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垦大泥塘
作者:何元均在象山本土定山、干金山与岳井洋海中上、下鹰山之间,有一个大泥塘海峡,经过千万年潮汐的冲积,到清代已成为广阔的滩涂。潮涨时一片汪洋,露出几座山头;潮落时,循着两岸的山脚和礁石,海涂高低起伏。嘉庆五年(1800),宁波实业界人士张贤均路经黄埠,听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就翻山越岭,登上干金山考察。向西北望去,滩涂茫茫一片,漫无际涯,目力尽处,倒有几个小山高低相连。张贤均一眼看中,决定在此处围海造田,考虑到独力难支,邀集了18位有识之士,共襄此举。
这18位人士来自平阳、乐清、温岭、宁波、宁海、象山6县,当时称十八股(柱),后人尊之为十八先贤。十八先贤的姓名为:张贤均、黄衍美、辛茂荣、林逢春、王君灏、周大和、施朝泰、楼占瀛、史真方、王兴仁、陈英阁、池开泰、杜世才、翁学奎、欧孔章、何君柱、陈叶廷、姜人器。
经过深入踏勘、仔细筹谋之后,围塘工程于嘉庆六年(1801)动工。十八股各率乡众作为骨干,又招募了民工2000余人。执事者爱惜民工,每10日休息一天,除每天给工资外,三餐免费供膳食,勤勉者更加奖励;对携带家口,家无田地,愿留此长住者,半价收租息。围塘造田的主要工程是开沟垒岸。为提高劳动效率,创溜板、溜棍,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经过6年的努力,到嘉庆十二年(1807),此塘初成后,又在堤内3丈处开环塘河,与南北、东西内河沟通,以利排水和灌溉。为方便内外交通,西边设岳井渡以通宁海,东边自北而南,设中泥、浮礁、中岙、逸狗山4个渡口,以通定塘和晓塘。
围塘初成,有豪强不法之徒前来争利。嘉庆十九年(1814),台州匪徒来塘闹事,移桩越界,强占良田,欲不劳而坐享其成。占塘10年,终致河淤岸圯,土地荒芜,因一无所获而自行退遁。后又有招来疏浚沟渠之技匠宁海胡某,强索划田百亩作为酬劳。不遂,即诬告大泥塘隐报田亩,不纳皇粮,几成冤案。致副董事长王衍美身陷大狱,险遭斩决。幸有乡贤陈某等仗义执言,诉诸有司而得以申雪。
道光四年(1824),十八股再聚大泥塘,出资浚沟渠、修碶石,加固堤坝,建渡口涼亭。又在塘外再围筑从逸狗山至礁横的新塘。大泥塘自此成为海中小平原,良田弥望,沟渠纵横。这块小平原形为小岛,分为10个自然村:中站、礁横、金牛港、蒲白墩、鹰山、漕港、大蝦港、小蝦港、宁波站、逸口山。村间隔以小河,河上架有石桥,通行道路用石板铺设。桥桥相连,河浜交错。
塘成之后,共得田15000亩。聘请行家罗庆仁先生专责分田。测量绘图,先立总纲再列细号。仿古代井田旧制,先留公益田,计有押脚地(建造镇潮庙用)、摇渡地(渡船费用)、烧茶地(供茶水费用)、书院地(义务办学)、路众地(造桥修路)、孤魂地(收殓鳏寡孤独),约占全部土地1/10,并向政府申请免征税赋。再按远近大小,按股搭分,疆界分明,俾无争议。
道光五年(1825),在中站中心地带建镇潮庙,后称红庙,立大禹、孔子、关公、岳飞等古代圣贤塑像及十八先贤长生牌位,每年举行庙会,凝聚一方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华的传统文明,纪念先贤艰苦创业的仁义胸怀。 那个年代,勤勉精神可嘉啊。 我的祖先就是其中之一--池开泰,小时候听长辈说,围塘到一半因资金出现问题,先祖是卖了自己原有的一部分土地来围塘,以前我们到大塘去摆渡不要钱,每当农历5月27大塘红庙做戏,早有摆放好的位置供我们族里的老人坐。 Originally posted by 松兰山主 at 2007-1-3 15:20:
我的祖先就是其中之一--池开泰,小时候听长辈说,围塘到一半因资金出现问题,先祖是卖了自己原有的一部分土地来围塘,以前我们到大塘去摆渡不要钱,每当农历5月27大塘红庙做戏,早有摆放好的位置供我们族里的老 ...
哦!失敬失敬!何时向你前辈请教一下那时的往事,给大家分享一下。
页:
[1]