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在石浦
1933年夏末,蔡楚生带领《渔光曲》摄制组一行三十多人从上海出发,经舟山到石浦,开始拍摄《渔光曲》的外景。当时的石浦,虽说是渔船聚集之地,但是房屋破损,市面萧条。他们分住在浦江旅馆和金山旅馆,那里狭窄阴暗,油灯照明。成群的臭虫每晚扰得大家睡不好,预定的石浦逗留一个星期,结果困拍摄工作进行很不顺利,前后拖延了一个多月。
遇到困难是多方面的,跟随出海拍摄的渔轮吨位太小,稍有风浪便翻腾得厉害。很多演员晕船、呕吐,摄影师也吐得起不了床。连日凄风苦雨,加上不时传来海上土匪抢劫、岸边投海死人等事,更增添了大家惶恐不安的心情,许多人病倒了,拍摄工作只能时断时续地进行。
在这期间,起“稳定军心”作用的是蔡楚生和聂耳。聂耳是为给《渔光曲》配乐来石浦的。当时他才21岁,热情奔放,开朗乐观。他见大家情绪低落,就提议开个娱乐晚会。他化妆成大黑脸,自称非洲博士,一会儿表演口技,一会儿即兴演说,最后跳起了土风舞,真把大家逗乐了。那时演员病倒多,蔡楚生商请聂耳扮演一个海上风暴中幸存的渔民。他欣然同意了。结果累得扁桃腺严重发炎,发烧40度,也病倒了。不幸的是他的那段戏在上海洗出来后发现有部分很不理想,蔡楚生考虑到聂耳的健康状况,不主张补拍。聂耳知道后坚持要补拍,还从庆上起来又跳又笑,表示没病,待补拍圆满完成后,他的病势更重了,最后不得不派人护送回上海治疗。
聂耳一行当时还曾在石浦城隍庙进行演出。那晚冷月当空,疏星闪烁,寒秋清寥如洗。待喧嚷的人声陡然静下来时,聂耳已挺立在台上。他提起心爱的小提琴,一曲凄婉、悲愤的《渔光曲》主题歌从琴弦上缓缓流出:“……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鱼儿难捕租税重,捕鱼人作世世穷。……天已明,力已尽,眼望着渔村路万里;腰已酸,手已肿,捕得鱼儿腹内空……”。悲伤,夹杂着隐忍的积忿,倾诉着多少东海渔民苦难的心声。台下,悲泣声交织成一片。
东海浩浩,港水滔滔。如果从那时算起,聂耳离开石浦已有63个年头了。今天,伟大音乐家聂耳的花岗石雕像在石浦港畔海滨分园矗起,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聂耳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永远纪念他。
[ 本帖最后由 xuqingsong 于 2007-6-16 18:23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