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与鱼文化
中华文明史上下5000年,而文学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创造了极其丰富、璀璨的文学资源,并以名篇方式凝聚精华,世代流布,成为民族的血脉。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类祖先是伏羲氏,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因此,人类在原始时代就开始了渔猎畜牧,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物质资料丰富,人们饮食中食鱼的比例逐渐减少。而渔业产品一旦摆脱了单纯的食用功能,成为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造的对象,鱼文化便开始形成了。
一、中国文学从诗歌开始,形成、发展为浩瀚的艺术宝库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是典雅的曲调,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小雅都是政治诗,大雅还有史诗;“颂”是用于宗庙察祀的乐歌,还要配以舞蹈。《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 (直接陈述)、比(比喻)、兴(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从《诗经》以后,又有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等不同朝代的文学作品,构成了韵文的发展脉络,直至今天的现代诗歌和戏曲。秦汉以来,散文发展起来了,有论疏、传叙、书表、序跋、杂记等体裁,直至现代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等。所有这些,形成了中华文化的艺术宝库。
二、中国人的审美观催生了内容丰富、寓意吉祥的鱼文化
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贝贝”的说明,“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自鱼文化诞生,作为一种行为模式,鱼文化体现在物质成就、礼仪制度和精神成果等诸多方面,它的源起与发展融入了生态、心理、宗教、社会等多种因素。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鱼文化。鱼走入了人们的餐具,走入了日常的摆设和饰品;在考古发现的汉魏年间的双人踏鱼的钱币中,我们看到了超现实的浪漫主义手法,因为事实上当时的民间捕鱼工具很难捕捉到非常大的鱼,即使捕到也不可能在活鱼身上跳舞。它说明了两千年前民间艺术家们具有何等超凡的想象力。这种大胆新颖的构思和在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汉代文物铜奔马“马踏飞燕”的夸张手法毫无二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里,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在民间的神话与传说中,美人鱼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而在观赏鱼的世界里,文化气息则更浓了。
那么,鱼文化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有:渔业的渊源及其发展史;各个历史时期的渔船、渔具、渔法,养殖和加工的技术与方法;各地渔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与习俗;有关鱼和渔民的故事传说、文学艺术品;食鱼的技术和方法;渔业与宗教结合的衍生品等等。
三、中国文学中蕴涵着丰富的鱼文化
以《诗经》为例。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又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还可以用来服侍君上;而且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现在,我们研究《诗经》,还可以考察古代社会,用来和其它史料配合。
《诗经》中反映的鱼文化很多。
1. 反映了中国渔业的发展历史。在“大雅·灵台”中写到,“王在灵沼,於(音乌) 牣鱼跃!”就是说,文王在池塘旁边,满是鱼儿在水中跳跃。专家认为,灵沼是人工开挖的池塘,中国人的淡水养殖就从那时开始了,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2. 反映了人们的风俗与习性。当美丽的卫庄公之妻来到齐国的时候,在“硕人”这首诗中写到:”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氵歳,氵歳,鳣鲔发发,葭菼揭揭”,用现代的话语解释就是,“黄河之水呵浩浩荡荡,朝北流去呵水声郭郭,鱼网入水呵大鱼跳跃,鱼尾击水呵泼泼入耳,初生的芦荻呵随风起舞。”鱼儿见到美女也都欢快跳跃,反映出人们的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3. 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渔具和渔法。在“九罭”、“鱼丽”、“潜”、“南有嘉鱼”等诗篇中,介绍了“罭 (音玉):一种捕鱼的细网”,“罶(音柳):竹制的捕鱼工具,人们在河中累石拦鱼,罶放石中,鱼进则不能出”,“潜:糁(音三)。积柴于水中,使鱼止息,便于集中捕捉。(类似于现代的人工鱼礁)”,还有“罩:竹编的捕鱼具,汕(音善):捕鱼具,即今之抄网”等等。无独有偶,l000多年以后,中国唐朝著名诗人陆龟蒙系统写了20首渔具诗,他不仅介绍了”罩”等渔具,还介绍了当时长江口杭州湾畔的渔具“沪”——直立地插在海边潮水涨落处用来捕鱼的一排排竹箔。以后,这“沪”就成了上海的简称。
4. 反映了人们对鱼类的认识与发展。在《诗经》中直接提到的鱼名就有二十来种,例如:鲂、鳟、鲔、鳢、鲤、鱮……其中有些鱼名现在还在使用,如“鲂”,学名是团头鲂,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平胸鳊,生活在我国的淡水河流和湖泊中,历史悠久,食草为生,很少得病,是美味的食品。有些鱼的名字发生变化了,如鲔,原来是指黄河中体长数丈的大鱼,根据专家的考证,就是现在的鲟鱼,但是,日本人在发展海洋渔业的过程中,使用了这个汉字,被用来指称金枪鱼,结果,现在这种用法已经为国际华人渔界认同了。
除了《诗经》中反映的这些鱼文化,中国的诗人们大量描写了人们休闲时的垂钓生活。秦汉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钓鱼不单纯是谋生的手段了,垂钓就有了娱乐和健身的内涵。无数文人骚客,写出了许多诗词佳作,反映了人们的休闲情趣和闲情逸致,寄寓了作者的超然境界。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小诗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干山乌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钓鱼又从江河拓展到大海,譬如在宋朝诗人刘克庄的《木兰花慢·渔父词》中写到:“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拂著珊瑚”。那是多么壮观的海岛垂钓。另外,更为重要的是,钓鱼已成为修身养性的过程,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渭上偶钓》诗中写到:“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况我垂钓意,人鱼又肩忘。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这些诗句的意思为,姜太公当年直钩垂钓渭水,得遇文王。而诗人来此垂钓,是享受秋水中垂钓的乐趣,并不在乎钓上鱼,更不是去钓誉。尽兴就行了。回到家里,照喝美酒,优哉游哉。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众意尽在不言中。那是多么好的修身养性啊。
至于在其他文学体裁中表现出来的鱼文化现象,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以上这些论述有助于了解在浩瀚的中国文学之园中还有鱼文化这朵小花,同时,文中运用的交叉研究方法能够给读者在各自学习和研究的时候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s5[来源:《上海水产》 作者: 叶 骏 ] 真不知道老哥是从那找的这些东西//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黑 at 2007-3-13 17:40:
真不知道老哥是从那找的这些东西//
小黑,不了解了吧?老哥自己也经常写这些东西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