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书生 发表于 2008-10-10 12:35

张苍竹:追求雕画艺术


                  张苍竹:追求雕画艺术

      每天清晨,西周镇车岭村农民张苍竹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临习书画,阅读书籍。他这种勤学嗜好始于童年,已坚持了60个春秋。
       张苍竹的童年是在贵州山区度过的,父亲是一家抗战西迁公司的帐房先生,写有一手好字。小苍竹自幼潜移默化,爱上书法绘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苍竹回乡读书、代课,墙报、黑板报成了他施展才华的好天地。后来他又跟随茅洋石才兴师傅学油漆,逐渐掌握了民间传统工艺。
       张苍竹有个表兄袁弈贤,两人幼年相伴,情谊深厚。袁弈贤后考进西南美术专科学院,任成都人民美术出版社高级编辑。而立之年的张苍竹思忖着像表兄那样,在艺术上有所追求。一天他在《人民画报》上看到一张北京牙雕厂的“嫦娥奔月”图片,工艺造型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于是他联络同乡赖其学、何幼真、郑宝根、张德和等能工巧匠,自发筹建工艺美术厂,鼓励艺友八仙过海各展才艺,创作作品相约去宁波工艺美术公司鉴定。宁波专家看了象山年轻人的作品颔首称赞,了解到象山是竹乡时,当即拿出几张明朝竹根雕照片,建议创作竹根雕,出口挣外汇。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很快首批竹根雕样品送到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正好外商需要“老寿星”系列圆雕品。张苍竹一行带回样品,马上集思广益反复揣摩,分头试刀雕刻;又摸索煮水防蛀、仿古涂饰法,力求竹根雕品朴质自然,形似神蕴。上海公司一见中意,当即签下首批50件定单。于是从竹根雕延伸到树根茶几,从树根艺扩大到古玩家具、仿古家具,原先名不经传的工艺美术厂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年出口额达到100多万元。通过工艺创新、外贸开拓,工艺厂培养造就了大批根雕新人行家,何幼真、郑宝根、张德和、石永生、章如方等相继成为象山根雕行业的领军人物。
       张苍竹常说自己是“艺术迷”,不是“生意精”。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领导的工艺美术厂几经波折,大起大落。这时远在四川的表兄闻讯来信,劝他少盯铜钱多研书画,回归艺术自创特色。张苍竹心有所悟激流勇退,遂在家里布设书房,号为“鹰山草堂”,潜心研究明末清初王石谷等“四王”山水画,常常独自捧画静心凝视,用心领悟画笔精髓,触摸画家独具匠心。车岭村三面环山,竹海连绵,风景幽美。张苍竹经常徜徉山林,散布健身,随笔写生。自古书画一家,张苍竹练字先于学画,年积月累笔耕不辍,硬楷书体飘逸俊朗,自成一家。他最喜欢的欧阳修《醉翁亭记》、诸葛亮《出师表》曾经一字一句手抄过几十遍,每次凝神聚力一气呵成,停笔自我欣赏,颇感新的进步。而每有新作、偶感寄往四川,表兄总是热情鼓励和点拨。
       为了拓宽视野汲取营养,近几年张苍竹在亲友的支持下,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2007年还在北京长住年余,一边参观临摹精心创作,一边拜师访友切磋交流,书画艺术日见长进,逐步形成独特风格。这几年,张苍竹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其中金奖连中3块,并被中国国画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通讯员 张伟海 陈斌国]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10-10 17:21 编辑 ]

小妮子 发表于 2008-10-10 13:49

:se :se :se

心情专卖店 发表于 2008-10-10 13:49

:s5 :s5

源一 发表于 2008-10-12 23:18

我家的伯夫,支持一下,从小就在他家玩到大的,好久没看到他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苍竹:追求雕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