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风情系列——殖民地遗迹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被誉为首都北京的出海门户。蜿蜒曲折的海河流贯全市,沿河是天津市内风景最优美的地区。滨江道一带是最主要的商业中心,古文化街及附近街区是天津主要旅游区。历史上天津曾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英、法、俄、德、日等国在天津的租界共有15.4平方公里,现有众多异国风情的建筑。市郊主要风景名胜以盘山最为著名。以狗不理包子为代表的天津风味食品很受游客喜爱。南市食品街集吃、玩等项目于一体,是津门新兴旅游区。天津的建筑具有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并存的特色,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由于开埠较早,且有9国租界,以风格各异的小洋楼为特色,保留着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东西方各国的各类建筑一千多幢。
原法国工部局
原法国工部局简介:法租界工部局是随法租界的出现而建立的专门负责维护法租界统治安全的警察机构,隶属于法租界董事会,直接受董事长即法国领事领导。工部局下设保安处、警察队(巡捕房)、稽查室、手枪队、消防队、卫生队,拘留所等部门。
拘留所为半地下室状,铁边木门,厚水泥墙,无窗,坚固阴暗。二、三十年代傅茂公(彭真),刘澜涛,吉鸿昌等革命者在法租界内开展革命工作被法国巡捕逮捕后曾关押于此。厚重的牢门内壁上留有被关押者刻下的“世人莫笑铁窗苦,一生未尝不丈夫”等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见。
该楼建于1927年,钢混结构四层法式建筑。楼房质量坚固,风格稳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法国工部局大楼被中国政府接收。
原法国领事馆
原法国领事馆(和平区承德道4号),现为测绘处办公用房。原法国领事馆简介:
法国驻津领事馆开设于1861年,初址设于三岔河口一带。1900年在义和团战争中被烧毁。战后清政府将此处赔偿给法租界当局作为领事馆。法国领事馆设总领事一人,法租界最高权力机构历届董事会均由总领事出任董事长,因此总领事是法租界最高行政长官。解放后法国驻津领事馆撤销,结束了在天津90多年的历史。
该楼建于1923年,由比利时义品公司法籍工程师设计。建筑平面左右对称。立面采用变体的西洋古典附壁柱式,墙面和檐口均有精细花饰。石阶入口、两侧设花池、铁栏门上有优美的山花,是一座典型的法式古典风格建筑。
法国公议局
法国公议局,1931年建立,欧洲古典复兴式建筑风格,地点在法租界克雷孟梭广场(今和平区承德道22号),解放后为天津市图书馆,现为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原法国公议局大楼简介:
法国公议局是原法国租界内负责行政事务的综合管理机构,直接受法租界董事会领导。局内下设工程处、捐务处、会计处等部门。抗日战争胜利后,法国公议局大楼被中国政府收回。
大楼建于1924年,由仪品公司工程师门德森设计,中间为三层,两翼为两层,庄重对称。基座采用花岗石镶面,主入口为三联半圆状花饰铁拱门。二层中央为六棵爱奥尼克柱式空廊,立面有多种西洋雕刻装饰。正门大厅为彩色大理石地面。黑白相间大理石台阶,汉白玉扶手。井字梁带花饰顶棚,配以彩色轧花玻璃采光窗,内装古朴华丽的八角形吊灯和各种灯具。整座大楼内外协调,雄伟壮观,雍容华贵,具有典型德西洋古典主义建筑风格。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优秀近代建筑
国总会,亦称法国球房
国总会,亦称法国球房,建于1926年前后(今解放北路青年宫)。望海楼教堂
坐落在三岔口一带海河北岸的望海楼教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遗址。这里原有一座望海楼,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时游玩的地方。这一带车船交汇,商贩云集,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望海楼的旁边,还有香火旺盛的崇禧观、望海寺等庙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使法国获了在中国“各省租买地”和“建造自便”的“权利”。1862年,法国攫取了望海楼一带方圆15亩地方的“永租权”。1896年12月,法国传教士谢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观,在原来地基上盖起一座规模可观的天主教堂。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呈长方形,前边有3个钟楼,仿佛3个笔筒。法国传教士给这座教堂取名为“圣母胜利之后堂”,并将此名用法文刻在教堂钟楼正面的大理石上。当地人称这座教堂为“望海楼教堂”。
1870年夏,与望海楼教堂仅有一河之隔的仁慈堂三、四十名儿童,由于法国传教士和修女的虐待,再加上流行瘟疫,被折磨而死。随后,这些儿童的尸体被胡乱地埋在荒野里,不少尸体露出地面,遭到野狗争食,四肢离散,惨不忍睹。当时,天津又发生几起拐骗儿童事件,罪犯被抓获后,都供认受望海楼教堂教民的指使。于是,天津人民对侵略者郁积已久的仇恨,终于瀑发了,书院开始停课,士绅纷纷集会,反洋教的揭贴很快贴满大街小巷。6月21日,数千群众在望海楼教堂前示威。一贯无视中国人民的法国领事丰大业,带着秘书西蒙,气势汹汹地闯入通商衙门,见到三口通商大巨崇厚就破口大骂,鸣枪进行恐吓,将屋内陈设砸得粉碎。归途中,丰大业大举枪向天津知县刘杰射击,刘杰一闪身,子弹击伤了身旁的随从。西蒙也在一旁鸣枪恐吓群众。在场的群众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当场打死了民愤极大的丰大业和西蒙。紧接着,又鸣锣聚众涌向望海楼教堂,打死了谢福音和其他二十多名教士、修女等,放火焚烧了望海楼教堂和法国领事馆、仁慈堂。这就“天津教案”爆发的过程。现在,望海楼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英国球房
仿希腊复兴式建筑的英国俱乐部,亦称英国球房,始建于20世纪初年,坐落在英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市人大常委会)。原英国球房简介:
英国球房始建于1904年,由英租界董事会董事长德璀琳发起兴建。内设球房、舞厅、酒吧、餐厅等,内部设施和装饰极为豪华。是当年英国驻津高级警官、军官及高级侨民消遣娱乐的场所,也是英国商会组织的俱乐部,为在津英商议事聚会之所,亦称“游艺津会”。
该楼为砖木结构带地下室二层楼房,入口为条石扇形台阶,上檐筑有西式山花,两侧有大型晒台。大楼正面立有十余根古希腊式立柱,墙面窗口上有盾牌式雕花及多种西洋古典式装饰,建筑整体典雅华丽,体现了欧洲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天津工商学院
天津工商学院(马场道与河北路交口处)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工商学院是由法国天主教会出资兴建的一所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该校于1923年落成并开学。
比利时驻津领事馆
比利时驻津领事馆设于英租界华比银行内(今解放北路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分行)。当初的比利时领事馆变成了现在的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分行(北方网记者 王烁 摄影 郭城)原比利时领事馆简介:
比利时领事馆设立于义和团战争以后。1901年,比利时政府以天津为各国通商口岸为由,向清政府提出在天津开辟租界的要求。1902年2月,比利时驻津领事嘎德斯奉比国钦差全权大臣姚士登之命与清政府委派的代表张连芬等人签定了中比租地协定,划定现河东740余亩土地为比国租界。
比利时租界的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由比租界内的高级侨民组成,历届董事长均由总领事担任,所以总领事实际上是比租界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比租界位置比较偏僻,比利时领事为保持与各租界当局的密切联系,始终没有把比国领事馆设在自己的租借地域内,而是将其设在比较繁华、交通便利的法租界内,与华比银行共同使用这座大楼。1931年比利时租界被中国政府正式收回。
该楼建于1921年,由比利时仪品公司设计并监理。
德国俱乐部
德国俱乐部日耳曼罗曼式建筑(解放南路与蚌埠道交口处),现为天津市政协办公处。圣心堂
意大利天主教方济格会建造的圣心堂。[ Last edited by seamount on 2007-1-25 at 13:46 ] LZ 一下子上了N多好帖,严重表扬,加精。 应该感谢seamount版主提供一系列文字与图片资料. ding 这个要顶,天津最漂亮的地方在于它对于近代西洋文化遗产的保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