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对有孩子的父母有所帮助
去年十一月份,宝宝还没有满一周岁,加上断奶了,和周边小孩子玩的时候传染了秋季腹泻、痢疾。
宝宝从拉肚子起,进食后马上呕吐,晚上睡不好觉、总是爬起,后来不肯进食。到医院挂号排队,宝宝验血、验大便。
第一天看的是专家医生,医生说:“如果是精神还好的话,就吃点止泻药、补点盐水,不用打点滴。”吃了三天,不见好转;再次到医院已经是第四天,专家医生还是说:“如果是精神还好的话,就吃点止泻药、补点盐水,不用打点滴,止泻的话不可能马上见效的,要有时间段的”。
于是,我只能将孩子抱回。不到一周时间,儿子的脸整整小了一大圈;原本走起路来脸上的肉一颤一颤,而那时双眼凹进去、眼窝处已经成紫色,加上没有食欲,肚子上只有两根肋骨。
姐姐抱着和儿子一样大的女儿来看儿子,结果导致外甥女也被宝宝传染:回家后不肯进食,拉肚子;而姐姐的九岁的大女儿,也因为妹妹拉肚子传染,当天晚上接连三次呕吐。因为是现在这个季节,天气很冷,晚上都是大被子,呕吐后换被子换了三回。第二天,小女儿竟然拉出了血,姐姐抱着十个月大的女儿去打针,因为孩子小,针打在头上,小小的孩子竟然挣扎的一点力气也没有,瘫在打针处,让医生随便扎也没有反应。
婆婆家一楼家的媳妇抱着女儿在小店门口玩的时候,无意间说起宝宝这段时间拉肚子、不肯进食,她回家给了我们一点草药,说是她女儿也是因为拉肚子都出血了,她的婆婆是石浦人,采的草药,喝完二回就止血了。
婆婆马上煎药,加上冰糖给宝宝喝。宝宝当晚喝好后,拉了一回;第二天早上喝了一回后,基本上止住;一天只拉了两回,再喝第三回时,已经完全止住了。
因为邻居拿来的是晒干后的草药,而石浦和丹城的方言叫法又不一样;于是,我只能找资料。终于找到图片,和我那天看到干的一样,学名叫“地锦草”,象山方言叫“锄头草”,因它的叶子二手一用劲断开了,其中一片会成“V”字锄头状,尖尖的。
我马上去养生堂抓了二块钱的草药,赶到姐姐家煎好,给小女儿喝,两天就止住了。
对于这件事情,我心里非常难过。像我家宝宝这样,得了腹泻,知道是要传染的,所以只在家看孩子,免得传染给别的孩子。可是,一直到我宝宝好后,周边的七八户都有同样大孩子的家长聊起时,竟然都说:“我们家前段时间也得过了”,而在这些孩子发病期间,一直不间断地抱在小店门口玩,根本不提自家孩子生病,不知道这些孩子的家长是怎样想的。
另外不解的是:为何现在的医生明明是能止住的小病,要让孩子受这么多的罪?心里真是难受。
因为上面这件事情,宝宝的抵抗力受到了影响。天气一冷一热,宝宝咳嗽有痰,到人民医院挂号、打针,整整不间断地打了十一天的针后,医生诊断为肺炎:cry 。因为太年轻,事后才知道,同样的针是不能超过五天的,不知道那位副主任级的老医生怎么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宝宝的爸爸在水产公司工作,下半年又是收购、生产,是出口最忙的时候,一年365天里,回家吃晚饭的时间,加在一起,不知道30天有没有。虽然我执意要去宁波妇儿医院,但最终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只能在人民医院住院医治。在医院的第五天时,还被隔壁铺的小孩子传染发热。
到了第七天的时候,医生说:肺里痰声很小,基本上没有了;但还要观察,第八天、第九天,医生重复说着一样的话:“痰是没有了,但要观察看看”。第十天的时候,我执意要出院,医生说:“出院可以,但如果出什么事情要自己负责。”我签字后,抱宝宝回家。
以上这些事,均属我的亲身经历、没有一点编造。可能有些姐妹不信什么中草药,或者说怕药性历害什么的,其实,像这种普通的草药是一点都没有副作用的,价格便宜不说,最重要的是孩子不用受那么多的罪。很多孩子小的时候,血管细的像头发丝,医生扎一回扎不进,扎上三、四回是常有的事情。作为母亲,我只是希望,天底下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地长大。
还有一点就是,医生的孩子基本上都不打针的,哪怕发热到40度了,或者感冒流涕了一个月,都随便他的。或许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太过娇贵,所以一点小病,一家老小都陪着上医院,真的没有必要的。
推荐草药:地锦草
地锦草一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茎通常从根际成二歧分生为数枝,平卧地面,呈红色,通常无毛。生于田野路旁及庭院间。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夏、秋间采收。去根,晒干。
【性味】辛,平。
①《别录》:味苦,平,无毒。
②《嘉祜本草》:味辛,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子,味辛微苦涩,无毒。
【功用主治-地锦草的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通乳。治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①《别录》:主心气,女子阴疝血结。
②《嘉祐本草》:主通流血脉,亦可用治气。
③《品汇精要》:主调气和血。
④《纲目》:主痈肿恶疮,金刃扑损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胃部痞满疼痛,冷骨风,臭痰,痔疮及下乳。
⑥《浙江民间草药》:健胃止泻,治小儿疳积。
⑦《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利尿,健胃,活血解毒。治黄疸,痢疾,腹泻,尿路感染,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跌打肿痛,女人乳汁不通,蛇咬伤,头疮,皮肤疮毒。
⑧《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①治疗菌痢、肠炎及其他肠道传染病据江西、江苏、浙江及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报道,采用单味地锦草共治疗菌痢1135例,肠炎1940例,治愈率95~98%。
剂量:每日约鲜草2两,或干草1两。
用法:㈠煎剂:每100毫升含生药100克,每次服50毫升,每日3次,儿童酌减;㈡酊剂:地锦草1斤加入30%酒精1000毫升,浸泡24小时,成人每次服15~20毫升,每日3次;㈢片剂:地锦草煎汁浓缩制成颗粒,压片,每片相当于地锦草2.5克;成人每次4片,每日3次,儿童酌减;㈣针剂:每毫升含生药相当于3克,每日肌肉注射2~3次,每次2毫升。
用药后多数在1~2天内控制腹泻和发热。
疗程最短1天,最长5天,均未发现副作用。
也可采用地锦合剂治疗肠道传染病:
㈠地锦草250克,煎成1000毫升煎液,冷却后加复方樟脑酊20毫升。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治疗急性胃肠炎15例,菌痢6例,全部有效。
㈡地锦草1.5两,青木香3钱,煎成100毫升;3岁以上每次15毫升,3岁以下10毫升,均日服3次。对伴有严重脱水及酸中毒者,须常规补液。
①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急性肠炎共89例,结果痊愈70例,好转12例,无效7例。
②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采用浓缩煎剂或粉剂,每日量相当于干草3钱左右。服药后对咳嗽、咯痰及气喘等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通常采用复方治疗。
③治疗咯血地锦草每次3~4钱水煎服,早晚各1次。对中小咯血效果较好,大咯血效果较差。无副作用。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12-4 11:53 编辑 ] 医院一个字:很黑!!!! 你要找中医!!西医是菜鸟啊 我有一年中暑,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肚子疼得寻死的心都有了,挂了两天盐水,症状没有一丝好转,第三天早上回家,屋后的老中医只用一根针在我耳朵背后扎了两针,两天没吃东西的我中午吃了一大碗饭,下午就跟没事人一样了,真是相当的神奇 就前几天,眼睛不不知道是什么。。。我去了永康第一人民医院,花了进300元钱,就给我配了几瓶眼药水。
晚上到寝室睡觉的时候眼睛又疼起来。实在无奈,同寝室的把我送到附近的小诊所,用针把我眼睛里的东西搞掉了。才5元钱什么事情都没了 ,,,所谓的大医院,动不动就先拍片,X光,B超·······要真才实学还是小诊所(个人观点) 我断奶的时候也得过这样的病!当时医疗条件差,还差点拜拜了呢!
回复 #1 从容 的帖子
育儿不易!母亲伟大!我们更要孝顺父母!感恩亲人.家人和睦,兄妹团结,社会才会更和谐,和谐:victory: :victory: :victory::s5 目前,我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做妈妈真得很辛苦!从中也得到了不少的经验。
从容,替那些妈妈谢谢你,你是一个懂得与人分享的妈妈!:s5 呵呵母爱伟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