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象 发表于 2009-3-1 13:41

何元均:吴越国期间的象山

     从晚唐至五代,军阀横行,兵骄将悍,叛乱与政变反复循环。国家的纲纪和社会的道德秩序荡然无存。兵连祸结,杀人动辄上万甚至上百万,以致生产荒废,严重缺粮时竟以人为食。象山有幸在吴越国治下过了80多年没有战乱的日子。吴越国比元朝只少了几年,可是在象山留下的记载几为空白。笔者只能借明州和两浙的某些史料,供大家比照参考。

       一、从黄晟“持节明州”到黄永阶“吏隐象山”

      唐僖宗一朝(874-888),明州和台州陷入了悍将夺权的战乱之中。象山处明、台之间,自然屡遭其劫,乾符二年(875),狼山镇遏使王郢劫库兵作乱,“聚党万众”,“乘舟往来,转掠两浙”。乾符四年(877),王郢求为望海镇节度使不得,二月,掠明州,陷台州。朝廷诏命“二浙福建各出舟师讨之”,明、台之间成了主战场。王郢乱平,羊僎权知州事。从县境多“羊府庙”来看,杨僎倒是个好官。杨僎卒,钟继文继为明州刺史,祖籍象山的鄮县人黄晟,为其部将。
      乾符五年(878),黄巢引军从中原转攻浙江,经杭州,攻占越州,欲下福建。以无舟船,开凿山道700里。浙东郡县,无不受其影响。广明元年(880),原江陵守将刘汉宏乱中叛唐,旋请降,诏为宿州刺吏;又怨赏薄,窃据浙东道。朝廷无奈,诏为浙东观察使。中和二年(883),刘汉宏命其党徒刘文为明州守,杜宗为台州守,进攻明州。自己则进窥浙西(杭州)。杭州刺史董昌遣钱镠率军渡过钱塘江,收越州,斩刘汉宏,救明州。时明州守将黄晟已击败刘文,擒杜宗。董昌因奏授黄晟为浙东道南面副指挥使。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明州刺史钟继文卒,黄晟受众推戴,摄守明州。后黄晟受命任明州刺史凡十八年,持节明州诸军事,讨平邻寇,保护乡井。乾宁年间(894-897年),“黄公往台州收流贼,驻驾于象山珠岩之地”,卖地建常乐寺,五年乃成。
       光化元年(898),黄晟秉“保境安民”之国策,发动民工采石,筑明州罗城,周围长18里,扩大了州治的范围;还在城区与江东之间重置浮桥(灵桥前身),方便民众交通。黄晟卒于吴越国天宝二年(909),遗疏不请其子任明州剌史,对府库所藏财物,写明“送使”字样,等待吴越王派员接收。此后的明州刺史缺乏系统记录,有据可查的是吴越王钱俶之弟钱亿,于宋建隆元年(960年)曾任此职。在此前后,黄晟之孙黄永阶,曾任象山镇遏副使九年。据《四明黄氏宗谱》记载:“黄永阶任象山镇遏副使,整躬率物,严厉有察。先是,海寇出入,莫敢谁何。永阶从容备寇,生擒剿戮,民赖以安。居官九年,一旦以志不可满,遂谢事。卜居县东今常乐寺祖茔之前村,今珠溪、下庄、溪沿暨南乡之南堡黄、月楼岙、后家坪,西乡之马岙,皆其苗裔也。”明黄润玉赞曰:“鲁丧乐官,入海逾河。公惟五季,远迹虞罗。吏隐象山,子孙靡他。诜诜珠溪,螽斯实多。”

      二、五代乱世中的一方“乐土”

      平定浙东刘汉宏之乱后,朝廷以董昌为浙东观察使,钱镠为苏杭观察使。董昌为政苛虐,于常赋之外,加敛数倍,以充贡奉,朝廷以为忠,宠命相继,封爵为陇西郡王。钱镠则为“保境安民”,征集民伕20万及十三都军士,筑杭州罗城,周围70里。
      董昌请求为越王,朝廷不许,遂生怨怒,自称大越罗平国王,改元顺天。下属将佐,有反对者,族其全家。为收卖钱镠,封之为“两浙都指挥使”。钱镠不受,致书董昌:“与其闭门作天子,与九族、百姓俱作涂炭,岂若开门作节度使,终身富贵邪!”明州刺史黄晟亦致书劝谏,董昌不听。
      乾宁三年(896),诏令钱镠为浙东招讨使,讨董昌,黄晟率兵响应。及越州城破,抄查董昌府库,有金帛杂货五百间,粮食三万斛。钱镠散金帛以赏将士,开粮仓以济贫乏。董昌兵败被俘,押解途中投水自尽。对于依附叛逆的五千余人,按法当族诛,钱镠赦免而厚养之。为褒奖此役功绩,唐昭宗擢升钱镠为镇东、镇海两军节度使,赐金书铁卷。钱氏从此取得了两浙政权。
       朱全忠篡唐称帝,国号梁,建元开平。开平元年(907),封钱镠为吴越王。梁末帝龙德三年(923)更册命钱镠为吴越国王。
       钱氏治浙82年,对于他的功过,宋代史家各有褒贬,但有两点是一致肯定的。
       一是在晚唐五代乱世中,吴越国能延续82年之久,民众有幸过了82年太平日子。这不但为其他藩镇割据所无法比拟,即以中原小朝廷而论,“53年间,易五姓(梁、唐、晋、汉、周)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至三、四岁而亡。”究其能延续82年之原因,首先是由于恢复了国家纲纪和社会道德秩序。钱镠虽武将出身,但讲究孝悌忠信,亲制家训,强调“子孙如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破家灭门”。因之,王室内部讲礼让,钱氏三代五王,无一违背祖训。其次是以“保境安民”为国策,82年中很少因重敛虐民引起的变乱。吴越国重视安定民生,还广建寺院,劝民向善,这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教化的好方法。后苏轼任杭州知府,撰《表忠观碑记》颇加赞赏:“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乐之声相闻,至于今不疲。其有德于斯民甚厚。”
       二是在对外关系上,钱镠强调“度德量力而识时务”。许多藩镇看到中央政府削弱便急于称帝。钱镠却告诫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度德量力,顺天者存”、“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其后代遵遗训,自然就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宋立国之后18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避免了生灵涂炭,对国家的和平统一作了大贡献,也为钱氏子孙的兴旺发达埋下前因。对钱镠颇多非议的欧阳修也在《新五代史》中说:“独钱塘自五代时知尊中国……不被干戈,今其民富完安乐。”
       吴越国承平日久,对内大治宫室,对外要贡奉大国,耗费太多,徭役与赋敛偏重,因而史家多有指摘,这当然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在关注民生上,多有善政。如修筑钱塘,围垦江涂良田,“不辞鞭石畚土之劳,以图经久乐利之计”。又如开拓海运,频与海外诸国交往,“杭州潮水初满,舟楫望之不见首尾”,誉称“三千里外一条水”。杭州台馆豪华,“重檐复屋”,“雕栏花甍,万卉中出”,成为“东南形胜第一州”。隋代杭州只有15380户,吴越国时达十余万户。今天杭州的许多名胜古迹,有许多都是当时留下来的。
       在吴越国这个环境中,象山也曾被视为“乐土”,晚唐至宋初许多氏族迁入象山,连吴越国的象山镇遏副史黄永阶也占籍象山,都是明证。
       象山古迹中与吴越国有关的记载,是罗隐在石壁上所题写的“东谷”两字。罗隐,原名昭谏,因屡试不第,改名为隐。他大半生不得志,55岁后归依钱镠,任节度使判官,此后22年宾主相得,成为吴越国政坛和文坛上的重要人物。《蓬岛樵歌》中钱沃臣有诗云:“人从四板桥头过,东谷先寻昭谏书。”自注:“城东三里铁溪,又名锦溪,有四板桥。溪旁崖石如壁,刻‘东谷’二字,大二尺许,罗隐书也。”清雍正县志亦有记载:“城东四里,罗隐过此,留题岩壁。”雍正时贡生钱志朗,亦在诗中道及,而《蓬山清话》疑之。
       罗隐在象山的民间传说中也留下大量逸闻,应该是他到过象山的确证。罗隐并非唐代亡国遗民,钱姓诗人对其祖先与罗隐间关系之了解,当比他人为深,值得采信。

艳过无声 发表于 2009-3-1 13:43

何老的文章,要顶的:strong

有烟没火 发表于 2009-3-1 13:48

摘自何老的文章,顶:victory:

象山港邮 发表于 2009-3-1 16:48

:stro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元均:吴越国期间的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