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爷 发表于 2008-12-24 00:14

象山县30年特色发展之路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08-12-18 3:55:39



(丹城新貌    记者 蒋曼儒/摄)





    风雨30年,辉煌30年。
    从农村改革起步进而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陆域开发、海洋开发到海陆一体、桥海兴县,从发展小额对台贸易到全面对外开放——象山之路独特而不凡。
   “海纳百川、勇立潮头”,是象山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我县改革开放30年来形成的最大财富。从1978年至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由1.2亿元增加到192.9亿元,年均增长14.4%,超过全国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象山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于海洋。在大桥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休闲经济相互激荡的全新时代,半岛处处生机勃发,气象万千。
    象山的未来让人期待。
    特色是生命力,也是竞争力。我县突破区位等不利条件,发展了针织、建筑、旅游等一系列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发动机。

   现代渔业:换着法子“吃”海

    30年前,石浦港上绝大多数是木质机帆船,当时渔民只能在近海捕捞。改革开放初期,我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对船股份合作制改造;后来,我县渔民又提出“造大船、闯大海、创大业”的口号,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民营大马力钢质捕捞船队,石浦港成为全国六大一级中心渔港之一。
   面对渔区缩小、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我县渔民首先提出设立休渔期的倡议,积极探索转产转业,将有限的海洋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大黄鱼、梭子蟹等养殖技术陆续取得突破,全县海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来,我县年水产品总量一直名列国内前茅。2007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46.35万吨,渔业产值37.45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5倍和220倍。我县水产品加工业从小冷库和干制品起步,现已发展形成包括渔业制冷和冷冻品、干制品、鱼糜、鱼粉、藻类和海洋生物制品等系列产品的加工体系,水产品加工企业259家,去年加工总量30.22万吨。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成为国家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针织名城:集群经济的“象山版本”

    上世纪70年代末,爵溪渔民把上海淘汰的旧机器抬回爵溪,把上海师傅用轿子抬进爵溪,把生产原料用扁担挑进山,拉开了象山针织工业的序幕。
    历经30年,针织业发展成为我县工业经济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传统产业、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2007年针织业产值77.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近30%。拥有针织企业1000多家, 10家跻身全国针织业50强,构建了“纺、织、染、整、绣、印、衣、销”完整的产业体系,主要产品远销113个国家和地区,针织品出口额占全国10%以上。巨鹰T恤、甬南伟绅内衣成为国家免检产品,巨鹰T恤获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今年以来,我县针织业着力转型提升,打造针织企业垂直产业链竞争优势,从“出口依赖”向“中原突破、西进战略”转型,努力铸就中国针织名城新辉煌。

建筑经济:从“泥瓦匠”到“全能冠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建筑业从“土木匠”、“泥瓦匠”起步,发展到如今“十五万建筑大军名扬天下”,跻身全国建筑大县和浙江省“建筑之乡”行列。
    30多年前,象山人在上海承接别人不愿做的下水道、排水沟等脏、乱、差的活。如今,我县建筑业已形成了土建、基础市政、安装、装饰等门类齐全的业务格局,实现了向“全能冠军”的转变,拥有国家特级资质企业3家,一级资质企业6家。业务范围辐射中西部地区以及海外的8个国家和地区,7家企业相继获得了外经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龙元和宏润成为上市企业。2007年,全县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34亿元,利润8.86亿元。

临港工业:县域经济的“中流砥柱

    2004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港、桥、海”联动的战略机遇,依托象山港和石浦港,大力发展以船舶修造、新型能源、重型装备制造等为主的临港工业,打造浙江省先进的制造业基地。
    我县临港型工业的布局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了环保和高起点发展的因素。在800公里海岸线上,形成了鹤浦万寿塘、涂茨干门港、石浦打鼓峙三大临港工业发展基地。至2007年底,我县拥有万吨以上船舶建造能力的企业13家,造船能力达到120万载重吨。海洋货运业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末我县海洋运输总动力33.3万吨,集装箱动力居全省第一。
    新型能源和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乌沙山电厂四台60万千瓦时超临界燃煤机组在一年内全部并网发电,一期投资20亿元的中石油海洋工程基地项目落户象山。2007年我县临港工业实现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200%,成为工业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滨海旅游:十年一跃成“骏马”

    象山素有“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之美誉,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山、海、岛于一体,渔、港、景相融合的沿海观光休闲旅游区。1997年以来,我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全县初步形成了“一带四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从浙江省旅游经济的“黑马”成长为直指“中国旅游强县”的“骏马”。
    1997年前,我县旅游几成空白,县内没有旅游景区,没有旅行社,没有高档次星级饭店。十年后的2007年,全县有了松兰山、中国渔村、象山影视城、石浦渔港古城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2万人次,旅游收入18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6000人。“春踏沙滩夏海钓,秋看开渔冬品鲜。”见证了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到品牌,从品牌到产业提升。象山成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开渔节获“2008年度最受关注各地节庆”。
    象山人耕海牧渔六千年,深得渔盐之利,也锻造了包容开放、勇于拼搏的人文特质。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品质所形成的强大动力,推动了我县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以海为伍的象山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基因和特征:海纳百川,即开放大气,兼容并蓄;勇立潮头,即敢闯敢冒,奋勇争先。
    长期以来,我县把打造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作为关系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保护发掘了距今6000多年的塔山文化遗址、海防遗址、古陶窑、古沉船等文物点,整理重现了象山渔鼓、鱼灯、竹根雕、渔歌号子民间艺术和徐福东渡、陶弘景、赵五娘等民间传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渔文化研究会。石浦镇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我县申报的徐福东渡传说、晒盐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和石浦富冈如意信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和根艺馆被列入省级“非遗”传承地基地。2006年,象山竹根雕被评为新一代“浙江名雕”。
    根植于海洋文化的中国开渔节至今连续举办了11届,已经成为宁波市三大地方特色节庆、中国十大品牌节庆之一。“三月三,踏沙滩”、海鲜节等活动也深受群众欢迎。一批渔文化文艺精品喜夺大奖,象山渔鼓在2006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中获得创作、表演双金奖,2007年更是喜获全国群星奖。2008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象山县为“中国渔文化之乡”。目前,“象山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关注民生:共建和谐新象山

    象山多岛,世代居住在海岛上的居民超过6万人。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大陆、海岛的一体化作为建设和谐新象山的重要内容来抓,努力实现陆岛均衡发展。
    近几年来,我县将每年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生活在高山、海岛的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针对海岛上6万余居民交通不便的实际,近几年,我县先后投入数亿元在岛屿之间修建了蜊门港、铜瓦门、三门口等多座跨海大桥,使海岛人民告别了出门靠舟楫摆渡的历史,昔日偏居一隅的海岛也变成了“热土”。
    2007年1月,中共象山县第十二届党代会,提出“和谐惠民”战略,加快建设和谐新象山。今年又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基本形成全面改善民生政策体系。目前,象山城市化率达50%,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6个,市级环境整治村235个。全国生态县创建持续推进,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6%。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象山”建设,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并在全省推广,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基本形成。

桥海兴县:谱写发展新华章

    随着象山港大桥的加快建设,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的全面推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县已经步入桥海新时代。
    今年12月底前,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将正式开工。大桥建成后,我县将由交通末端一跃成为浙江沿海大通道的纽带,进入宁波半小时交通圈和上海3小时交通圈。
    象山港大桥建设是象山发展的最好机遇,海洋资源是象山的最大优势,两大因素的叠加将形成巨大的桥海乘数效应。随着“桥海兴县”战略的深入推进,大桥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休闲经济必将成为发展主引擎,将使我县的海陆资源更加优化,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潜在优势更加凸现,产业特色更加明显。
    今后一段时期,县委、县政府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实践象山精神,深入实施桥海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全力打造实力象山、休闲象山、开放象山、人和象山,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象山,努力成为沪甬温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和宁波大都市的滨海新区。到2010年,基本建成现代滨海新城、滨海产业新区、滨海休闲中心和海洋文化大县。 (特约撰稿 孙建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象山县30年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