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热线 2007-08-17 现代金报
“追风族”,在现代流行语中通常是追逐潮流时尚的人,然而,还有另外一种“追风族”,他们追逐的是12级以上的最危险的台风。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别人撤出台风灾区的时候,朝风暴中心进发,通过电视和照片,把最震撼人心的画面传送到我们面前。
追风·人物 杨忠华追逐了8年台风
“今年天这么热,还是来场台风凉快些!”
虽然已经立秋,但因为持续高温不退,很多人都这样抱怨,然而听到这些抱怨,杨忠华总是皱皱眉头说:“下点雨就行了,千万别来台风了,来了台风,很可能又有一场劫难了。”
作为象山人,杨忠华对台风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看过太多台风带来的灾害,而作为一个新闻人,他追逐了8年台风。
“没有亲身经历过台风的人,也许永远不知道台风的凶险。”杨忠华用这样的开头,讲述起自己追逐台风8年,拍摄台风的故事。
追风·责任 记录台风的可怕力量
杨忠华今年45岁,从1998年开始在象山电视台工作,现在在象山旅游局任职。在他的名片上,有着这样的介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宁波摄影家协会理事、象山摄影家协会主席……
从1998年开始,作为电视台摄像,他扛起摄像机,拍下了不少台风席卷的珍贵现场,第一时间反馈给观众;而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用自己的相机拍下不少台风刚过时的照片,让更多的人直观地看到台风的可怕力量。
追风·讲述 一手抱着石碑,一手扛摄像机
“虽然是象山人,但从前对台风的感受不是很深,毕竟有台风来,都会躲在房间里,根本不会想在有台风的时候出门,但是当自己做了摄像,就必须冲在第一线。”说到自己追逐台风的经历,杨忠华摇头笑笑:真的很苦,也很危险。
“拍了8年台风,感觉最深的是前年的‘麦莎’,那次台风,给我们象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3亿多元。”说到前年的那场台风,杨忠华依然记忆犹新。“那年的台风,登陆点不在我们象山,但是作为台风旋涡区内的石浦镇依然受到了严重影响。我记得那时候,我扛着摄像机,和出镜的记者开车来到防洪堤。
“当时浪花卷起10多米,感觉就要越过防洪堤,不断地向岸上猛扑过来。
“我和出镜女记者顶着12级以上的大风,感觉人都要被吹走。我们只能相互搀扶。走到码头上,人已经被风吹得站不住了,但是又很迫切地要把现场拍下来。
“后来我们看到旁边有一个石碑。我是一手抱着石碑,一手扛着20多斤的摄像机;出镜记者也一手抱着石碑,另一手拿着话筒,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把台风现场拍摄下来。”
“那时候其实我们车里还有人,但是被暴风雨拦在车子里出不来了,因为一打开车门,那车门就有可能被风刮断,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了。”
追风·危险 过一次台风就会发烧一次
“拍摄台风危不危险?当然危险,基本上站在第一线的,没有大伤,也都会受几次小伤。”
对于拍摄台风8年的杨老师来说,这些危险早就已经看惯。“记得我们在码头上拍台风,就看到那个浪把砖头卷起来。为了拍浪把砖头卷起来的镜头,我们足足拍了十几分钟,根本没想到,我们就离浪头咫尺之间。
“2005年‘麦莎’来的时候,把象山甬台温高速象山连接线象山收费站都给吹倒了。我去拍摄的时候,那里的工作人员拼命叫我们离远一点,怕台风再一吹,就会砸到我们。还有在其他地方拍摄时,狂风卷起小石头砸在身上,脚踩在地上都不知道在哪里会划出一个个血口。经常是跑了一天,回去换了衣服,才发现手上身上都是小伤口。”
不过即便如此,杨忠华还是非常谦虚:“其实我是男的,倒没什么关系,现场有很多女记者,她们更让我们敬佩。浑身的衣服都淋湿,她们都坚持采访。我亲眼看到,一位女记者被台风吹得跌倒在水中,爬起来,擦了把脸,再继续采访……”
“基本上,过一次台风,我们就会发烧一次。没办法,淋的嘛。但没人叫苦,因为在那一刹那,我们想的,是如何将台风的险恶如实展现给大家。”
追风·装备 雨衣、手电、绳子,一个不能少
“像我们拍台风,其实做什么准备都是没用的,比如说衣服,你穿什么衣服都是肯定会湿透的,就算穿了雨衣,有大风来,雨衣的帽子是肯定戴不住的。雨水顺着头发、脖子就会直接灌进去。每次我们拍摄完毕回到台里,一身衣服是肯定拧得出水来的。还有鞋子,如果只是一般的皮鞋,那是肯定出去一次,报废一双。手电是一定要带的,还有绳子,我每次出去,都会把绳子准备好。
“准备手电还好解释,绳子有什么用?”杨老师看到我们的疑惑,哈哈大笑:“绑自己啊。台风一来,都在12级以上,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吹跑,你别看我140多斤,加上摄像机20多斤,但还是会被风吹得站不住脚。所以每次我们在拍台风的时候,都是要旁人配合,先用绳子把我和出镜的记者绑好,另一端由其他人拉着,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追风·希望 何时能让台风“为我所用”
拍摄台风,是杨老师的工作,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又用自己的相机,如实记录下了台风带给受灾人民的危害。“如果是从前,我会说,台风来吧,来场台风就凉快了。但是当我真正拿着相机,走到那些受灾群众中间,看到他们的泪,我就觉得,真的不想再看到台风。”
杨忠华说,他拿着相机,走在台风过境后的象山,总是能看到被台风吹得一塌糊涂的农田、厂房,还有一张张欲哭无泪的脸。“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家人就坐在路边哭,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家用所有的积蓄承包了鱼塘,没想到一场台风,鱼全都没有了;还有一次,看到台风过后,把梨全部打到地上了。真可惜,马上就要收成了,辛苦了一年,台风一来,什么都没了。象山缺水,不过我觉得,下点雨缓解一下就够了。台风,虽然凉快,但真害人……”
说到这些,杨老师有些感叹,但他说每次遇到台风,他和其他新闻记者,还是会马上赶到现场,为的是更真实地反映台风的情况,更为了以后研究台风提供更多的素材。
“现在很多专业人士都在做台风的研究,而这些应当都会成为有用的素材吧。希望以后能够有效地控制台风,让台风的力量‘为我所用’,能够造福人民,不要殃及无辜。”
记者 张海玉
:P :P :P :) :) 照片真的是拍的不错,支持下。:s2 杨老师,我们把您的丹城夜景图设计到我们上海象山会员卡的卡面上了,你可不能告我们侵权哦:P
老乡老乡啊:s2 :s2 :s2
:s5 :s5 :s5 :s5 :s5 :s5 :s5 :s5 :s5 :s5 :s5 :s5 作品非常好的!!象山人的人才真的太多了!!!:strong :strong :s2 大师啊,收我为徒吧 大师啊,收我为徒吧
19494114 发表于 2009-6-25 1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赶快去联系啊,但不知道杨主席会不会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