿意垂问我们这种低下的人。难道你就不担心天下人都在观察,像你这样得了高位的人是怎样待人的吗?现在,我希望你今天给我一点恩惠,来洗清你以前让我蒙受的耻辱。眼下你很富贵,望你高抬贵手。今年帮我讨个老婆,明年帮我谋个官职。如果你能帮我办到这些,我会记住你的恩情。如果你做了大官就把老朋友忘了,那么结局是很难预料的。”
在当时的社会,像高昌宇这样当了大官就忘了旧交的人是很多的,而像王泠然这样直截了当讨利逼官的也属罕见。大概是他穷途末路、败者为寇而只能狗急跳墙,或摆起老资格对他来个“苟富贵,勿相忘”的审讯以泄愤。毕竟,王泠然展示了他不寻常的一面。
想想看,高昌宇从一介瘪三,一跃而成当朝举足情重的红人,所谓环境可以改变一切,你王泠然透着穷酸的几篇文章,岂再是他惺惺相惜的看处,他仰视的已是大权在握、大笑一挥。
王泠然骂得红眼喷火,咬牙切齿。但读书人不愧为读书人,叉腰骂街总不成体统,还得收拾一滩残局。然而,恨是要消的,笔如刀枪上战场。酸不溜几地软硬兼施,摆出豁出去的英雄气概和痞子式的无赖架势,穷凶凶喝他接招。
现代的王泠然看来已拿上了实家伙,他们的眼界更宽了。穷酸又不是能耐,钞票是文能耍招、武能挥拳。有了钞票,也就有的是理直气壮。一旦不干,反而是不合适宜。权钱,多好的兄弟啊,谁见谁都笑眯眯的一团和气,。也该满足了,至少,这团和气,柔化了暴力的硝烟,表面还有一个安定的气氛。心安即福,这还不是老百姓自己的福。
假如,少数有钱人不学王泠然的叛逆精神,不有点骚动的交易勾当,只满于现状,那高昌宇之辈,不是寂寞得要死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