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虹:从里庵村走出的司令员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10-7-12 12:59 编辑陈晓虹:从里庵村走出的司令员
人物履历:陈晓虹,1958年11月出生于我县涂茨镇里庵村。1976年1月入伍,研究生学历。从战士到军分区司令员,六次参加边境还击战和轮战,现任广东省阳江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他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家、摄影家、中国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他坚持笔耕不停,每年都写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述,发表和出版过《希望之岛》、《赏玫的心境》等四部文集,数次获全国、全军文学奖。
永远是一名象山兵
梅子黄时雨,又忆家乡杨梅红。“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每年杨梅熟红时,在这缕缕的思乡之情上,又增添几分思梅之情……无论是闽广荔枝,还是西凉葡萄,都赶不上我家乡杨梅的味道,品之生津,尝之止渴,回味无穷。”陈晓虹在他的散文中写道。
从戎三十余载,渐行渐远,但故土家园永远是游子心中一盏温暖灯火。袅袅炊烟的故乡,有坐在家门口等着的父亲。陈晓虹说:“不管走到哪里,我永远是一名象山兵”。
《赏玫的心境》是陈晓虹全家新近出版的作品集。它渗透着现代军人的家国情怀与人生的恬淡况味,军人的崇高、博大、感动力透纸背!正如一首诗中所写:“谁解军人情怀?何须听战鼓,不必见马鸣,不到相思无尽处,谈何家国,问谁太平?!”
陈晓虹1976年1月从我县涂茨镇里庵村应征入伍,摸爬滚打中很快就成为了一名炮兵骨干。业余时间他通过自我“进修”,在《解放军报》和《战士报》上发表了大量的稿件,写出大量鼓舞军心的好作品,成为军区有名的“大记者”、“大作家”。
著名作家、小说《欧阳海之歌》的作者金敬迈先生在回忆和陈晓虹的最初交往时这样写道:“(陈晓虹)一个胖乎乎的小伙子脸上常常挂着汗珠挂着笑容,背着个战地采访小包,手里拿着笔记本,不管干什么都是一路小跑。”战地记者、职业军人,六次参加边境还击战和轮战的陈晓虹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在炮火硝烟中经受生死考验的同时,一边热情书写那些不朽的壮烈,用自己的热血与忠诚践行保家卫国的职责。
当硝烟散去,干戈化为玉帛;当时间远逝,刀剑化为文字,我们读着陈晓虹的文章,恍惚间觉得这位从小山村走出来、经历过战火销烟的司令员多了一份儒雅的气质。
背着相机下基层
战士们都知道,陈司令员下基层总爱背着相机。一到基层部队或训练场,他就情不自禁地为官兵们照个没完。陈晓虹说:“摄影是一项重要的思想工作,表扬别人几句,还不如“咔嚓”几下。到时候,他会拿着报刊对亲朋好友说,你看照片上的人就是我。思想问题没了,干劲也更足了。”
在紧张繁杂的工作之余,陈晓虹还为普通士兵写下真情文字,这些作品发表在《解放军报》、《羊城晚报》、《浙江日报》等各级各类报刊上。在《爸爸是党的人》、《一个侦察英雄的自述》等作品中,他以即时的方式,抒写了在南疆的战斗见闻,让人如身临其境。《猫耳洞里过大年》、《猫耳洞的回忆》,讲述了作者在南疆前线作战地记者的经历,短短的一些念想,勾起无限往事,小小的一片心迹,呈现出一位军人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砺出的“以苦为乐”、“献身使命”的情操。
陈晓虹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士兵的平常生活,《小岛日记》、《生日宴》、《战场无亚军》、《快乐女兵》等作品,描摹了官兵生活及内心世界,展现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及官兵精神风貌。在散文《希望之岛》中,他写道:“苦,遍布了小岛的每个角落,磨砺了士兵的精神和肉体。危险,在小岛随处可遇见。但是,战士们没有退缩、没有害怕,只有在那平静外表下蕴藏着的一团火,敢于直面困难的薪火。”他用饱含力量的文字,讴歌守岛战士的忠诚。
三十多年来,陈晓虹写出了大量歌颂军营的文章。作为人民军队的一位指挥员,陈晓虹在火热军营中凝成的文字,成为一种独特的具有亲和力的“宣传”和“激励”。
书香之家三个兵
“自古知兵非好战”。陈晓虹是军人,同时是作家、摄影家,还是一名孙子兵法研究专家,是全军闻名的“秀才”司令员。他让孙子兵法与文学、摄影艺术结缘互现。
如今已是广东阳江军分区司令员的陈晓虹,时时关照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下笔千言、怡情书香背后,蕴涵着他戎马倥偬的豪情与体验、对孙子兵学的理解与传承、对人类和平的追求与构建,带给人们很多独到的价值思考与艺术享受。
陈晓虹说,部队和家乡给了他创作的平台,滋养了他创作灵感,文学、摄影作品以及兵法论文成为他军旅生涯的最好注脚。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不论是在穷乡僻壤,还是身处繁华之地,三十多年来,他保持自我本色,书香常伴军旅生涯。
著名军旅作家金敬迈说:“晓虹和王玫为人正直、本分,聪明而好学,又勤奋又认真。”陈晓虹的夫人王玫如今是广东省军区某干休所副师职政委,她的人生轨迹,带有铁血意味和精神亮度。她是一名烈士的女儿,父亲王烘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任某团副团长,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被广州军区追记“一等功”。父亲牺牲后,王玫接过钢枪,并多次到南疆轮战。后来,她还曾担任广东省军区审计处处长,是一位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发表过许多专业论文和文学作品。
儿子陈垚今年21岁,现为解放军某校学员。秉承了父母对文学的热爱,平时亦喜欢文字、喜欢读书,也写文学作品,常有作品见诸报端。
家国军旅一身事,缱绻执着两情深。一家三口都热爱生活,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的感悟与馈赠。《赏玫的心境》就是他们全家平和心境的写照,作品风格朴实、清新扑面。
首长从主席台走到队列中
陈晓虹善写文章,也讲究带兵治军的艺术。他率先在阳江军分区改进民兵组训方式,刷新了我军在民兵组训方式上的新记录。
针对以往民兵训练在低层次徘徊、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偏低等问题,陈晓虹对现有民兵队伍进行优化整合,突出抓好重点地区、主要方向、重要目标和沿海交通干线的民兵组织建设,新编应急维稳、抢险救灾等12支民兵专业应急队伍,配齐了装备器材。
“小兵种大集中、大专业小集中”。陈晓虹按专业设置训练区,对各人武部现有的训练基地、训练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员队伍进行优化调整;利用模拟训练设备狠抓实案化训练,组织进行应急反恐、防化洗消、重要目标伪装等多科目综合演练。通过两年的组织结构调整与训练方式创新,广东省阳江市的民兵分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显著提升。陈晓虹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称赞。
陈晓虹在军分区首推队列会操不设主席台,会操场上,军分区常委们全都军容严整,站到队列里参加会操。
“队列会操一般只有四五十分钟,但以往设置主席台、裁判席、挂横幅等,布置会场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华而不实,又浪费时间又没有实际意义。”陈晓虹说。首长从主席台走到队伍里,仅仅是一小步,却是军分区官兵作风建设和精神面貌转变的一大步。
近年来,陈晓虹所在的军分区还推出了机关到基层检查避开用餐时间,减少可开可不开的集中会议,限时发言开短会等实实在在的举措,从细微处入手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这此做法得到了军分区官兵的拥护和上级的肯定。[作者:吴启超] 照片有不? :se:se:se,又是一个人物·····
里庵村我去过一次,有个朋友在那里·:victory: 本帖最后由 tange 于 2010-7-12 13:24 编辑
想上传照片,无论怎么搞都“文件太大”,无法上传。
左边是毛新宇,右边是陈晓虹 是师级干部吗? 早上在今日象山报上看过了 回复 4# tange
当提示图片太大时,建议用QQ截屏法缩小,将截得的图片另存一下,基本上就足够小了。 为家乡争光!好样的! :se:se 希望能对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 等级比毛新宇要来的高啊 陈司令提师级干部比毛新宇早,不过现在毛新宇可是少将军衔了~~~ 都不认识。 回复 14# 茉莉清香
你要是认识他们,我们可能就不会认识你了:lo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