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 发表于 2009-6-27 19:43

卢梭与《 忏悔录 》

-- 读 名 著 --



   6月28日是卢梭的诞辰. 他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当过学徒、仆人、伙计、等,只是在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之后,才逐渐蜕变成了音乐教师、秘书、职业作家。这就使他有条件把这个阶层的情绪、愿望和精神带进十八世纪的文学。他第一篇引起瞩目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奠定他在整个欧洲思想史上崇高地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民约论》对社会不平等和奴役的批判,对“主权在民”原则的宣传。还有那“洛阳纸贵”的爱情悲剧小说《新爱洛伊丝》。而带给他悲惨命运的《爱弥儿》则把平民劳动者当作人的理想。因此,他登上了十八世纪思想文化的历史舞台,填补了那个时期空缺的平民思想家的席位。
   
   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真正成为文学名著,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能长久地受人景仰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卢梭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高峰。
   
   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忏悔录》就是卢梭悲惨的晚年的产物,这样一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充满一种逼人的悲愤!它那著名的开篇,一下子就显出了这种悲愤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面对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向当时的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这定下了全书的论辩和对抗的基调。
   
   卢梭从下层人民中走进了思想界,和整个贵族上流社会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即使和同一营垒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生活丰足,毕竟没有卢梭那种直接来自社会底层的经历。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人们评价说:“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当然,《忏悔录》中那种平民的自信和骄傲,主要还是表现在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上。尽管受到了种种责难和攻击,但他在那个充满了虚荣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表示自己对于下层、对于平民的深情,不以自己“低贱”的出身、不以他过去的贫寒困顿为耻,他把淳朴自然视为自己贫贱生活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展示自己生活中那些为高贵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闪光的东西以及他在贫贱生活中所获得、所保持着的那种精神上、节操上的丰采。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博览群书,从古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一直到当代的启蒙论著,从文学、历史一直到自然科学读物,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在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和音乐等各个领域积累了广博的学识,为自己创造了作为一个思想家、一个文化巨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十八世纪贵族社会是一片淫靡之风,他却保持着健康的、美好的生活趣味。他热爱音乐,抄乐谱既是他谋生的手段,也是他寄托精神之所在。对绘画也有热烈的兴趣,还喜欢喂鸽养蜂。他是法国文学中最早对大自然表示深沉的热爱的作家,也是最善于感受大自然之美的鉴赏家.《忏悔录》就这样呈现出一个淳朴自然、丰富多采、朝气蓬勃的平民形象。构成了十八世纪历史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材料。它使后人看到了一个思想家的成长、发展和内心世界,看到一个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历史人物所具有的某种诗意的光辉。它的价值还在于,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动机和哲理作为指导的。卢梭用坦率的风格写自传,不回避他身上的人性恶,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

   《忏悔录》其实记录的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过与失,而是每一个人都具有性格的两面性。是一本为凡人创作的《忏悔录》――当自负清高、自命不凡时,看看《忏悔录》,会看到自己的缺点和渺小;当自卑而无所适从时看《忏悔录》,它会让你挖出自己的“闪光”人性,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美德。

    本书是作者晚年处于悲惨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卢梭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把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行为都展现在世人眼前,并引导我们深入那一时代去认识、思考关于人和社会的许多奥秘和深层问题。。。。。。

[ 本帖最后由 江海涂滩 于 2009-6-29 17:10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卢梭与《 忏悔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