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第三期
温家宝:不读书的民族没前途非常视点 ■ 新华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下午通过新华网与在线网友交流时表示,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下午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访谈中有网友表示,现在不少年轻人都觉得在读书方面不足,并向温家宝总理请教怎样读好书的问题。
温家宝表示,关于读书心得,自己有三点体会。
第一,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第二,读书要选择。如果你到国家图书馆转一圈,可以看到浩如烟海的书,恐怕每个人倾一生的时间都不可能把这些书读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书当中值得每个人读的也并不一定那么多。因此,要选择好书。如果选择一本不好的书,就等于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
什么叫好书?温家宝表示,好书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其实历史上,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淘汰,留下来的书是不多的,这些书带有永久性,因为它经过多次淘汰而依然能够震撼人心。
第三,“我曾经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我又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其实前者讲的是学习,后者讲的是实践。”“记得上次访谈,我曾经提出,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城市、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
后来有的人跟我开玩笑说,说你不知道,我们有的地方地铁挤得要命。但是确实有的地方地铁里一些青年人们开始拿起了书,这是个现象,其实本质是让人们挤出时间来读书。”温家宝说。
随后,有网友请温总理推荐几本书。温家宝笑言,“这个书的推荐是比较难的。
我方才讲,每个人的职业不同、爱好不同、需要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学会选择书。我们可以将来有机会,来交流一下读书心得。” 蒋介石:宋美龄是理想佳偶
书摘一叶 ■宋辉
日前,《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一书在京出版,成为60年来首度在大陆出版的蒋介石个人著作。现摘录片段如下:……余今日得与最敬最爱之宋美龄女士结婚,实为余有生以来最光荣之一日,自亦为余有生以来最愉快之一日。
余奔走革命以来,常于积极进行之中,忽萌消极退隐之念。昔日前辈领袖问余,汝何日始能专心致力于革命?其他厚爱余之同志,亦常讨论,如何能使介石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凡此疑问,本易解答,惟当时不能明言,至今日乃有圆满之答案。
余确信,余自今日与宋女士结婚以后,余之革命工作必有进步。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自今日始也。余平时研究人生哲学及社会问题,深信人生无美满之婚姻,则做人一切皆无意义。社会无安乐之家庭,则民族根本无从进步。为革命事业者,若不注意于社会之改革,其革命必不能彻底。家庭为社会之基础,欲改造中国社会,应先改造中国之家庭。余与宋女士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对此点实有同一之信念。
余二人此次结婚,倘能于旧社会有若何之影响,新社会有若何之贡献,实所大愿。
余二人今日,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余必本此志愿,努力不懈,务完成中国之革命而后已。
故余二人今日之结婚,实为建筑余二人革命事业之基础。
余第一次遇见宋女士时,即发生此为余理想之佳偶之感想。而宋女士亦尝矢言,非得蒋某为夫,宁终身不嫁。余二人神圣之结合,实非寻常可比。
今日之日,诚足使余二人欣喜莫名,认为毕生最有价值之纪念日。故亲友之祝贺,亦敬受不敢辞也。 选民有权利知道领袖的真相
网络书评 ■ 欣西
人人都爱谈八卦。稗官野史,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一书及其在美国市场上引起的反响,告诉我们,这种习惯是不分国界的。
这本书的作者罗纳德·科斯勒曾出版过多部FBI、CIA、白宫、美国总统等为主角的政治秘闻著作,这有赖于他常年充当美国多家全国性大报调查记者的经历以及人脉积累,还原了美国政治生活中“人”的元素。包括眼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本《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就生动地刻画了林肯之后多任美国总统及其家人、幕僚的秘闻逸事,解构了许多政治人物光鲜的公众形象。
小布什被世界媒体公认为粗鲁的当代牛仔,但在与普通特工等相处时,没有架子、和善幽默;反过来,曾在《亲历历史》中表达对白宫工作人员的感谢之情的希拉里,却一致被离任特工们视为“悍妇”:“出现在镜头前时,她举止得体,光芒四射;但是当她离开了聚光灯,她就像换了一个人……易怒又爱挖苦人,对员工十分严厉。她经常对他们(工作人员)大喊大叫而且常常抱怨。”与希拉里类似,得到公众好评却有着低劣的私下印象的前总统典型,还包括吉米·卡特。这位以软弱著称、离任后积极参加国际和平事业的美国老头善于作秀,包括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自己拎着一个空箱子(以示亲民)去机场,但在没有记者镜头的场合里,总是一副倨傲的样子,不搭理普通工作人员,离任时还将白宫的家具都推翻在地上……书中还介绍了约翰·F·肯尼迪、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等美国前任政要是如何利用特勤局特工的贴身保护,肆意寻欢作乐等八卦故事。
可能会有人问,政治人物的私事、细节、真实人品真的那么重要吗?值得老百姓去瞩目吗?罗纳德·科斯勒引述肯尼迪一位幕僚的话说,“白宫就是一个考验品格的炼丹炉……它也许会激发出人新的美好品质,也许会摧毁人原有的品质。很少有人能坚守他当选前的道德原则……就算他是一个心志坚定的人,当他成为总统,如何能既保持自我又要表现谦逊仍然是一个难题。他该怎么对待自己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政权掌舵人的满足感?他该怎么对待帝王式的待遇所带来的优越感?”罗纳德·科斯勒说,除非一位总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道德力量,否则沉重的压力和接踵而来的阿谀最终会给这位领导人,甚至这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出于这些原因,选民有权利知道他们的领袖的真相。
这本书中也列出了与肯尼迪、约翰逊、希拉里等人形成鲜明对比的,贴身保护的特工们欣赏的政治领袖:平易近人的里根、老布什、奥巴马等。后者们似乎更清楚四年制总统的含义,能区分个人、职位、权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聚光灯之外仍然秉持一贯的行事作风。
你不能不佩服罗纳德·科斯勒,稗官野史也可以用来传递价值观。
接下来是“刺杀”及预防这个话题。我们之前看到的一些特种部队或特型保镖故事,总是千方百计营造和渲染“大内高手”的形象。但通过《火线特工》一书,却不难发现,保护美国政要的特勤局,不仅装备落伍,而且训练也很一般,还常常不得不因为政要出席场所的特殊性(如群众集会,人数庞大)而放松、放弃安全检查。
特勤局特工最头疼的则在于,无论是总统副总统,以及总统候选人,都特别喜欢直接走到未经检查的民众面前,径自交谈、握手乃至拥抱。美国政要当然很清楚被人刺杀的危险性,但更明白的是讨好选民才是第一要务。你可以批评这是危险的作秀,却无法否认,那种将政治领导人封闭在“城堡”、“宫殿”,靠卫兵隔离,出行之前要进行场景布局、对象选定的做法,保护了个体的安全,却对于保持政权的安全没有好处。
罗纳德·科斯勒在这本书的末尾抱怨,美国特勤局每年经费不足、装备落后,得不到军方和国会的鼎力支持,只好延续大批量的超时加班来维持,况且特勤局的离职员工除了到私营安保企业工作外也得不到更好的出路。这番抱怨让我等中国读者听上去,有点怪怪的,很出乎我们的生活常识,似乎矫情,而又感慨。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 坚持读书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