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他的第一个妻子大秀
[作者:孔祥涛]在汉语中,“国家”这个词是一个奇妙的组合。“国”与“家”密不可分,国影响家,家也影响国。这一点,在毛泽东一生中,表现最为明显。
石三伢子开始上学的那年,二弟已5岁,三弟还没有出生,母亲照样能下田劳动。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还是农家子弟改变社会地位的一条途径。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梦想,让无数学子热血沸腾。但是,1905年,家里、家外出的两个事情,影响了石三伢子的命运。
一件事是,清朝政府推行“新政”,废除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科举一废,断了成千上万读书人考取功名的路,读书不能直接做官了。在讲究实际的一些农人们看来,读书没有用了。另一件事是,这一年,三弟毛泽覃出生。母亲哺育幼儿,暂时不能下田劳动。家里缺少劳力,22亩田单靠父亲和长工忙不过来,再说,家中还有其他生意需要帮手。既然读书无用,不如回家种地、做生意来得实在。
这样,1907年,13岁的石三伢子下了学。他成了一个专职的农民,整天在地里帮着长工干活。回到家里,喂猪喂牛,清除猪圈和牛栏里的粪便,堆起来作为田地的肥料。此外,还种菜、种树和养鱼。他小小年纪,白天已能做一个全劳力的活儿,晚上则替做米商的父亲记账。有时,他也为父亲在生意方面打打下手,比如赶赶猪,要要账等。从劳动中,石三伢子深深体会到了耕耘的艰苦和收获的快乐,也明白了“脏”与“净”的辩证法:农民们看起来很脏,但思想上最干净;瞧不起农民、认为农民脏的“干净”人,实际上最脏。
转眼,毛家的长子成了14岁的棒小伙子。他高高个儿,细长的身体尽管还不那么粗壮,但全身是劲。他嘴边长出了毛茸茸的胡子。青春期已经到来。
儿子大了,到了该成家的年龄。毛顺生、文七妹夫妇开始为毛泽东的终身大事张罗。他们希望长子能成个家,并认为这是做父母的责任。他们按照当时通常的做法,想娶一个年龄大、会过日子的女子做儿媳,让她管住这个倔强得好像不懂事的孩子。此外,二儿子和三儿子都还小,毛家确实缺少劳动力。
毛顺生、文七妹替儿子定了一个比他大四岁零两个月的姑娘,并不管儿子是否满意,就把她娶进了家门。这一年是1908年。
新娘姓罗,韶山冲附近杨林村人。据《韶山毛氏四修族谱》齿录卷十五记载,她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六日(农历),乳名叫“秀妹子”。由于她在三姐妹中最大,所以父母叫她“一秀”或“大秀”。大秀的父亲罗合楼是个通文墨、有田产、生活殷实的农民,与毛家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这门婚姻与传统农家的许多婚姻一样,是“亲上加亲”。大秀的祖母毛氏与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是堂兄妹,大秀的父亲与毛泽东的父亲是表兄弟,且有生意往来。两家关系密切,彼此信得过。而且,毛家有子无女,罗家有女无子(5子2女夭折),正好互补。
未满19岁的大秀嫁到毛家时,正当人生的好年龄,丰满的身材透着青春的气息。她受过良好的家教,生性温顺善良,勤劳俭朴,又是操持家务的好手,公婆都喜欢。
不幸的是,毛泽东对这位元配夫人并不感兴趣。不知是因为从父母的不幸婚姻中受到了刺激,还是脑子中早就勾划好了理想伴侣的形象,或者压根儿看着这个大姐姐不顺眼,毛泽东对父母强迫他接受这桩婚姻,心理上非常反感.
毛泽东结了婚,成了一个"小"丈夫。他闷闷不乐。在举行婚礼时,他衣着整齐,与从花轿上下来的新娘一起,在唢呐声中拜了天地和列祖列宗的神位,拜了父母,并规规矩矩地向舅舅等来宾磕头致谢。但晚上“圆房”时,他出乎意料地什么也没有做。
也许,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孩子,在小伙伴们的哄笑中,红着脸,可怜巴巴地与成熟丰满的新娘子站在一起,像木偶一样履行结婚仪式的场景,成了毛泽东痛苦的回忆。
28年后,毛泽东在谈到这段婚姻时说,“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我从来没有和罗氏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他还说,从来没有碰过她一个指头。
1907年秋至1909年夏,毛泽东停学在家,白天参加农业劳动,晚上看书。1909年秋至1910年夏,复学到韶山乌龟井和东茅塘私塾读书,但基本上在家住宿。在结婚近两年的时间里,大秀与毛泽东同居一个屋檐下,但没有怀过一个孩子。
看来,毛泽东确实对这桩婚姻进行了坚决的消极抵抗,尽管有时候他也有青春的冲动。
不从父母之命完婚,是不孝的行为,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都会有压力。这个14岁的大孩子还没有力量战胜他的父母和强大的习俗,但他坚定地战胜了自己。
不喜欢的女人,就不接受,连碰都不碰。这与他单腿向父亲下跪是一脉相承的。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少年毛泽东鲜明的个性。
他不愿盲从,也不顺从。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生活。尽管此时,他被笼罩在上屋场祖居的屋檐下,无法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在压力之下,面对父亲和家庭已经安排好的“命运”,他还是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独立和主见。只不过,他的翅膀还不够硬,没有办法冲破上屋场的屋顶。4年前,他在山里跑了三天都找不着北。现在他还得依赖家庭,即使造反也不敢太过火。
毛泽东在家住着,他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家”,但过着“出家人”的生活。他守着新娘子,却当起了光棍汉。
这一次,毛泽东没有离家出走,但他拒绝了这个“家”的安排,他一直没有走进这个小“家”。
对毛家而言,这似乎预示着,毛家的这个长子开始了拒绝旧家庭的时代。
他不想按照父辈的样子生活下去了。
这年秋,毛泽东走出了上屋场。后来,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找到了他的爱情、婚姻和幸福。
而“屋里的”那位,坚守她的操守,照旧下田劳动,操持家务,帮婆婆照顾小叔子,减轻了公婆许多负担。她深得毛顺生夫妇喜欢,与两个小叔子、一个小姑子和后来过门的二弟媳王淑兰也相处融洽。
不幸的是,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初二日,大秀因患痢疾突然去世,时年20岁。
大秀的死,对毛家是个打击。年轻轻的儿媳死了,他们感到痛惜,同时也哀叹家庭的多灾多难。他们精心营造的这个家突然少了一根支柱,所有的负担重新落到老两口身上。16岁的儿子成了鳏夫,让他成家立业、传续香火,再度成为毛顺生夫妇的心事。
毛泽东虽然不爱大秀,但她毕竟是他们家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死了,他从内心里感到悲凉和感伤。他也是多么的无奈和痛苦啊!
夫妻两人一样苦,却是两样情!
大秀不会感觉不到丈夫的冷漠。她留在上屋场,遭遇了婆婆没有遭遇过的不幸:生前,没有享受过一次丈夫爱的温暖,身后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不知夜深人静之时,她只形孤影,是否曾对月哭泣?看着别的年轻媳妇与男人亲热,她是否为青春空耗而发出幽怨?农忙时,毛泽东是否曾同她一起下田干活?看着妻子递过来的毛巾,汗流满面的毛泽东是否板着脸接了过去?失落的日子里,什么是这位农家少妇的希望和慰藉?
外人只知道她没有生育。除了公公婆婆,谁又知道她的难言之隐和愁苦?
有人说,毛泽东不肯与他的妻子发生任何关系,曾使新娘一家备受羞辱和乡间闲话非议。
也许,大秀不会埋怨毛泽东。她不幸去世时,毛泽东才是16岁的大孩子。
大秀是上屋场毛泽东同辈人中第一个去世的人。去世后,作为毛家人,被葬在韶山南岸土地冲楠竹圫。后来,她的公婆去世后,也葬在那个山坡上,在大秀坟墓上方几步的地方。他们继续相伴。
大秀是毛家明媒正娶的媳妇,毛氏宗族郑重地将她作为毛泽东的“元配”,列入《韶山毛氏族谱》,并高度评价。1941年,毛氏宗族四修族谱时,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第三个儿子毛岸龙列在大秀的名下承祧,以慰亡灵。他们尊重和依循的是传统。
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人知道毛泽东还有这样一个“元配”。大秀没有后代,清明节也没有人去祭奠她。随着岁月流逝,她小小的坟丘,现在已近平塌。没有墓碑,没有鲜花,没有香烛供果,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如同她短暂的一生,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与婆婆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她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s4 这个女的不认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