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子 发表于 2008-1-7 21:42

补充介绍综合概况

  象山县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一路穿陆,典型的半岛县。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一个特色是象山立县1300周年,县衙一直都在现在县政府的地方,没搬迁过)。全县陆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辖10镇5乡3街道(再一个特色是每个镇乡、街道都是临海的),总人口53.3万,外来人员8万多。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15.6万人。
  近年来,象山人民大力弘扬和实践“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05年列63位(全国有2700多个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针织名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和省文明县城、省建筑之乡、省教育强县、省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象山针织、象山建筑、象山海洋旅游、象山海鲜等已成为象山精美名片。拥有3家上市企业。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6亿元,财政收入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69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7736元。象山极具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海洋特色。象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县,拥有海域533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00公里,占全省八分之一,有608个岛屿,6-8万人员在海岛居住。北部的象山港是全国著名的深水良港和渔业生态港,多处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南部的石浦港长18公里,是全国六大一级中心渔港之一、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渔业发达,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轮1500多艘,梭子蟹、紫菜、大黄鱼等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捕捞和养殖年产量56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今年开渔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正华授予象山为中国海洋论坛永久会址。
  二是生态特色。象山地处半岛,山青水秀,天蓝地绿,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57.5%,素有“海山仙子国”和天然氧吧之美誉。位于北纬29.3度,与公认的国际黄金旅游线相吻合,与美国的旧金山、夏威夷和墨西哥迈阿密湾等同处一个纬度,是华东地区发展海洋旅游业的最佳地区之一。近年来,象山利用这一特色,抢抓机遇,从1997年开始,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题滨海旅游,现在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走在宁波市前列。初步形成了“一带、三区、十大产品”(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和松兰山休闲度假区、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大塘港生态观光旅游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先后打造了松兰山、中国渔村、石浦渔港老街、影视城等一批景点,是华东地区最受欢迎的滨海旅游胜地之一,全年接待游客232万,旅游总收入12.5亿元。
  三是产业特色(经济特色)。象山是浙江建筑之乡,建筑企业年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全省排位第六,拥有特级资质企业3家(龙元、中达、华丰),一级资质企业6家,主要以上海为主。龙元公司多年蝉联进沪施工企业综合考评第一名,是宁波市首家上市企业。象山又是中国针织名城,有针织企业1000多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主要产品有T恤衫、文化衫等,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巨鹰、甬南等10家企业进入全国针织50强。特色农业蓬勃发展,除杨梅、柑桔等传统产业外,近几年特种野猪、出口蔬菜、天鹅等特色种养殖也初露端倪。
  四是文化特色。千百年来,象山人民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赶潮弄海、不敢落后的品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铸就了“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以开渔节为载体的渔文化古朴深厚,正在全力打造以渔文化为特色的海洋文化大县。中国开渔节被列为宁波三大节庆和全国节庆50强之一。石浦海防文化、海商文化、渔文化特征明显,石浦古城500多年的历史保存非常完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象山重视民间文化,以群众参与为主,以3位国家级竹根雕大师为代表的竹根雕文化历史悠久,出台竹根雕产业扶持政策,建成竹根雕博物馆,象山竹根雕被评浙江新三雕。同时还有农民画、剪纸、古家具等,谢才华剪纸大师作品列入吉尼斯纪录。
  “十一五”时期,象山正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全长47公里,大桥长达7公里。宁波市委决定全面推进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全力建设生态经济型港湾。由“大桥效应”催生的大桥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和旅游经济,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象山特色产业、山海资源、体制机制、生态环境四大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将步入快车道;象山基础设施薄弱、地理位置偏僻的状况将得到全面改观,城乡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推进海陆一体,构建和谐象山,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滨海产业新区、滨海休闲中心和海洋文化大县。力争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5%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形成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框架。

清雅书生 发表于 2008-5-20 14:46

回复 #20 skyhood 的帖子

:lol :s5 :s5 :s5 :s2

小曼 发表于 2008-5-27 15:55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更何况我们的象山不是什么草窝。不管怎么样,我爱我的家乡。
我也感谢楼主,让我更加的了解象山。

无名 发表于 2008-7-7 11:07

:se :se :se :se :se :se

暴走菜 发表于 2008-8-4 15:54

我爱象山!!:lol

bobshum 发表于 2008-9-14 19:26

回复 #1 skyhood 的帖子

你对象山介绍很细致,我也因为你对她的介绍而令我对我的祖籍故乡有多一点认识,我是一位从没有到过家乡的香港象山人。谢谢!

蔡启发 发表于 2008-9-14 22:38

我爱象山我爱家乡

蔡启发 发表于 2008-10-6 22:11

可爱的象山!

漂泊人生 发表于 2008-12-12 20:58

我爱象山

象山是个好地方!:lol :lol :lol :lol

甬象 发表于 2009-2-2 22:04

象 山 县 情 简 介

      象山县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全县由象山半岛东部和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00公里,素有“海山仙子国”和天然氧吧之美誉。北部象山港为著名深水良港,南部石浦港是国家中心渔港和二类开放口岸。全县辖10镇5乡3街道,总人口52.9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15.6万人。
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近年来,象山人民大力弘扬实践“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创业创新,艰苦奋斗,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县第63位,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针织名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和省文明县城、省建筑之乡、省教育强县、省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收入22.7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2亿元,自营出口10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0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8580元。
      特色经济日益明显。一是临港产业蓬勃兴起,以海洋装备、新型能源、船舶制造为重点的临港工业迅速崛起,2007年产值突破90亿元。海洋运输总运力达35万吨,集装箱运力居全省第一。二是滨海旅游异军突起,拥有2家4A级国家旅游度假区(松兰山休闲度假区和中国渔村),被评为“全国最佳旅游休闲县”,2007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三是针织名城地位日益巩固,针织产业集群已经形成,6家企业进入全国针织行业50强。四是象山建筑名扬海内外,拥有一级资质以上企业9家,2007年实现建筑企业总产值325亿元,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65项。五是现代渔业保持领先水平,水产品产量达56.7万吨,居全国前列,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是国家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六是特色效益农业稳健发展,柑桔、杨梅、出口蔬菜、特种畜禽和大黄鱼、梭子蟹、紫菜等七大产业已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龙型经济,农业总产值达60.8亿元,稳居全省第二位。
      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化率达48%,城乡一体的交通、供水、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网初步形成。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2%。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创建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个、环境整治村159个。全国生态县创建持续推进,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58%。
      今后一段时期,随着象山港大桥的加快建设,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的全面推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崛起,象山已经步入桥海新时代。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实践象山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扎实推进海陆一体化,全力打造实力象山、休闲象山、开放象山、人和象山,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象山。

wang1557 发表于 2009-5-22 10:34

可爱的象山是我家,是我的根

本地人 发表于 2009-6-13 12:23

:se :se :se

hongzhuizhui 发表于 2009-6-17 10:38

请问象山县有多大?石浦是不是一个镇?

海贝儿 发表于 2009-8-18 15:04

很好,在外介绍象山总是凭自己的了解,很不全面,现在可以说的到位点了

海贝儿 发表于 2009-8-18 15:05

最好再简单点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象山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