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qingsong 发表于 2009-2-19 18:23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12日在象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12日在象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09-2-19 7:53:56




县长 李关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县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县人民政府在中共象山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突出“创业创新、转型提升”和“标本兼治、保稳促调”主题,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6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10202元,分别增长8.6%和8%。荣获中国渔文化之乡、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省旅游经济强县、省科技强县称号。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始终把调整结构、推动创新作为转型提升的重中之重,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坚定信心,加快发展。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5.1 ∶ 49.7 ∶ 35.2。实现农业总产值59.3亿元,增长5.1%。农业主导产业机械化率达到90%,“名特优”产品率70%,推广种植超级杂交稻3.5万亩。水产品总量56.9万吨,完成标准化池塘改造6000亩。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联系更加紧密,实现产值50亿元,带动农户8.5万户,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新增39家,达到86家,销售5.5亿元。组织开展“帮企业、鼓干劲、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坚持政企联动和产业、行业、企业互动,保增长、防滑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39亿元,增长21.6%。三型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产值175亿元,增长18%。临港工业不断壮大,产值120亿元,增长33.4%。象山港和环石浦港船舶基地初步形成,中油重工项目扎实推进。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增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落户企业34家。深入开展主题蹲点实践活动,重点抓好船舶制造业和针织业的转型升级。船舶制造业产值42.2亿元,增长62.4%。针织业产值80亿元,增长5.1%。自主创新、品牌创建力度加大,技改投入36亿元,增长10%,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23个,授权专利219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产值21.1亿元,增长30%。软件产业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建立,入驻企业9家。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自营出口13.1亿美元,增长21%。境外工程劳务营业额2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合同利用外资1.7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317万美元、利用内资11亿元。节能减排深入开展,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5%。实施循环经济项目29个,新增清洁生产试点企业12家。商贸服务业取得新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亿元,增长18.4%。中国水产城二期和天华家俱城建成开业,城东市场、日用品综合市场、财富中心、海洋之星加快建设。休闲旅游稳健发展,接待游客5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亿元,分别增长28%和39.8%。石浦渔港古城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渔港广场和半边山旅游区一期拆迁基本完成,太阳岛户外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落户建设。中国开渔节被评为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最受关注节庆和2008年中国最具潜力十大品牌节庆,“三月三”民俗节、国际海钓节、象山海鲜节影响日趋扩大。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休闲露营节系列活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象山海鲜餐饮享誉长三角,实现销售11.5亿元,增长16.1%。海洋运输业总运力41.2万吨,增长24%,集装箱运力居全省首位。建筑业施工产值352亿元,增长15.8%,新增一级资质企业3家。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4.7亿元和195.8亿元,比年初增加28.2亿元和37.8亿元,引进设立交通银行、国民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
    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始终把扩大投资、改善环境作为城乡建设的重中之重,实施“重点工程攻坚年”活动,合力整治建设环境,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牢牢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契机,争取中央投资资金5000万元。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象山港大桥工可获国务院批准,项目初步设计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并于年底正式动建。城乡海陆一体交通网络日渐完善,三门口大桥竣工通车,西泽5000吨级码头主体和象西线大修工程完成,环城西路二期基本建成,新客运中心和林善岙、大金山隧道稳步推进。供水安全保障不断加强,白溪引水象山段全线贯通,上张水库可下闸蓄水,滨海水厂试运行。城乡区域联网供水工程启动实施,白岩山—涂茨、石浦—高塘岛管线竣工通水,爵溪第二水厂和新桥水厂主体建成。城乡电网布局逐步优化,蛟龙、青莱110千伏输变电投入使用,松兰110千伏输变电加紧实施,121个村完成电气化改造。县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修编,大目湾新城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市政道路7.5公里,城市新中心区框架基本形成。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8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环卫保洁面积30万平方米,保洁质量进一步提高。石浦、西周等中心镇加速发展,集聚功能不断增强。“美化家园·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广泛开展,创建省、市级全面小康村5个,新建农村网络公路76公里、乡镇客运场站3座、港湾式停靠站150座。新改建农村水厂3家,供水改造受益人口5.1万。新建标准农田1.6万亩,整理宅基地641亩。生态县创建深入开展,渔山列岛列入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大塘港、溪口水库水环境整治有序推进,生态葬法全面推行,新增省级绿化示范村5个。建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工程一期、爵溪污水处理工程二期,水桶岙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试运行。
    民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始终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作为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四大民生行动计划”,各类民生事业支出18.8亿元。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措施,发放油价补贴5亿元、粮食和农资综合直补1753万元。新增就业岗位8151个,再就业382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新增五大基本保险参保近12万人次,养老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5%。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居家养老服务全面铺开,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3.7%和100%。建成廉租房5000平方米、外来人口居住区5.4万平方米,落实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12.8万户。加大帮扶救助力度,积极改善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四城联创”工作启动。科普工作得到加强,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被列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试点单位。海洋文化大县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种文化”活动成效明显。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实验保护区创建取得积极成效。文化精品创作成果丰硕,获省级以上奖项4个。文体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使用。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新改建校舍7万平方米,丹城四小投入使用。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教师“安心”工程稳步实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创建省、市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各类传染病疫情有效控制。实施计生奖扶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3.2‰。
    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十小”行业质量整治扎实推进,问题奶粉事件妥善处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年”和“大接访”活动深入开展,奥运信访安保取得实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建成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基本建立,防台预案有效落实,率先建成全国首个渔船专用避风锚地。支持汶川抗震救灾,捐款捐物3200万元,援建过渡安置房400套。
    政府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始终把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作为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及时出台各项保稳促调措施,调整工业、建筑业、农业农村等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推进联合审批和网上审批。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受理事项48万件,按时办结率100%。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治理,“减、免、缓、停”收费150项。推行行政复议听证审查、复议和解、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等制度,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以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为契机,内部监管得到加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深入推进。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更加规范。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健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建议204件、提案168件。基本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支持海关、检验检疫、口岸机构履行职能,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作用。人事、统计、外事、烟草、盐业、通信、邮政、气象、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侨务台务、征兵优抚、双拥、档案方志、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的背景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改革开放30年奠定的基础上取得的结果,也是全县上下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驻象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象山发展的创业者、投资者、建设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一切关心、支持象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信任,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受宏观环境影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没有完成预定目标,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整体效益下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粗放型增长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层次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农村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民生事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各类社会矛盾较为复杂;少数干部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观念有待提高,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是我县桥海时代的开启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明显减速,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仍在加剧,通货紧缩压力增大,对我国影响日益加深。中央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县经济外向度较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象山港大桥全面建设,内生动力加快释放,大桥经济蓄势待发,县域经济比较优势更加凸显。我们既要认清形势、保持清醒,更要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同舟共济,顽强拼搏,努力开创象山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象山港大桥建设为契机,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线,解放思想,创业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民计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新象山奠定坚实基础。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增长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1亿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渔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6%。
    各位代表,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下几方面:
    ——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今年工作的重心。面对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严峻性和复杂性,要善于从县情出发,综合分析,准确判断,在困境中发挥内在优势。既要增强保持增长的紧迫感,继续研究制定更直接、更有力、更见效的政策措施,又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必须坚定信心,创业创新。只要信心不滑坡,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越是困难时候越要坚定信念,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走科学发展之路。实施“政企联动、解困突围”专项行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尽量为企业减压减负。要充分看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大力弘扬实践象山精神,激发全社会创业潜能,始终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必须抢抓机遇,合力攻坚。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以市场开发带动内外贸增长,集中建设一批事关象山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推动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增长。
    ——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既要立足全局,又要着眼长远,积极解决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把新增财力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民生事业,真正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深入实施“四大民生行动计划”,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维护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宽裕幸福的小康生活。
    (一)倾力建设象山港大桥,推进海陆一体化发展
  举全县之力建设象山港大桥,深化桥海兴县战略,全面落实项目中心制,加大投资,提升现代化滨海新城整体形象。
  全力以赴推进大桥建设。坚持把象山港大桥作为“一号工程”,只争朝夕,众志成城,全面完成征地拆迁任务。齐心协力,优化服务,强化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配套,建成大桥应急供水、供电工程。按照建设一流大桥要求,积极配合市象山港大桥建设指挥部,狠抓工程质量和进度。发挥市、县共同推进优势,实施无缝隙管理,形成目标一致、分工负责、协同并进局面。完善大桥建设各项保障预案,推进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和无障碍施工。开展以大桥为主题的策划、宣传活动,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奉献大桥建设的热情,切实营造良好氛围。
  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重点工程突破年”活动,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优化建设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政府新增的投资计划。坚持以项目带投资、以投资促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6亿元,其中政府性投资24亿元。安排重点工程47项,年度计划投资47.8亿元。实施象山港大桥对接工程,建设盛宁线丹泽段、大金山隧道和高架岭隧道二期,筹建环象山港公路象山段,启动沿海高速公路戴港至宁海段前期。加强供水保障,完成上张水库和白溪引水工程,实施海水淡化项目。优化电网布局,建成松兰110千伏输变电,加快建设衣亭220千伏输变电,启动石浦、鹤浦、滨瑶、公屿4座110千伏输变电,开展湾山220千伏和涂茨、梅溪110千伏输变电前期。扩大土地有效供给,做好白岩山二期围垦前期,启动大平岗围垦,基本建成高塘岛围涂工程。
  加快城市化步伐。优化县域总体功能布局,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功能,按照“强化基础、完善功能、优化环境、创新管理、保障民生”要求,丰富城市内涵,突出天安路、象山港路两条主轴,完善公共交通、商贸商务、金融保险、行政服务、休闲娱乐、生态人居、文教卫生七大功能。强化城市基础配套,建成新客运中心和巨鹰路延伸工程,基本完成环城西路三期前期、林善岙隧道及接线,建设县公交场站,新建海山路等市政道路9.3公里。推进城市新中心区开发,建成海洋之星,完成县委党校、财富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天力大厦、大型超市和宁波银行、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深化滨海大道区域规划,开展行政商务中心前期。启动开发大目湾新城,动建天安路滨海大道至大目湾段及区内骨干道路,建设太阳岛户外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提升城市形象,动建天安路、象山港路景观灯饰工程,实施水体循环项目,稳妥推进“退城进园”和城中村改造。创新城市管理和经营体制,加强综合执法,新建蓬莱停车场。加快城镇组团式发展,实施石浦、西周中心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强化中心镇集聚功能,协调发展重点镇和一般镇(乡),建成鹤浦盘基码头及接线、石三线高塘段,完成茅石线等15公里省道和61公里县道大中修。
  积极谋划大桥经济区。深化“四大片区”功能定位,科学开发海陆资源,不断壮大海洋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象山县港口岸线开发利用规划》,打造临港装备、新型能源、水产加工、物流运输、休闲旅游五大基地。规划建设象山港现代物流园区,开展5万吨级港区航道疏浚。推动石浦港口岸开发开放。做大做强海洋运输业,建设港航强县。推进以园区为重点的大桥经济核心区建设,提高项目落户率、开工率和产出率,构建产业发展新高地。完成开发区基础配套1亿元,新增投产企业20家,基本完成滨海工业园基础配套,形成石浦科技园路网框架。加快产业区开发,完成白岩山和西周区块基础配套1.9亿元,新增投产企业20家、临港大项目2个以上。
    (二)巩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
    发展现代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8万亩。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扶持壮大远洋渔业,实现水产品总量56万吨。提升“7+1”农业龙型产业,打响梭子蟹、浙东白鹅、象山蜜橘等品牌,创建名牌产品3个。推进集约化、设施化和标准化生产,建设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基地3个、标准化园区10个,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无公害基地3万亩。实施农业经营主体梯队培育工程,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加快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推广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疫病防控、精深加工等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鹤浦国家一级渔港,整治河道34.7公里,治理小流域17公里,维修加固海塘4条6.8公里,修改建水库60座。实施地力提升工程,新建标准农田3000亩,完成开发造地和宅基地整理复垦2300亩,改造低产橘园2000亩。
    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户与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培养一批农产品销售大户,加快形成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带动性强的流通体系。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新增流转土地1万亩。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落实价格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充分保障农民的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探索渔船贷款担保制度,启动农村住房贷款担保试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构建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并存的多元金融组织体系,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农村。深化村企合作,鼓励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抓好村改居试点。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规范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制度。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新农村“1560”发展计划,完善村庄规划,建设农村新社区,创建市级以上全面小康村5个。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推进与浙江大学的科技合作,深化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点。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健全帮扶机制,加大对欠发达村和低收入农户扶持力度。筹建农资配送中心,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农民文化节,健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建设基层文化宫30个。继续开展“美化家园·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整治沿线连片村庄60个,新建村级污水处理站8个、沼气池3000立方米。
    (三)立足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抓行业、带产业、建基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6亿元,增长14%。
    提升产业素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引导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推动针织产业开发新型高档面料和联合创牌,提升面料、印花、染整、研发、检测、展示六大中心,建成启新面料、创裕制衣项目,发挥“中国针织名城”品牌综合效应。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绿色食品,建成澳特莱海产品项目。提高汽配产业整体水平,建设华翔汽配生产项目。加快输配电产业向高等级化发展,建成天安电工生产基地一期。促进铸模机械行业数控化、精密化发展,实施电梯配件、食品设备制造、文具及滑雪板生产线项目。加大扶优培强,支持企业上市,新增亿元以上企业5家。高度重视企业“关停并转”,鼓励优质资本、优势企业跨地区跨领域并购和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新办企业500家。开展“企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创新企业市场营销模式,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壮大新兴产业。按照集约化发展要求,编制完善临港产业规划,实现产值130亿元。整合提升船舶制造业,实现产值45亿元,造船能力突破120万载重吨。基本完成石浦打鼓峙、鹤浦万寿塘区块开发,建设新乐造船二期、中洋船舶项目。打造船舶制造整体品牌,鼓励船舶企业整合重组。扩大配套协作,启动开发高塘岛船舶配套基地。发展临港装备业,建成中油重工一期,争取引进中石化海工生产项目。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实施合成汽(柴)油、太阳能光伏生产项目,做好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培育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生物科技等产业,实施海螺水泥、宏鼎电子、瑞基科技、浙东表面处理等项目。
    加强科技创新。完善创业创新政策,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健全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家,开发科技项目10项、新产品100个。启用象山(宁波)科技研发中心,入驻研发机构12家。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密切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引进实施科技合作项目20项。推广应用创新技术和设备,完成技改投入40亿元,着力推进32个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7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新创省级以上品牌15个。做好专利申请和保护,支持企业开展产品标准研究,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新增授权专利160件。
    做强建筑经济。发挥象山建筑品牌效应,增强发展优势,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380亿元,增长8%。优化行业梯队结构,推进资质升级,加快建筑企业集团化发展。坚持质量兴业,提高施工装备和建筑工艺,开发绿色建筑产品,争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33项。按照做专做精要求,鼓励施工企业向房地产、勘察设计、建材、装饰等方面延伸,引导向市政、园林、环保、交通、水利、通信等专业领域拓展。抓住国内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巩固传统市场,扩大新兴市场,抢占重点市场。健全建筑业信用体系,加强境外承包工程项下外派劳务管理。重视行业人才培养引进,积极培育直属项目经理队伍,增强企业核心控制力。发挥建筑业企业家在资金、技术、信息方面优势,支持回乡投资创业。
    (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提高居民收入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实施旅游富民战略,推进消费扩容升级,提高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要素的能力。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实施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增强发展活力。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进行定点、定向和专题招商,重点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力争实际到位外资6500万美元、利用内资12亿元。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实现进出口总额16.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4.8亿美元。推进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提高机电、高新技术出口比重,发展服务贸易。以境外投资和工程承包为重点,加快“走出去”步伐,带动服务、文化、技术、设备、产品和劳务出口,完成境外工程劳务营业额2.2亿美元。以“三区两城”和软件产业园为基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产值3000万元。坚持选资与选智相结合,引进更多更好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深化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继续推进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和友好城市交流。
    拓展城乡消费领域。按照“增强能力、改善预期、优化环境”的要求,激活内需,拉动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增长12%。培育咨询中介、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引进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等高端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功能区的集聚发展,建设城区中心现代商贸区。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建成城东市场和县日用品综合市场,动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规划建设象山综合市场、东陈商贸城和石浦渔需品交易市场、建材装潢市场。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发展社区便利店、商业特色街和生活服务业,实施农村商贸“五个一”和“家电下乡”工程,营造多元化的消费网络。提升便民早餐配送中心和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创建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点2个。重视国内市场开拓,实施针织品内销市场拓展工程,培育名特优农产品销售中心和农民自产自销市场,开展象山海鲜联销专卖。
    丰富休闲象山内涵。以打造长三角重要滨海休闲目的地为目标,启动实施“象山旅游品质提升四年行动计划”,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全年接待游客6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亿元。修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半边山旅游度假区和白沙湾、心海度假村。提升松兰山休闲度假区,改造景区道路和污水处理设施。整合开发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建设渔港古城广场和渔港风情街,实施环港灯光工程,开辟海上游、环岛游线路。综合开发象山影视城,打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争取申报花岙岛国家地质公园,创建西周鲤龙潭、茅洋民俗文化村国家AAA级景区。培育体验休闲产业,开发汽车露营、海钓、游艇等项目。创新举办中国开渔节,办好“三月三”民俗节、国际海钓节、象山海鲜节。举办乡村旅游节庆,规范休闲农(渔)家乐发展,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和市级以上乡村游示范点3个。开展普陀山、甬之南“3 + 1”旅游区域合作,设立宁波象山旅游形象点。筹建旅游集散中心,开通景区公交专线,建成檀头山300吨级、渔山500吨级客渡码头。强化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预警预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建设县中心粮库。严格市场准入,发挥海关、检验检疫、口岸、海事、工商、质监等机构职能,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增强检验检测和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完善安全状况报告制度。打造诚信象山,建设信用企业,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重视烟草专卖、盐业专营,做好通信、邮政工作。规范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发展,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绿叶城市信用社改制,引进商业银行1家以上。加强政银企合作,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加30亿元、40亿元。健全重点行业和企业的金融预警监测网络,推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五)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
    把环境保护和节约优先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贯彻《能源节约法》,严格执行节能减排降耗责任制,有效降低能耗、水耗、物耗水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3%和6%。落实约束机制,实施环保首决制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淘汰落后产能。运用产业、财税、价格、土地等政策,扶持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加大节能执法和监察力度,严厉打击恶意排污排废行为。强化能源监管,突出企业主体责任,抓好重点行业、公共机构和建筑、交通、渔业、饭店宾馆等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制度,倡导企业“零用地技改”,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依法加强土地管理,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整治。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群。围绕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产出效益。构建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生产模式,完善循环产业链,打造能源、针织、水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循环产业群。开展“1030”行动计划,深化爵溪、石浦、西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启动大塘港渔农牧游示范基地开发,建设群英塘、白玉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推进水电联产、垃圾焚烧发电及供热项目。实施可再生资源回收、资源综合利用、中水回用等工程,新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5家。倡导健康、环保、绿色消费,新创省、市级绿色示范单位8家。
    创建全国生态县。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打造更蓝、更绿、更清、更静生态人居,力争通过省生态县验收,积极创建全国生态县。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建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工程二期主体、西周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白岩山、石浦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中心城区垃圾中转站。推进渔山、韭山列岛等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大塘港、溪口水库等水源地保护。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个和市级以上生态乡镇、生态村各5个。新增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建成爵溪燕湖湿地公园。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完成造林5000亩、沿海防护林1000亩。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环境专项治理,抓好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扩大城乡环卫保洁面。实施新一轮“811”环境整治行动,健全生态修复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六)繁荣海洋文化,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
    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县文化综合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办好塔山讲堂。实施“千影百戏”工程,发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公共文化。深化海洋文化精品名品工程,培育民间艺术队伍、文化经纪人和文化中介机构。研究发掘渔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申报工作,创建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实验保护区,鼓励建设民办博物馆,打响中国渔文化之乡品牌。编纂《象山县志》,出版《陈汉章全集》。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积极发展竹根雕、影视、体育等文化产业。推进广电网络升级改造和多功能开发,创新编播内容。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倡导文明健康文化消费。
    优先发展科教事业。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示范、推广一批科技成果。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公民科学素养。重视素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新改建校舍7万平方米,迁建象山三中,建成石浦中学实训楼、新桥学校教学楼。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创建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双向有序流动机制,启动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健全帮困助学机制,扩大“两免一补”覆盖面,增加公办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比例。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综合用房,建设玖星妇儿医院,迁建爱心医院、鹤浦卫生院,筹划台胞医院建设改造。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施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建成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稳步推进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化责任医生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启动城乡医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吸纳培养新型农村医生队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规划建设县游泳馆,逐步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创建省体育强县。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重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
    (七)关心民计民生,改善人民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
    加强全民创业和就业服务。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为象山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健全人才管理和服务机制,建设人才公寓,营造“引得进、育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格局。完善人才政策,拓宽引才渠道,吸纳高技能、实用型紧缺人才来象创业就业,鼓励象山籍人才回乡扎根创业。坚持创业带就业,引导转变就业观念,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再就业3500人。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劳动用工动态监管,援助“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就业。深化和谐企业创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加大职工工资清欠力度。
    强化居民住房和社会保障。围绕“住有宜居”目标,构建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住房保障体系。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分步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扩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供应,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稳定投资者信心。深入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县老年公寓。加强物业管理,创建和谐社区,提升县社区服务中心。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新增参保2.5万人次以上。完善被征地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保障机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比例。重视社保基金收缴和监管,确保安全运行。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水平,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发挥慈善、福利机构作用,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改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结合实际可能,办好九方面实事:
    1、实施城乡区域联网供水工程,完成石浦—定塘、泗洲头—墩岙塘、涂茨—象山港大桥管线铺设,建成新桥水厂,建设东北部供水工程和西周水厂一期。
    2、丹城、石浦分别建成廉租房各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各2万平方米,改造中心城区老小区4个。
    3、改造城乡危房820户,除险加固屋顶山塘27座、小型水库6座。
    4、建成农村网络公路60公里、港湾式停靠站30座,完成农村低压电网改造184个村。
    5、完成数字电视改造2万户,免缴低保户、五保户、“三无”对象电视维护费7295户,创建信息化乡镇6个、示范村40个。
    6、新建星级农民会所50家,规范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40家。
    7、改造乡镇农贸菜市场10个。
    8、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新增公益性岗位500个,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6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参保人员达到1万人。
    9、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17个2.9万亩。
    (八)深化法治象山,加强社会管理
    全力维护长治久安,切实保障公共利益,营造和谐有序安定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化“四城联创”活动,不断提升城乡文明水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以增强奉献意识为重点,倡导志愿服务。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面商率、落实率和满意率。支持配合县法院、县检察院依法履职,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五五”普法,增强全社会法制观念。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实施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巩固双拥成果,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推进石浦海防营地块置换与开发,抓好征兵和优抚安置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外事、侨务和对台事务。重视老龄、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
    保障公共安全。按照“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要求,规划建设应急信息平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公众应急防范意识,增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做好气象监测预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防能力。加强重大活动公共安全保障,确保安全有序。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矿山、道路交通、渔业生产、消防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象山建设,增强社会安全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完成看守所主体工程。强化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打黑除恶工作年”活动,严厉打击盗抢夺等各类刑事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以“基层基础提升年”为契机,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加大群防群治力度,加强“一中心三室”规范化建设。重视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畅通利益表达和诉求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努力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控制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政府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一定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于碰硬,敢于突破,一项一项抓好工作落实。
    解放思想,科学谋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树立科学理念,不能为定势所困;切实树立忧患意识,不能为成绩所累;切实树立世界眼光,不能为视野所限;切实强化创业精神,不能为艰难所惧。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困难问题多、群众意见多、工作瓶颈多的地方,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完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向群众直接受益方面倾斜。加强调查研究和多方论证,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公平公正,依法办事。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听证制度,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加大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力度,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构建行政复议和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电子备案的网上平台。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推行统计公布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优化服务,高效做事。牢固树立服务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增强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改进文风会风,努力建设务实高效型政府。扎实开展市级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新一轮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下放执法重心,合理划分部门、镇乡执法权限。创新政府投资和公共项目建设体制,在符合审批规范的前提下特事特办、并联许可、加快审批、尽快开工。整合行政许可监管力量,避免审监不分和多头管理,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步伐,推行网上行政服务和电子监察。
    清正廉洁,干净干事。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廉政责任制,以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深化机关作风民主评议,狠抓治风纠乱,开展向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等专项整治行动。健全重大项目保廉体系,规范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关键岗位、重点领域和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管。坚持依法理财治税,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制度,合理控制镇乡债务规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创建节约型机关,制止铺张浪费、奢靡之风,严格控制新建楼堂馆所,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以及公务人员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行零增长,行政机关公用经费压缩5%。
    各位代表,半岛涌动希望,大桥引领辉煌。让我们在中共象山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决心、昂扬向上的斗志,鼓实干之劲,谋发展之计,聚创新之力,造和谐之势,谱写新篇章,实现新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名词解释

    “四大民生行动计划” 指困难群体救助、公共基础改善、生活品质提升、民生民权维护四大行动计划。
    “四城联创”指开展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活动。
    “种文化” 指农民自办的文化,相对“送文化”而言。表现为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传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培养各具专长特色的农村文体队伍和文化能人。
   “7+1”农业龙型产业 指杨梅、柑橘、浙东白鹅、出口蔬菜、大黄鱼、梭子蟹、紫菜和南美白对虾八大农业产业。
    “十小”行业 指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药店、小农资店、小菜场、小美容美发店、小音像店(包括网吧)、农村小客运、小液化气供应点等十类行业。
    三型企业 指强势型(培育)企业、实力型企业、潜力型企业。2008年确定全县强势型企业13家、强势型培育企业6家、实力型企业39家、潜力型企业59家。
    “四大片区”指中心城市片区、沿象山港片区、环石浦港片区、大塘港片区。
    新农村“1560”发展计划 指重点发展中心城区和石浦、西周、鹤浦、贤庠、定塘5个中心镇,培育60个左右中心村,稳步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区两城”指城市新中心区、象山经济开发区、象山产业区和象山影视城、大目湾新城。
    农村商贸“五个一”工程指每个镇乡建设一家连锁超市、一家规范农贸菜市场、一条特色商业街、一家星级酒店(饭店),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家合格农家店(放心店)。
   “象山旅游品质提升四年行动计划”指未来四年象山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对旅游产品、基础设施、旅游环境、行业品质、服务素质、乡村旅游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旅游品质。
    甬之南“3+1”旅游区域合作指象山、宁海、奉化等旅游主管部门和溪口旅游集团,结合各自的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市场前景,坚持平等自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密切联系和协作,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实现信息互通、客源互送、资源共享、市场互动、形象共塑,推进三地旅游事业共同发展。
   “1030”行动计划指开展爵溪针织工业基地、石浦水产品清洁加工基地、象山港水电联产基地、大塘港渔农牧游示范基地等10个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实施园区集中供热、鱼粉厂小冷库整治迁建等30个循环经济项目。
    新一轮“811”环境整治行动指我省从2008年开始的新一轮三年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其中,“8”指要实现污染减排、工业污染防治等八方面工作目标,也指要抓好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等八方面工作任务;“11”,指杭新景高速公路沿线小冶炼污染等11个省级督办的重点环境问题,也指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等11项保障措施。
    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指从2008年开始,通过四年努力,使我县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有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的助明、助听、助行等康复需求能基本满足,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基本纳入集中托养、日间照料或居家安养。
    “一中心三室”指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农村、社区、规模企业综治工作室(警务室)。

毛毛 发表于 2009-2-19 19:24

大篇文章。。。

渔港 发表于 2009-2-19 19:25

政府工作报告:strong

空子 发表于 2009-2-19 19:31

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公开的了。 :strong

hzsch518 发表于 2009-2-19 19:49

船舶制造业产值42.2亿元,增长62.4%......:L

正大光明 发表于 2009-2-19 21:09

——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这话是李关定说的?
李关定是在什么年代、用什么口气、对谁而说的?
作为一个共和国的县长,在如此的大型会议上,说出如此不合时宜的话句,真是晕死人了!

木兰花 发表于 2009-2-19 22:18

晚上刚看了象山报;P ;P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12日在象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