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根 发表于 2008-9-24 16:19

试论我国海洋文明的塑造与海洋文化力的构建


         试论我国海洋文明的塑造与海洋文化力的构建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而生命起源于海洋。全球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的71.0%;海洋水量13.7亿立方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4.2%。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1.8万千米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为陆土面积31.3%。这片“蓝色国土”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纵横捭阖的空间。自古以来海洋就与国家统一强大、社会稳定繁荣、人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秦朝的统一、西汉的强盛、唐朝的繁荣、明后的“海禁”、清末的挨打,以及近代海防危机、现代海洋权益之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一、古代海洋文明的解读

      海洋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始终追随人类发展轨迹,折射出各民族各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礼仪宗教、艺术传统和审美情趣。考古成果证实: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经略海洋的民族之一。我国先民“以土为本”之时与海洋交融和谐,民族精神的塑造同样得到海洋文化的润泽。
      上古时代,华夏先民就迈出探索海洋的步伐:《尚书》记述“四海会同”、“环九州为四海”、“江汉朝宗于海”,反映先民对海洋的朴素认识;《尔雅》中“物产富饶为陆海”之论断,表明祖先已认识海洋大陆乃统一体。“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燧人以匏济水,伏牺始乘桴,轩辕作舟楫”;轩辕“东至于海”;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船”。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浙江余姚河姆渡的木桨、舟山群岛的陶器,证实那时先人已往返陆岛之间;江苏连云港锦屏山岩雕的《星云图》,表明沿海先民已利用星辰出没,指导出航返航。濒临西太平洋的华夏民族,早在距今7000年前就以原始的舟筏浮具、用导航知识开始海上航行,说明中国和地中海国家一样,均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
      在成书于春秋末至汉初的《山海经》中,许多海洋神话素材被后人附会推衍、传颂吟咏,成为中华海洋文化的“开山之作”、海洋神话的主干和海洋文学长河的源泉:鹳头国“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氐人国人半身为人、半身为鱼;大人国人善操舟楫,“坐而削舟”;股国人以鱼皮为衣;长股国人背负长臂国人入海捕鱼。这些反映远古时代海洋民族活动的记述,情景色彩浓厚、令人称奇叫绝,不仅为研究古代海洋文化提供素材,对了解中华海洋文化的创造发展史,也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国人交通海外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而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汉使节便已历访黄支国(今印度东岸南部)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15世纪上半叶,明成祖朱棣“锐意通四夷”、特使郑和以“自强不息、协和万邦”精神率领船队7次远涉重洋,访问37个国家地区,“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这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发展的集中显现,也是世界海洋文明的经典篇章。第四次横跨印度洋,先于探险家哥伦布78年;罗盘定向、牵星过洋技术,开天文导航先河、居世界领先地位;不依赖航路说明、独立指导航海的《郑和航海图》,不仅是我国最早地图,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英国牛津大学威廉姆斯博士说:要是郑和的远洋事业能够继续下去,进而到达美洲大陆,其影响所及会把世界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方向。

      《周易·系辞下》。   
      《物原·器原》。
      《史记·皇帝本纪》。
      《史记·夏本纪》。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9-24 16:31 编辑 ]

成根 发表于 2008-9-24 16:21


                                                    二、中华海洋文明的反思
   
   
      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在衍生、发展中形成的特定文化,都有不同的文化观念。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差异,不仅决定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也反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差别。海洋文化具有本质特征的涉水性、价值取向的慕利性与历史形态的拓展性。
      西方海洋文明的本质是外向型,以探索、冒险、侵略为特点,发现、开辟海外市场与殖民地;中华古代海洋文明的本质是内向型,以闭关自守为特点,主要目的维护、宣扬“以我为主”的封建统治和文化。中华海洋文明不具有掠夺性伴之殖民侵略,这是与其他民族的本质区别,也是中华海洋文明之优点所在。 而“非贸易性”、竞争意识不足、缺乏独立性与冒险精神,是中华海洋文明的弱点,也是与其他民族海洋文明的差距所在!
      优越的地理位置、根深的农耕文明、重农轻商的传统思想,使国民海洋观念深深植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国人从来没有像西方海洋民族那样的贸易本质。由于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排斥,中华海洋文明一直处于边缘状态:重“渔盐之利”的基调、“非贸易性”的特色,正是黄土文化、农耕意识在海洋上的延续;称为世界航海史千古绝唱的郑和下西洋,并无一点商业目的、没有吸收一丝西方海洋精神,完全符合这一传统海洋观念。无偿赠送物产财富、高价收购商品,引进仅供上层享用、于国无益的奇石怪物,这种“赏赐性”航海、不等价“厚往薄来”几无经济利益可言。明王朝向异邦显耀“大国雄威”,所追求的“万邦臣服”旷世盛景,正是国人滴滴血汗换来。
      明初沿海地区受倭寇袭扰,朱元璋一守二防的海防体系,不是海权意识的产物,而是闭关自守的结果。他首开锁国禁海先河,初衷为保障社会安定、保证国家财富不致外流,却严重束缚国人向海洋发展的活力与进取精神。 由于与海外世界隔绝联系,导致国家僵化停滞、痛失文明交流恶果。明朝中期“片板不许入海”,海禁达登峰造极地步;发展海权的支柱水师舰队变成遏制海权意识、束缚海权发展的桎梏。晚期政治经济没落,海禁政策压制下民间以走私贸易为特征的航海活动愈演愈烈,政府加剧镇压。
      明、清两代禁海四百余年,中华民族一再错过由海洋文明引发的发展机遇,陷于“落后——被动——挨打”境地。1840年,逐渐走上海洋强国之路的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封建王朝大门。近代,中国发展海军仅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是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军事防御对策,同样未与发展海权相联系。海洋不仅没有为民造福,反而成为列强入侵的通道、国家的致命弱点。一次次来自海上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和奇耻大辱,最终沦落为任人蹂躏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成根 发表于 2008-9-24 16:25


                                                三、现代海洋文明的塑造
      
      关注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15世纪初,世界航海先行家郑和指出:“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首夺取南洋,华夏危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海权与陆权并重,不偏于海,亦不偏于陆,而以大陆雄伟之精神,与海国超迈之意识,左右逢源,相得益彰。”
      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对中华民族复兴、强盛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创建并不断成长壮大,有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战略思想从“近岸防御”转向“近海防御”,体现中华民族洗雪耻辱、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开辟沿海经济特区,大洋、极地等考察成就,展示中华民族利用、开发、保护海洋的宏伟抱负。
      然而,受“陆主海从”、“发展海洋成效缓慢”等传统思想和急功近利观点影响,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缓慢。即使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蓝色国土”还处在他人的窥视与侵蚀之中。
      (一) 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切实维护海洋权益      
       海洋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财富,海洋产业渗透力强、辐射面宽。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而全球性的“圈海”运动彼伏此起,争夺、控制与开发、保护海洋,亦将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问题成为与国家利益攸关的重要政治问题。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我国至今缺乏一个全面的海洋发展战略。“以海兴国、以海强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从“重陆轻海”转向“海陆并举、优先开发海洋”,对于承受着巨大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大国来说,将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海洋强国”主要包括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军事三方面内容。充分发挥海洋经济优势,全面扩大海洋开放,可增加经济外向度、带动内陆腹地经济发展;发挥海洋优势,扩大海洋对外开放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将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海洋历来是沿海国家的屏障,世界争斗的焦点将从陆地转移海洋。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海洋的政治、经济、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战略争夺的新高地。维护海洋权益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国外的武力威胁长期存在,岛屿归属与划界争议的解决、海洋渔业与油气资源的争端,均需要强大的综合海上力量作为保证。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二) 深化海洋文化研究着力开发海洋精神   
      海洋文化涵盖海防文化、海商文化、妈祖文化等多种领域,具有本质特征的涉水性、价值取向的慕利性、历史形态的拓展性。研究工作应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遵循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原则,围绕物质、媒介、精神三个层面,对海洋文化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内涵载体、功能演进等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缘海而邑、耕海牧渔六千余年的浙江省象山县,以渔文化研究作为海洋文化研究切入点,提炼出“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实施“海洋文化精品工程”。1998年创办中国开渔节已举办十届,2007年获“中国十大品牌节庆”称号。2004年成立“渔文化研究会”、出版《渔文化》刊物和一系列书籍;2008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渔文化之乡”,确定在该县建立“中国渔文化研究基地”。
    海洋锻造着海洋民族的精神品格,海洋精神在文化的沃土中绽放异彩。海洋文化研究要致力探索海洋文化的本源。本源文化是“百家之源”,在中华文明史中具有源头与开创性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与灵魂。虽然在文献资料中其比重不大,却出现于多姿多彩的古代神话中:从事艰巨事业坚定不移的《精卫填海》、追求美好生活不畏艰难的《张羽煮海》、依靠智能克难取胜的《八仙过海》、疾恶如仇不怕牺牲的《哪吒闹海》,均是民族人格的展示、心灵的表白、对待客观事实的精神准则,在海洋精神后面是不屈的意志与不懈地追求。作为一个称职的海洋大国,一定要注重开发具有开放、创造特质的海洋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新的力量之源和财富之源。伟大的海洋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在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结合中,将愈来愈呈现出其鲜活的生命力。
      (三) 构建海洋文化力塑造现代海洋文明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文化力和经济力相互交融已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力量。“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关乎政党执政能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未来竞争处于不败之地的决定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种动力性作用主要体现于增强人的预见能力、科学能力、指导能力、价值能力和发展能力上。
      海洋文化力是国家文化力一支重要力量。在发展海洋事业中,应科学认识海洋文化力的内涵外延,寻求文化力与经济力充分融合,探讨文化力转化经济力的有效途径,使海洋文化力融入海洋经济、服务海洋经济、促进海洋经济。   
      海洋连接世界各地,是个比大陆更为自由的无界限领域,海洋文明具有广阔性、变动性;海洋民族四海为家、决定其流动性;不断向大海求取、造就扩张性;沿途信息发达、造就包容性。因航海需要形成工商社会必不可少的契约文化、协商文化和民主架构,向大海索取的食物通过商品经济形式交换,商品经济发达;因此,“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文化需要传承,精神需要积淀;努力构建海洋文化力,塑造现代海洋文明,中国成为“海洋强国”之日、将是民族伟大复兴之时。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驾驭,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海洋探索越深入,海洋精神越丰富。中国六千年的文明史,传递着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变迁的景象。我国海洋文化发展至今,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杠杆作用。海洋文化要在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的繁荣与发展。让我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用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持海洋文化建设、用锐利的改革思路推进海洋文化创新、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促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长乐南山寺:《天妃之神灵应记》,巩珍:《西洋番国志》所附碑文,[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孙中山:《国防建设论文集》,台湾国防研究院,中华大典编印会合作,1970年10 版,第140页。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邓红风:《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中国海洋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

      本文在第四届《中国海洋论坛》上交流,并编入论文集出版。

[ 本帖最后由 成根 于 2008-9-24 16:30 编辑 ]

大海 发表于 2008-9-24 17:36

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

胡雨 发表于 2008-9-25 08:45

专家专著。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试论我国海洋文明的塑造与海洋文化力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