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_sun 发表于 2009-2-10 16:48

职场之“虚”

虚,在职场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也无所顾忌。

    如今的职场,可以说是实力充斥的天下。“实力派”最受欢迎,凭借业绩平步青云,或是得势呼风唤雨;“软实力”引来众多讨论,寻找核心竞争力,制造业内影响力;“实战学”不乏人研究,深入渠道了解,转为目标指引。几乎每个公司开全体大会都会一再强调,要“脚踏实地”“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但转身之后,也会发现,那么多令人血脉贲张的“实”处之后,也是一片片暗流涌动的“虚”地。

    “我们一直做实事的,怎么可能有虚的?”猜想如果提问不同公司的时候,答案一定惊人相似。而面对第二个问题 “真的确定都是实的,没有虚的?”的时候,很多人心里都有一点发怵,不敢完全打保票。其实,如同阴阳定律,“虚实”并存也是一个“存在现象”。

    先就员工个人而言,谁人没用过“职场虚招”?办公室各处走动,一定要手拿几张文件或者一本工作日志,即便是去上个厕所或者抽个烟,旁人都以“时刻想着工作”来积极评价;办公桌文件推挤,并非不会整齐摆放,实在是因为凌乱的摆放,将留给团队“日理万机而无暇整理”的“专业”印象;勤向主管发邮件,有时白天,有时夜晚,这样老板能感觉到你一直在努力工作,并且非常重视与他的沟通;还有一直等到老板下班才走,哪怕在偷偷玩游戏;常装出一副“火烧眉毛”的状态,努力塑造“雷厉风行”的职业形象。

    就组织构架而言,谁家没有设过“公司虚职”?CEO早已经号令天下,却突然来了个总裁,除了汇报多了一道手续,基本无用;一个岗位两人做,美其名曰“双主管制”,既造成了两人都有可能“袖手旁观”,还造成其中至少一个职位“徒有虚名”。泡沫时期网络公司的“CIO”(首席信息管),因为企业的不够重视,因此职位并没有多大发言权,没有表决权,难于参加公司中层经理会,也参加不了公司高层行政委员会,即便有,也只在急用时作“临时嘉宾”。因此,CIO被解释成,“Career is over” (职业终结者)。

    还有更多的“虚”,如同流行感冒一般,不断地蔓延在企业中。当“企业文化”流行时,每家公司都设立专门小组研究,但结果却是“闭门造车”,乃“文化之虚”;在墙上贴着“以人为本”,但管理者却在工作中依旧只清楚企业的需求和领导者的需求,此乃“意识之虚”;手捧精美的“职工手册”,但心里还是记得刚才被老板无端大骂一场,再精美的企业文化读本,此刻也是毫无用处,成为“行为之虚”。

    有对外招聘时的“虚高学历”,卖电脑的要硕士学位,修复电脑的要博士以上,甚至连使用电脑的前台接待都要本科以上。真的需要吗?真的有用吗?也真的实际吗?反观美国《华尔街日报》上的招聘广告,只有2%的公司在招聘中要求硕士学历,4%要求学士,其余没有学历要求。只有当公司很明确地了解到职位的内核,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不去理会“江湖虚名”。

    虚之至极则实,实之至极则虚。实者,拥抱、感受并且采纳;虚者,理解、宽容并且避免。当一切透明,当相互真诚,虚的存在会越来越少,而内心却会愈发坚强和实在,毕竟谁也不愿意将来的路是铺设在“像雾像雨又像风”的“虚幻世界”。

琼楼 发表于 2009-2-10 16:50

职场奥妙之深,使人一头雾水。

小曼 发表于 2009-2-10 18:35

找工作最怕的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工作时候觉得自己学的东西都没有用的根源就是这种招聘所要求的高学历所导致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