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命之烛
点 亮 生 命 之 烛
海 浪
一直以来,我都没想过要去做志愿者,单位组织献血也总有轮不到我参加的理由。
2006年底,我在《宁波日报》上得知:2007年1月7日上午9点到11点,由宁波红十字会等单位发起2007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征集活动,由杭州的医生专程来宁波采集检测血样。我想新年里给自己一个新的嘉奖,因而我为这条消息而兴奋,提醒自己到时要去当一回志愿者。
1月6日晚上,躺在被窝里、听着窗外凌厉的北风肆虐地呼啸,怕冷的我不禁缩了缩脖子。
“明天还得赶早班车呢。天寒地冻的,还是……别去了吧?又没人逼你。再说,独自前去,发生意外怎么办?”
另一个声音也在心里挣扎,“去吧,去吧,也许能救人一命呢!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吗?”
是啊,没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了。这么一想,我就定下心来,上好闹钟,安然睡去。
第二天早晨赶到宁波疾控中心时,已有不少风尘仆仆的志愿者在那儿了。市电视台记者李鸿雁发现登记表上我填的是象山人,就被她逮住进行全程采访。
以前,我对捐献血样的过程并不很了解,道听途说地以为会很痛。医生让我掳袖握拳要采血了,细细的静脉又不配合。我很紧张,心跳加速,不知道她要对我如何“下手”。这使我想起一位战地小男孩,他在给负伤的姐姐输血时,以为自己会因此而死去,但他为了救姐姐,又义无返顾地这样去做,既恐惧又满足。我现在很能体会他当时的复杂心情。
后来,医生抽出了一针筒血样(约5毫升,相当于验肝功能时抽取的血量),她拿药棉摁住我的针眼说:“好了。”“好了?”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我大大地松了口气,高兴地接过省红十字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一枝鲜艳的康乃馨,仿佛已看到了某位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曙光。
医生向我介绍说:如果以后配型成功了,也不必直接从骨髓处抽取,而是通过打动员剂和血细胞分裂剂,而获得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以供移植,不会很痛。只是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库只有10万份资料,但白血病患者却以每年4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还有很多人在病床上等待救命的配型血浆。这么看来,一个人的力量就像一朵浪花那样渺小,但无数朵浪花就会汇聚成滔滔江海、滚滚波浪。同样,只有融入了大海的浪花,才是快乐的、鲜活的、永恒的。
李鸿雁他们硬要打的送我到车站,她告诉我:今晚的《看看看》会播出上午的采访内容。见她也拿着康乃馨,我忽然发现她也是志愿者,原来我们是同盟军呢!便心生暖意,互留电话。晚上,我和家人在电视里看到有位盲人朋友、在亲人的搀扶下也去捐了血样,他笑着说:以前得到过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他也想回报社会。朴素的话语感人肺腑,虽然他看不到我们,我们却看到了他的心,一颗因奉献而快乐美好的心。
后来,在象山的采血车上也可以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了。坐在我对面的同事阿秋得知后,当天就作出了行动,巧的是,电视台也采访了他。内秀的他说是受了我的影响。我真希望大家打消顾虑,让这“影响”发扬光大。
行文至此,我想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主持人杨曦,在配型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之后说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我们大家所做的,都是为了点亮患者面前那一盏生命之烛。其实,这不只是这一位患者的生命之烛,更是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之烛。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只有努力使这样的烛火越烧越旺,才会照亮更多的朋友,才能庇佑更多的人,包括自己!
写于2007年7月24日
修改于2007年11月24日
[ 本帖最后由 海浪 于 2008-12-15 18:52 编辑 ] :s2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敬礼:s5 :s5 :s5 :s2 :strong :s5 好人一生平安!! :strong :s5 :s5 :s5 我只献过两次血,向韩老师学习,从现在开始努力锻炼身体,下次也争取去献 :se :se 映红姐,好样的。 致敬! 为您鼓掌,为志愿者鼓掌 这是约两年前的事了,之所以今天还拿出来自曝,是想在我们同乡网这个美好的平台上多多倡导一种积极奉献的氛围,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扶携,这样会好走得多。就如我的网名一样,只有融入到江海里的浪花才是快乐的,美丽的,鲜活的,永恒的。只要无数朵浪花聚集在一起,就会汇聚成滔滔江海,滚滚浪涛。不能忽视个体的力量。我觉得乡网的朋友都很热情,很善良,很勤奋,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 本帖最后由 海浪 于 2008-12-14 22:07 编辑 ] 为海浪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虽然海浪注册乡网时间不长,但你为乡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从电视塔清理垃圾,到为民工子弟学校捐献衣物,到义务献血,……
:se :se :se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