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昌:立三中学在石浦的五个春秋
立三中学在石浦的五个春秋童 昌
立三中学是我的母校,我是立三中学的关门弟子,我在“立三”读初中三年,回想母校给予我的一切,回忆那一段抹不去的时光,真是思绪万千。我常常想,母校是人生的摇篮,她哺育你,培养你,帮助你长大成人;母校又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在这里驻足,积聚知识和力量,再奋然前行。时光在流逝,但母校留在我心中的一片美好温馨的天地,永远不会改变。
立三中学诞生在抗日烽火燃烧的1938年,是县内最早的一所中学。那时墙头村欧氏家族中的有识之士,怀着一颗培育英才之心,以“立德、立功、立言”为校训,在村上创办了这所中学,从此,就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1948年,象山县立初中从儒雅洋迁入丹城,在墙头的私立立三中学,与之相距仅20里。学生人数下降,为了学校的发展,为方便南片的学生就近入学,经商议,立三决定迁办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石浦。校址设在二府衙内的原石浦警察局,吴晗的父亲吴声曾在这里当过局长,吴晗童年时也住在这里。8月的一天,学校的课桌凳和仪器设备由帆船从墙头出发,出象山港沿海南下运至石浦。使人联想起倒三角形校徽上的图案,“立”字像一艘张帆的船,船下三条水波纹,就是“三”字。取扬帆远航之意。9月开学,学生源源不断,纷至沓来,猛增到205人。翌年5月5日,迎来立三中学第十一个校庆,成立“校友会”,上午召开庆祝大会,下午进行篮球赛,晚上演话剧《夜半歌声》、京剧《群英会》,搞得非常快乐和热闹。
当时学校春季和秋季都招新生,所以有春季班秋季班,有的春季毕业,有的秋季毕业,不像如今学校单是秋季招生。学校有初中,也有高中。有一次,学期考试,为了防止作弊,让我们初一学生和高一学生同桌考试,我得以认识了好几位高中同学。
解放前夕,兵荒马乱,时局不稳定,学校办学艰难。敌机不时来轰炸扫射石浦港一带停泊的船只。有时,课上到一半,敌机来了,师生就立即疏散,到山上去躲避。后来就干脆决定:白天,师生四下去逃难,晚上则到校坐在昏黄的电灯下上课。由于经济萧条,学生缴不出学费,流失很多,老师吃饭也成问题,再加上校长出走,办学面临着重重困难。
到了1951年,社会渐趋安定。学校在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逐步走出困境,学生人数增加,教学秩序正常。学生一边读书,一边上街宣传,动员老板们把资金拿出来开店营业。同时,师生一起排练《白毛女》、《大榆林》、《王秀鸾》和《将相和》等文艺节目,在镇上和乡下演出,表现了很高的政治热情。还有一些同学纷纷报名参加陆军海军,有的参加志愿军,去抗美援朝,火热的爱国热忱,受到广泛好评。
1952年下半年,人民政府接管立三中学,改名为象山县第二初级中学(后又改名为石浦中学、象山二中),从此学校获得新生,一年复一年,更加兴旺,更加绚丽多姿。 母校:victory: 这是一部二中的校史 :se :se :se 偶也2中的。。。初中2年初三那年初中部和五爱小学合并成立立港学校,然后高中又是2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